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儿歌知识大全

有关唐诗的知识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9:34
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的这首诗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出兵灭了息国,掠得息国国君的夫人,惊异息夫人的美貌,楚王将息夫人据为已有,但息夫人始终以泪洗面不与楚王说一句话,这首诗也是颂扬不忘旧恩的意思,但王维在作这首诗时的境况却与息夫人没半点关 联,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凄凉的故事。
唐玄宗年间的长安城盛行文化之风,王孙贵族以结交文人墨客为时尚,宴会之间畅饮美酒吟诗作对观赏舞乐,唐玄宗就亲自为李白端过醒酒汤一时传为美谈。
一日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邀请长安城的名人雅士齐聚宁王府,诗人王维也在邀请之列,酒席之上推杯换盏有说有笑,宾主之间其乐融融,唯独王爷身旁一美貌女子愁楚满面低头不语,王维略一打听才知这名女子是被王爷的手下抢来献给宁王的,宁王对她非常宠爱,但这女子很有风骨,一直思念着卖烧饼的丈夫,整日哭哭啼啼对宁王给予的荣华富贵毫不放在眼里,耿介正直的王维虽然很同情这名女子的遭遇,却也毫无办法,这名女子的举动也引起很多宾客的注意大家一时默然,宁王发现后以戏谑的口吻对她说:“你也不必愁眉不展,放着荣华富贵不享,非要想着你的穷丈夫,你的丈夫我已给他很多的钱,他早已把你忘了,这时说不定正搂着别的女人呢!我这就派人叫他来给宴会送烧饼,也好叫你死心。”可谁知丈夫来后,夫妻二人相对无言泪如雨下,在场众人看到这个情景,都被这夫妻的情感所感动,这一下大出宁王意外,为了摆脱这场尴尬,宁王提议在场宾客即事吟诗,早已按捺不住的王维,随声而起大声吟道: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那对夫妻闻声再也控制不住抱头痛哭,面对这对患难夫妻和王维的诗句,在场宾客再也无心和诗心生酸楚,宁王又气又羞又不好发作,只好无奈的对这对夫妻说:“以前的事我不知情,这都是我手下干的,现在我成全你们,你们可以走了。”王维以《息夫人》借古讽今,使宁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下台,万般无奈只好放了这对夫妻。
“宁王好风雅,名士聚堂前。忽闻淑女泪,才知酒肉臭。”
“诗文传古今,佳句附风雅。即知酒肉臭,何故聚朱门。”
唐诗小知识
1个回答2022-11-29 01:47
李杜,小李杜
关于唐诗的知识和故事,十万火急,快快快快!!
1个回答2024-01-24 22:05
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的这首诗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出兵灭了息国,掠得息国国君的夫人,惊异息夫人的美貌,楚王将息夫人据为已有,但息夫人始终以泪洗面不与楚王说一句话,这首诗也是颂扬不忘旧恩的意思,但王维在作这首诗时的境况却与息夫人没半点关 联,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凄凉的故事。

唐玄宗年间的长安城盛行文化之风,王孙贵族以结交文人墨客为时尚,宴会之间畅饮美酒吟诗作对观赏舞乐,唐玄宗就亲自为李白端过醒酒汤一时传为美谈。

一日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邀请长安城的名人雅士齐聚宁王府,诗人王维也在邀请之列,酒席之上推杯换盏有说有笑,宾主之间其乐融融,唯独王爷身旁一美貌女子愁楚满面低头不语,王维略一打听才知这名女子是被王爷的手下抢来献给宁王的,宁王对她非常宠爱,但这女子很有风骨,一直思念着卖烧饼的丈夫,整日哭哭啼啼对宁王给予的荣华富贵毫不放在眼里,耿介正直的王维虽然很同情这名女子的遭遇,却也毫无办法,这名女子的举动也引起很多宾客的注意大家一时默然,宁王发现后以戏谑的口吻对她说:“你也不必愁眉不展,放着荣华富贵不享,非要想着你的穷丈夫,你的丈夫我已给他很多的钱,他早已把你忘了,这时说不定正搂着别的女人呢!我这就派人叫他来给宴会送烧饼,也好叫你死心。”可谁知丈夫来后,夫妻二人相对无言泪如雨下,在场众人看到这个情景,都被这夫妻的情感所感动,这一下大出宁王意外,为了摆脱这场尴尬,宁王提议在场宾客即事吟诗,早已按捺不住的王维,随声而起大声吟道: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那对夫妻闻声再也控制不住抱头痛哭,面对这对患难夫妻和王维的诗句,在场宾客再也无心和诗心生酸楚,宁王又气又羞又不好发作,只好无奈的对这对夫妻说:“以前的事我不知情,这都是我手下干的,现在我成全你们,你们可以走了。”王维以《息夫人》借古讽今,使宁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下台,万般无奈只好放了这对夫妻。

