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下:为什么占星术不是科学?

2023-08-21 10:36:47复旦郁喆隽16:27 2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 喜点
声音简介

占星术是科学么

占星术,亦称星象学,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它是原始占卜术士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占星术士认为,天体,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种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预示人间万物的变化。它试图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位置来解释人的性格和命运。世界上各个文化有非常不同的占星术体系和理论。占星术士之间对占星术的使用范围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些占星术士认为占星术可以客观地预言将来可以被验证的事件,也有的占星术士认为占星术的解释只是趋向性的,它并不能做预言占星学,它并不能做预言。

占星术有科学道理么?要是有请举实例

首先,占星术的解读,是站在大量广泛的实用星盘的累积基础上得到的分析,也就是说,是统计学的运用。古人认为万物之间自有关联,因此,规律可以以小见大。将性格、事件,与星相对应,经历了无数的统计,得出分析的结果。 其次,占星术在发展中,与多种学科相融合,有心理学、物理化学等等大量的基础自然科学。正统的占星学,其实并不与自然科学相排斥的。当然,那些娱乐化的东西、忽悠人的东西除外。 再次,占星术本身并不是所谓的占卜之用,它也在很多方面有其用处。例如:心理分析、精神提升、数学研究、天文学研究、地理研究、历史意义、化学药学研究等等。 最后,科学一词,并不是指狭义的自然科学(例如心理学、艺术、音乐等均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现在流行的循证科学(例如中医学等)。 至于实例就太多了,自己翻历史书吧,呵呵。另外,这一类学科,与物理化学相比,只是解释问题的方法不同而已。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概念

科学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理论观点,也是理解这一模式的关键。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可以把一大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二是它能指导这些拥护者进行解答难题活动,范式对科学研究者既有心理上的定向作用,又有实际工作上的指导作用。范式是科学革命结构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库恩把有无范式的存在看作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志,而且还表现在新旧范式的更替是科学革命的标志,科学革命就是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是以科学范式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为核心。该模式的各个阶段是: 1.前科学时期。由于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所以前科学时期就是共同的范式没有形成之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提出各种看法,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互不相让,争论十分激烈。如光学领域的流入、流出说之争,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直到牛顿以前一直在争论,争论中甚至互相攻击、指责。这个时期由于无共同的范式,科学发展很慢。在库恩看来,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动力学,阿基米德以前的静力学,布莱克以前的热力学,燃素说以前的化学,赫顿以前的地质学等都属于前科学时期。 2.常规科学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互竞争的各种观点和学派之中,总会有某一方获得更多的支持,或者它对新发现的现象能给予更好的解释,或是它有了更多的观察和实验证明。这样一来,这一派的基本理论,连同他们的世界观、看问题的基本方式、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基本方法,都逐渐得到人们的公认,这样,一种科学范式就形成了,这门科学也就由前科学时期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

为什么占星术是伪科学?

占星术没有科学道理,没有科学依据,完全就是占星师们的个人理论,是不严谨的,只是披着科学的外衣,所以是伪科学。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是谁?

发电机的发明 欧尔斯德 安培 法拉第 1819 年由丹麦科学家欧尔斯德(Hans Christian Oersted)在教室里偶然发现放在电线下之指南针不再指南,而与电线成垂直方向。经此之后,他便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次年法国人安培(Andre Marrie Ampere) 根据欧尔斯德之报告,对磁场与电流间之关系作一整理与研究,并提出认为两条电线平行置放时,电流流动之方向相同时会相排斥;而相反时会相吸。若将电线绕成线圈并行通电后,则如自然之磁石一样。现在,『安培』的名字已家喻户晓,成为电流强度单位之名称。 1830年英国有一位学者名叫法拉第(Michael Farady) ,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时,会使电流流入线圈;拿出磁铁时,电流则反方向流动。为使所发生之电能连续流动,法拉第用一只十二英寸的铜盘装在架子上,盘中央安置一曲柄,以手摇曲柄转动铜盘,整个铜盘置於一马蹄型磁铁内。将电线一端接於铜盘轴上,另一端则以接触器接出。当铜盘转动时,电线会不断切割磁力线,并产生连续性电流。 电力应用中的重大发明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电力的广泛应用由可能变为现实,而在电力的应用中又产生了一系列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 电报 摩斯 1838年摩斯(Samuel Morse)发明电报接收机,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即点、划和空白,他以这三种不同讯号的组合造出表达26个字母和数位的电码,这就是以后全球通用的莫尔斯电码。 电话 贝尔 1876年美国青年贝尔发明了靠簧片振动传声的第一具电话,他利用声音振动簧片,簧片附近的电磁铁随即把振动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经电线传到受话器,再利用电磁铁振动另一簧片,把电信号重新变成声音,从此人类的声音可藉由电线传到远方。 电灯 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 1877 年开始对电产生之光进行研究,他发现电阻会发热,发热后会产生光,因而发明了电灯泡。 无线电通讯 马克士威 马可尼 1864年剑桥大学科学家马克士威结合了电和磁的知识,在理论上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制作了第一架电波发射机。他的设计可以凌空发送一连串无线电波的信号。由於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不需用导线相连,这项技术就变成著名的无线电通讯。 内燃机的发明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除了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之外,另一项有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内直接燃烧,由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或转子做功的动力机。广泛应用於卡车、拖拉机、公共汽车、船舶及机车,成为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应用于工业的表现是神魔

电力的发明和普遍使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故事?

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本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其具体内容如下: 1942年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在美国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5年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53年 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 1954年 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61年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发射成功,环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这是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1990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1996年 克隆羊多莉诞生 2003年 中、美、日、英、法、德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 2015年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 2015年 美国利用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来自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中的引力波 2017年 瑞士研制出世界首台可直接精确测定单个活体细胞质量的仪器—“单细胞天平”

求一部感恩的高科技科幻爱情电影

我的机器人女友?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是什么,三次科技革命又是什么?

意思是一样的。

科技书有9本,故事书有36本,童话书有27本,科技书占三种书总本数的几分之几?

9+36+27=72 9/72=1/8 答:占三种书本数的1/8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