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章】老子真的主张让人无知吗

2019-04-25 08:00:10傅佩荣国学馆16:08 173.4万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接着讲《道德经·第三章》,这一期我们探讨一下,老子到底是不是主张愚民政策呢?


第三章提到三种天下大乱的处境,就是老百姓相争、当强盗、心又乱了。接着又出现圣人了,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先听听原文怎么说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文意思并不复杂,就是说,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去竞争去比较;不重视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不展示显耀能引起人们贪心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扰乱。


所以呢,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总是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并且使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圣人只要遵循这种无为的原则,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了。


在《道德经》里,有20%的篇幅都是与天下大乱这个处境有关的。那天下究竟是怎么乱的?主要是因为统治者的三个作为:


第一个,统治者如果尚贤(就是去推崇杰出的人才),老百姓就会相争了。“贤”这个字是指卓越。在古代,一个人在德行上卓越称作“贤良”;在能力上卓越,称作“贤能”;在智慧上卓越,称作“贤明”。


换句话说,古代在形容一个人的水平的时候,常常会就德行、能力、智慧三个角度来进行判断。“贤”这个字代表杰出,那么统治者如果推崇、夸赞某些人杰出,那老百姓为了获得肯定,当然就会去相互竞争较量了。(就好比上学的时候老师一直夸奖学习好的学生,那其他同学肯定就会拼命竞争学习了)


《庄子·外物篇》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演门有个人双亲过世了,他因为悲伤过度、面容憔悴而被封为了官员,原因是上级觉得他孝顺;乡里面人就学着他消瘦毁容,结果死了一大半人。这个故事同样是在提醒我们:如果你上位者推崇什么是“贤”,老百姓就要拼命去附和、表现了。


《道德经》接着说,如果统治者重视难得的东西,百姓就会去偷、去抢、去骗了,就当强盗去了。


然后,如果统治者展现出让人想要的东西,就是“可欲”的东西(在这里的“见”要念成“现(xiàn)”,就是展示出来),那么人们看到这么多东西,欲望不就来了,心思不就被扰乱了吗?尤其是现在商业社会,这种事情更难避免了!


老子用这三点说明了天下为什么会乱,他把责任都推给在上位的统治者,这是古代的情况。


接着又说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老子说,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会做四件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这个字在《道德经》里面指的是“单纯”,我这里翻译成简化人民的心思,让老百姓不要有复杂的念头;让你肚子吃饱,但是不要想得太复杂。就是说心思要单纯,肚子要吃饱。接着“弱其志,强其骨”,意志弱一点,不要非得如何不可,一山望见一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碗外的,但是身体要健康。


这等于把一个人分成两方面来看,就是对于一般的百姓,一个是有形的身体,一个是无形的心思。身体要吃饱喝足,好好活着;但是心思尽量简单一点,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有太多复杂的欲望,因为欲望太多的话,就会造成各种麻烦。


所以后面就有一个重要的词了,就是圣人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这四个字就让老子受到很多误会了,说老子搞愚民政策,让老百姓变得很笨,无知无欲,就是让老百姓不要有知识,也不要有欲望。


但在这里我们要代替老子问一个问题,请问:这种愚民政策是行使的手段,还是要达成的目的呢?


如果它是一个手段的话,是为了避免让老百姓陷入竞争、窃盗、混乱等等更大的困境。所以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而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老百姓所知道的东西越单纯越好,因为“知”一定带来“欲”。所以在这里就值得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分辨了。


与“无知无欲”相对的是“有知有欲”。人有理性,自然会想要知道。但请问:你知道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有正确的“知”,就会有正确的“欲”。所以在后面,老子提到了圣人的欲望,圣人他是悟道的,他的欲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好的,都是正面的,就因为他有正确的“知”。


那怎么判断“知”正不正确呢?我们以前说过,老子的“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用认知来区分,第二是用认知来避难,第三是把认知当作启明。


一般人,很抱歉,认知都还在“区分”的层次。你一旦区分的话就会产生欲望,你知道什么更好,就去追求了。就像前面讲的:你说谁比较杰出,我就要向他效法,与别人竞争;你说什么是难得的东西,那我就要去争取;你说什么是值得我去欲望的,我当然就要求了。如果说你的认知有偏差,那欲望当然就也是偏差的,这样的“知”不是带来困扰吗?


我还记得念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说在郊外看到蛇要小心。如果看到蛇的头是椭圆形的,代表这个蛇是没有毒的;如果发现蛇的头是三角形的,那就有毒了。但是老师所谓的“三角形”我们都误会了,我们以为是数学上的三角形,实际哪里有这样的蛇呢?


所以这只是一种大概的形状上的区分,人对万事万物一定要做基本的区分。自古以来,人类可以生存发展,必须学会区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所以人类的认知是必要的,没有区分如何生存发展呢?但是区分之后,会带来一些后遗症。为什么?区分之后进行比较,一定有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最好?这一下欲望不就层出不穷了吗?


