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课0***************

2019-04-13 20:00:10人邮知书17:02 4.1万
声音简介

怎么讲好清朝历史这堂课

如果用一堂课来讲清朝历史的话,建议先介绍下与前后朝代的关系演变,然后整体勾画下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脉络。再以几个历史故事来佐证观点并使这堂课显得生动吸引人。

清朝史为什么叫《清史稿》而不叫《清史》?

没有最后成书 一直是一个未定的版本

求写清朝历史的书 要正史

《清史稿》和《实录》

求讲清朝史实的史书

如果你想读清朝的全史,那么《清史稿》,《中国通史》等比较好,如果你是想了解清朝的某一部分的历史,或者是清朝的帝王那么阎崇年老师的《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等书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希望能帮到你:)

南北朝史书

史书还有轻松的啊?

南北朝历史人物有哪些

南北朝历史人物有文学家谢灵运,文学家陶渊明,地理学家郦道元,农学家贾思勰,昭明太子萧统,诗人鲍照,文学家颜延之,兰陵王高长恭。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郦道元: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贾思勰:贾思勰,中国北朝北魏农学家,出身儒学家族,官至高阳太守; 萧统: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 鲍照:字明远,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颜延之: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 高长恭:高长恭,又名高孝_、高肃,祖籍渤海调_,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历史名人?

刘义庆,南朝宋大臣、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 北魏孝文帝,改革 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建立者 范缜,南朝齐梁间思想家,著有《神灭论》 刘勰南朝梁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 郦道元北魏水文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贾思勰 北魏农学家。撰《齐民要术》 萧统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人。梁武帝之子。后病死,谥昭明太子 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即陈后主。 祖冲之主要成就: 六位小数的圆周率 ,代表作品: 《述异记》。 北周武帝宇文邕

南北朝有名历史人物

王羲之 顾恺之 是东晋不是南北朝。东晋灭亡之后南朝才正式开始。 谢灵运 裴松之 范晔 陶渊明 沈约 昭明太子 谢脁 丘迟 丘巨源 祖冲之 江淹 周兴嗣 王籍 陶弘景 韩子高 崔浩 祖萤 郦道元 贾思勰等等。这个已经是最知名的了。 还有很多其实名气也挺大的。但要说陈庆之,比陈庆之厉害的多了去了。而且陈庆之打的不是尔朱荣的部队,是一个叫杨昱的。最后败在尔朱荣等人手里,片甲不留,只身化装过后逃还……拓跋焘刘裕谢晦梁武帝冯太后顾野王之类的都还没上,陈庆之怎么就上了……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1、《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 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但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2、《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是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孟森 。该书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3、《清实录》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主要是选录各时期上谕和奏疏,皇帝的起居、婚丧、祭祀,巡幸等活动亦多载入,已编成的十二朝实录,篇幅不等,若十种之间相差颇为悬殊。 各朝实录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相同,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的内容皆风罗包纳,篇幅较《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字数多一倍半,可称钜帙。 4、《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是2007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思平。《大清十二帝》选取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全部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 他们有的具有开创之功,有的具有守成之力,有的经历了民族大发展的高峰,有的奋起于国家危亡的低谷,有的消沉在无奈悲歌中,有的堕落在盛世赞歌里,有的具有雄才大略,有的平庸无能。在中华民族走过千年兴盛、百年屈辱历史后的今天,研究这些帝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萧一山所编,记史从乾隆述至同治期。作者称“本书参考书籍,不下六七百种”,“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以史事叙述为主,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历史传说,卷首有清代外交条约章表。 本书作者将文化置于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学术思想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有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1.《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2.以为名的作品不止一部,不过个人觉得郑天挺和南炳文的这一部还好。 3.《清代文字狱》关于清朝文字狱的作品,很给力。 4.《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直言所谓的乾隆盛世其实是“饥饿盛世”。 5.《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先生的作品,关于鸦片战争的推陈出新之作,很不错。 6.《清代前期的海防——思想与制度》 7.《清宫武备》以北京故宫的馆藏文物为基础,编制的一套系统介绍清朝皇宫武器的历史文献书籍 8.《中国火器史》介绍中国火器,自然也包括清朝火器,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上,比如中国火器为何会逐渐落后西方,非常深入,看了之后获益匪浅。 9.《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学大师钱穆的著作,分析很精辟,对清朝政治评价相当低。 10.《国史大纲》国学大师钱穆的著作 11.《清朝野史大观》野史往往很有意思,而且,由于正史很容易被利益集团篡改,有些时候,野史或许更可信。 12.《天朝向左,世界向右》从历史名人的视角分析清朝为何会悲剧,很有意思,尤其是关于康熙和彼得大帝的内容,让总把康熙与彼得大帝相比的阎崇年情何以堪? 13.《乾隆英使觐见记》马嘎尔尼,大家想必都知道,乾隆年间那位倒霉的英国使者,这是他的作品,用一种更先进和前卫的眼光看清朝,清朝的诸多弊病都呈现了出来。 14.《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作者是英国人爱尼斯·安得逊,这是他的日记,记的是1792年9月至1794年9月来中国时的见闻。 15.《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是法国人佩雷菲特,真把清朝黑的..... 16.《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剑桥中国晚清史》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