极简中国史郑连根

郑国游是什么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1 11:52

郑国作为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

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扩展资料: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

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引泾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至今,在泾阳县王桥镇西部的张家山,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美。而且保存着历代引泾渠首遗址,它们如同一块块水利的活化石,带领我们进入这个天然的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徜徉,领略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雄浑的历史遗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观光旅游。

郑曼青的郑子太极拳
1个回答2024-03-12 01:34

二十七岁在上海向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学习杨家老架太极拳,任职湖南省政府咨议兼国术馆馆长期间,推动国术为该省全民运动,并规定每两个月调派全省各县国术馆长及教官四十人,传授太极拳课程。但因学习时间较短,为便于传授学习,乃删减老架的重复招式,精简为三十七式,名为郑子简易太极拳,传者甚众。
《郑子太极拳〈拳谱〉》 1. 起势 2. 左掤 3. 右掤、履、挤、按 4. 单鞭
5. 提手上势、靠 6. 白鹤亮翅 7. 左搂膝拗步 8. 手挥琵琶
9. 左搂膝拗步 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履、挤、按 14.肘底看捶 15.倒撵猴一、二、三 16.斜飞势
17.云手一、二、三 18.单鞭下势 19.左金鸡独立 20.右金鸡独立
21.右分腿 22.左分腿 23.转身蹬脚 24.左、右搂膝拗步
25.进步栽捶 26.上步掤、履、挤、按 27.单鞭 28.玉女穿梭一、二、三、四
29.左掤 30.右掤、履、挤、按 31.单鞭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虎 34.转身摆莲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
37.十字手、合太极

郑国渠的历史作用
1个回答2024-02-27 08:07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年-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1983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以及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公里,已衬砌67公里,支渠20条,长297.49公里,已衬砌78公里;斗渠527条,长1206公里,已衬砌630公里;配套机井1.4万眼;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

郑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出名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08 00:54
黄帝,人文始祖,烂唤
许由,上古隐士,
子产,郑国名相,
列子,道家名师,
韩饥差凯非,法家集大成者,
陈胜,农民领袖,
郑虔,艺苑大家,
杜甫,诗圣,
白居易,一代诗杰,
李诫,建庆瞎筑宗师。
郑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0 22:04
<河南历史名人地图>

本书所辑河南历史名人分18个地域,共186人,主要有五类,一是地地道道河南人,即籍贯、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均在河南,如老子、岳飞;二是籍贯不是河南,但出生于河南,如赵匡胤、司马光;三是原籍外省,但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河南活动,如范仲淹、包拯;四是祖籍为河南,如郑成功、戚继光;五是长眠于河南,如颜真卿、孙思邈。有些人物如黄帝、伏羲、愚公、花木兰、梁山伯和祝英台等,虽带有传说性质,非有“绝对真实”的实物证明其人其事,却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也一并收入。
历史上的郑庄公
1个回答2023-07-13 06:13
有名的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郑姓名人?
1个回答2024-03-16 22:15

郑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郑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郑兴、郑众:河南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郑众:郑吉之子,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郑虔:郑州荥阳人,盛唐时期学者、画家、广文博士,诗书画技冠京华,玄宗曾题赠:“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郑樵:莆田(今属福建)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末名将,被赐姓“朱”,曾英勇抗击清军,在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称为“国姓爷”。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少秋、郑欣宜、郑秀文、郑中基、郑钧、郑斌、郑智、郑洁、郑智化、郑元畅、郑彩恩、郑多彬、郑波、郑靖文、郑家榆、郑红深、郑晟、郑伯奇、郑艳丽、郑裕玲、郑希怡、郑渊洁、郑念、郑少伟、郑奎飞、郑小瑛、郑南宁、郑必坚、郑树森、郑昌学、郑循华

历史上的郑姓名人?
1个回答2024-06-22 23:56
最著名的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七次下西洋的郑和。
郑姓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3-15 03:54


郑振铎、郑伯奇、郑毓秀、郑午昌、郑天挺、郑国鸿、郑文宝等。
1、郑振铎: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猫》《我们是少年》等。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58年10月17日去世。
2、郑伯奇:电影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代表作品有《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女儿经》《到西北去》等。1895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长安,1979年1月25日去世。
3、郑毓秀:政治家、法官、律师,推动法制建设和女权运动。1891年3月20日出生于广州府新安县,1959年12月16日去世。
4、郑午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代表作品有《中国画学全史》《石涛画语录释义》《画余百绝》《中国美术史》等。1894年2月24日出生于浙江嵊县,1952年7月15日去世。
5、郑天挺: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组负责人、在南开大学创建明清史研究室。代表作品有《清史探微》等。1899年8月9日出生于北京,1981年12月20日去世。
历史上的郑姓名人?
1个回答2024-03-25 11:00

郑旦,春秋越美女。

郑袖,战国时楚怀王夫人。

郑国,战国末水利家。

郑兴,东汉经学家。

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

郑和(1371-1433),明宦官、航海家。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

郑燮(1693-1765),清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