“宁王好风雅,名士聚堂前。忽闻淑女泪,才知酒肉臭。”

“诗文传古今,佳句附风雅。即知酒肉臭,何故聚朱门。”

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回去以后李白心里仍不是滋味,冥思苦想,最后做出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人们也不觉得那不过是妨催颢之作,价值远逊后者。《黄鹤楼》真的如此高的成就和地位吗?作为今人的我们不妨用更客观中立的眼光来对两首杰作进行一番评判。
或许李白再也无法写出比催颢更杰出的《黄鹤楼》那是因为太白身处黄鹤楼,同样的景象,同样感觉,同样的心情,所有的东西都被别人所写了,就如学书法,如果你总按一个字帖描,你永远不可能超越它。但李白后来登凤凰台时,由于地点 以及时间国家情势的改变,他的感觉和眼界肯定就完全的不同了,他的心界、他在此刻体会到的东西和在黄鹤楼是不一样的。这时李白的笔下,视野更开阔,气势更壮观,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更深刻。崔颢所表达的不过是个人远在他乡时的孤独、忧思。而李白此时所表达的却更多是对国家的前途,对民族的民运的忧虑。无论是深度、眼界上都远远胜出《黄鹤楼》。
强巴是怎么认识唐敏的
1个回答2024-03-23 09:14
唐敏给了他一张紫麒麟的照片,为了追寻照片的真相,强巴主动去找唐敏,因此认识了。
盛唐气象知识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2 21:07

盛唐气象知识点如下:

1、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页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拍虚斗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2、唐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袭磨治。

3、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果丰硕。以医学为例,不仅政府开办了誉晌医科学校,编写了《唐本草》,而且名医辈出,“药王”孙思邈还写成《千金方》。

5、唐太宗采用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周边各民族的拥戴,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盛唐气象知识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4 17:34

盛唐气象知识点是如下:

1、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作品中间,而与初唐、中晚唐诗显示出区别来。

2、在前期,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热情,跃跃欲试的参预意识,强烈的自信自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

3、盛唐后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当政,敏感的诗人们便及时地预感到繁荣下面包藏的危机,用诗歌大声疾呼发出警告。这时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

4、盛唐气象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盛世”气象,不是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浪漫”,而是一种从满怀生存忧患的诗人的诗歌中所折射出的盛世悲音,这种悲音不同于衰世之悲,悲唱中包蕴着忧世救世的仁者情怀、傲对权贵的抗争精神、超脱痛苦的自由意愿。这种盛世之音,发之于诗,便形成了雄浑悲壮的盛唐气象。

5、盛唐诗歌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其主要风貌特征是什么,历代学者曾有种种概括,往往各有所得,如有以“声律风骨兼备”为盛唐气象特征者。盛唐诗歌的确体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 然以此作为诗歌走过建安、齐梁而趋于成熟,达到极高艺术水平的标志则可,作为一个时代诗歌风貌的总体概括则未必最准确。

综合各种因素, 似仍以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所说“盛唐诸公之诗, 如颜鲁公书, 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更为确切。

三岁识千字五岁会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1-27 08:58
第三集。《武林外传》第三集讲述吕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时精通诗词歌赋,《武林外传》是由闫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王莎莎等主演的章回体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在虚拟的明代(约在万历年间)的关中地区小镇“七侠镇”中“同福客栈”里的女掌柜佟湘玉和她的几个伙计展开。
隋唐时期的国学知识题库。跪求,谢谢。
1个回答2022-09-27 14:45
把时候是*股海护航
如果我现在要学唐诗宋词要读那些的书作为基础的一点知识呢谢谢
1个回答2024-01-23 02:34
诗词都是需要积累的不存在基础一说读那些书都无所谓,读的多了自然就有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