接着就是认知的第二个层次,“避难”,避开灾难。由于我见多识广,知道某些情况开始不错,但后面就会有后患。那怎么办?我就先收敛自己、节制自己来避开某些灾难。有一句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棵树长得比树林里面别的树更高,那么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客气吗?当然是先摧残这棵树了,谁叫你长得比别的树要高呢?


树木不能选择自己要长得如何,人可以选择。我要避免太早显示自己的某种优点,很多时候我就要收敛,要自我节制,说不定就可以避开灾难了。所以人如果对许多事情了解多了,尤其对历史故事知道多一点的话,就不会重蹈覆辙,走前人失败的老路,这是我们说的“认知是一种避难”。比如看了《孙子兵法》,就知道打仗的时候什么样的情况有可能是敌人的陷阱。


但是重要的是认知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悟道,这个时候认知称作“启明”,这个“明”就是光明的明。《道德经》对“明”这个字特别重视,后面我们还会讲到。


所以在老子看来,人的认知其实有三个层次

一般老百姓是留在区分的层次,这样可以让他过得安全,但是相对的就会出现各种欲望。认知的第二个层次是避难,你受过教育,念过一些书,知道各种复杂的处境,前因后果纠缠在一起,你就知道说,先得到这个,就会成为别人斗争的对象,最后反而陷入困境。比如你在世界上有所成就,总会有人把你当对手,所以有些人就学老子,避开灾难。


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厚黑学》,就是教你用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避开各种困难的。但那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啊!在这一方面,老子思想的影响范围很广,包括像法家、兵家、阴谋家等等,但他们也只到把认知作为避难的层次。


老子真正目的是到第三步,把认知当做启明,好像心灵之眼忽然张开,悟道了。悟道之后,看待许多事情就完全不同。


第三章最后一句提到,让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制造事端,为什么?因为百姓如果进入了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你聪明人再怎么搞事情,都是无法煽动百姓来达成你个人欲望的。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由此可见,老子的目的,是要用圣人这位悟道的统治者来妥善治理百姓。一般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来自此处。无为而治,表面上是无心的,没有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什么都做好了,社会也上轨道了。实际上做了吗?做了,做到了不推崇、不重视、不展示


说到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孔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无为而治者,就是舜吧”意思不一样。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因为肯定人性向善,所以统治者只要行善,老百姓自然跟着你走,你不用刻意做任何事。道家的无为而治不一样,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德行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就是我不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任何事按照它自然的趋势,自己就做成了。


《道德经》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子的思考方式。春秋战国末期,天下混乱,因为社会环境问题,老百姓不可避免的互相争胜,偷窃抢夺,内心想法也复杂混乱。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就需要圣人来治理。


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表面上看好像有一点消极,让老百姓吃饱喝足,身强体壮,心思单纯,无知无欲,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能把天下治好。所以这一切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特殊情况,老子相处的特殊办法,当然也就不是人们说的那样,老子提倡愚民政策了。


从《道德经》第三章,我们能收获什么呢?当然,我们不可能接受和赞成这种好像要回到古代的原始社会状态,但至少我们可以拿来作为个人修养的参考。


想想你自己是不是也陷在某些混乱的状态里面,心思浮动不定呢?那通过老子的这些话,是不是可以反省自己,让心思稍微单纯一点,欲望减少一点?正如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说的,“让我的欲望不要超过我的能力范围”,我的欲望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话,就会少了很多困扰。


【课后思考】

老子其实不是主张反智主义,不是反对教育或主张愚民的,他的目的是要设法达到天下太平的效果。我们今天可以把老子的思想用在自己身上。请问:在这个时候你听了《老子》这一章的观点,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小孩应不应该得到零钱这篇文章怎么写

你小时候没收过零钱嘛?还是用心写吧小心过年就没有零花钱了

形容八零后的一篇文章

80后的无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 是这个吧?

零点看书里面的章节重复是怎么回事

正版小说有防盗

零点定理在数学分析哪章学的?

函数的连续性。

第一章重回九零第二章离婚的是什么小说

完整版《叶清欢邵允琛》又名《叶清欢邵允琛苏落/重回九零》。 第一章第二章内容:第一章重回九零仲夏夜,大雨倾盆。叶清欢浑身是伤的倒在血泊之中。她的眼底只剩下一望无垠的死寂。“叶清欢,你一定很不甘心吧?”苏洛从红色跑车上下来,踩着高跟一步步走到她的面前,眼底都是得意。“我告诉你允琛从始至终都没有爱过你,还记得你们的儿子吗?是他亲手交给我的”叶清欢听着她的话,一行血泪从眼尾滑落。三十年了她到现在才知道原来邵允琛做的一切,原来儿子没有死,是被他交给了苏洛。脑海中浮现出可爱听话的儿子,叶清欢至死也没有闭上怨恨的眼“滴答滴答!”“太阳都晒屁股了,你个大懒虫还不起来”叶清欢再次睁开眼,一张苍老的脸在自己面前放大。眼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邵允琛的妈自己的婆婆。邵母不是三年前就死了吗?叶清欢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邵母一把拽下了床。而门口一个粉雕玉琢的团子迈着小腿儿从门廊上跑了进来:“娘,你摔疼没?”叶清欢满眼震惊地看着这小团子,眼眶霎时红了一片。“宸意。”她伸手一把抱住了儿子。怀中软糯有温度的感觉让她确信,她不是做梦。她重生了,并且还是回到了儿子邵宸意还没被邵允琛带走的时候“大早上你抽什么风?”邵母走过来,扬起手就要打她。叶清欢连忙抱住儿子躲过,而后她看向邵母:“今年是几几年?”“90年呀,怎么了,你睡糊涂了?”1990年她竟然回到了三十年前,和邵允琛结婚后的第四年。叶清欢看着眼前破旧的木房子,想起来过不了多久,在县城上班的邵允琛就要回来了。过不了多久,儿子就会失踪。无视邵母满眼疑惑,叶清欢一把抱起了儿子,往外走。可还没走几步,她忽然顿住了脚步。栅栏口。邵允琛一身白色衬衫,提着一个牛皮包站在门口,面貌清隽一双黑目深邃让人莫名生寒。“嗲嗲”怀中儿子软软的喊。老家乡话就是叫娘和爹的。叶清欢回过神,抱紧了儿子,一脸冷漠地看着邵允琛。“你怎么回来了?”邵允琛几步冲她走了过来:“厂里休假,就回来看看宸意。”看看宸意听到这话,叶清欢不由得想起前世自己的那三十多年。他对自己的冷落,和对苏洛的体贴入微。原来不爱早就可以看得到,为什么上一世她用了半生都没看清这个男人。“嗲嗲”宸意伸出手要邵允琛抱。叶清欢却后退了一步,眼眶泛红地看着邵允琛:“你先去吃早饭吧,吃完,我们谈谈。”邵允琛本来要去抱宸意,听到这话一愣。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妇,有什么好谈的?他没有多想,走进院子,邵母看到他顿时喜笑颜开。早上。青菜伴着糙米粥。宸意在一边吃的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给叶清欢喂:“娘也吃。”叶清欢却没有胃口,对面邵母和邵允琛当着孩子的面还在数落着她。现在不过才早上六点,也叫日晒三竿?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氛围。“邵允琛,我们离婚吧。”第二章离婚:饭桌前,一时寂静。邵允琛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她。而一边宸意拉了拉叶清欢的衣角,大大的眼望着她:“娘,离婚是什么?”叶清欢温柔回:“就是咱们和爹爹、奶奶分开住。”宸意正想问为什么要分开住。邵母回过神,双手叉腰满脸的怒气。“叶清欢,你凭什么说离婚?就凭你那个美国老爹吗?我告诉你,就算要离婚,也是我儿子休你,我警告你,宸意是我们邵家的种”邵母一说话就是炮仗。邵允琛不觉皱眉:“不要说了,娘,你带着宸意先回房,我和她谈。”邵母虽然嚣张跋扈,但是最听儿子的话,抱着宸意进了屋。

零都孤儿第四章主要内容

第四章 由于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 里德太太加快了送简爱去孤儿院的脚步, 为了赶走简爱,她在勃洛克赫斯特先生面前处处中伤简爱,毁坏简爱的名誉。

网游之从零开始最新章节

欢迎来从零开始吧~

网游小说《从零开始》,请问大家帮我想一下这是第几卷第几章的?

你没有浏览痕迹?

第一百零七章 开什么玩笑

“为什么,他会变得这么强!到底是因为什么把他**到这种地步的!” 真户的库因克再次被亚门的攻击打中了,整个人因为巨大的力量**向着后面滑行了两米。 “你这家伙,不怕死吗!” 真户忍住颤抖的手臂,眼神凝重的看在亚门,在刚才交手的瞬间,自己居然落了下风。 “我真的做错了吗?” 真户内心自语道,如果面前是任何一个喰种,真户都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亚门是自己最优秀的部下之一,将自己的部下**得这么疯狂,真户的内心也不好受,第一次,真户对这次行动产生了迷茫。 而亚门的气势却在战斗中越来越强,渐渐的压制了真户。 “真户前辈,只有这次,只有这次,我不能后退啊,我要保护重要的人!” 亚门的攻击连绵不断的向着真户砸去,爆发下的亚门把真户**的异常狼狈,加上体力上的不足,真户居然有了快要输的趋势。 “保护重要的人,这种感觉……真户前辈也一定理解吧!”

小说《从零开始》现实生活中出新了穿越过来的巨龙是哪一章啊?

第四卷的第85章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