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劝孝篇

2019-06-02 19:24:27王中喜_05:56 23
声音简介

《劝孝歌》的作者是谁?

明朝朱柏庐的道德与文章为世人所敬,他的《治家格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朱柏庐还曾写过一首感人至深的《劝孝歌》,流传于江浙一带。现代广东揭阳县倪烈水开始慢慢收集资料,2007年,倪烈水开始编写《劝孝歌》。200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劝孝歌》全书分为五部分。

劝孝歌的诗句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求《劝孝歌》全文

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刘安《劝孝歌》

  十月胎轮指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母称儿千卧手差,儿屎母湿眠,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毕桐皮,浪子不觉寒。

什么是“孝”?怎么“孝”?为什么“孝”?

“孝”不等同于“孝顺”,而是“孝道”、“孝敬”,是对父母及长者的尊重和报答,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

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

孝的标准太多,弟子规上罗列了那么多规矩,太繁琐了。我认为能做到对父母“生养死葬”,就可以算孝了。父母活着的时候,奉养他们。奉养除了经济上的保证以外,还要注意两条。一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尽可能的和蔼,要顾及他们的感受。二是要力所能及的多陪伴父母,让他们不要觉得被边缘化了。至于“死葬”现在一般没有什么困难,只要注意一点,就是“与其奢也宁戚”,即不要讲排场,但是一定要寄托我们的哀思。我想,这样的标准,既符合孔子的要求,又完全可以为现代人所接受。

孝的故事的二十四孝

第01集董永与七仙女  第02集孝父节  第03集宽以待人  第腔烂04集卖公公  第05集烹鱼踢刺  第06集孟宗哭竹  第07集孝媳保家1  第08集孝媳保家2  第09集哭塔救母  第10集慎终追远  码圆渣第11集天下无双  第12集彩衣娱亲  第13集侍疾救父  第14集无怨无悔  第15集缇萦救父  第16集杨香打虎  第17集辞官寻母  第18集闻雷护坟  第19集孝感盗匪  第20集代父从军  第21集舍身救父  第22集学画补憾  第23集采椹事母  第24集扮鹿取乳  第25集锅巴奉母迟悄  第26集郑老爹一  第27集郑老爹二  第28集哑子正光  第29集老汉的木箱  第30集三娘  第31集黄金树  第32集八尖山  第33集神仙花  第34集纸鸢恩怨情  第35集苦旱记  第36集木婆婆  第37集千两黄金  第38集婆媳药  第39集虎娃  第40集三春晖

孝心小品,孝心歌曲

孝心到永远 演唱:Q熊妹妹 母爱似针,父爱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在父母怀抱,幸福温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乐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 百善孝为先,薪火永相传 不管长多大,无论走多远 父母养育恩,永远记心间 孝顺似针,孝心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为母缝床被,替父添件衫 孝心常相伴,幸福的晚年 母爱似针,父爱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在父母怀抱,幸福温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乐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 百善孝为先,薪火永相传 不管长多大,无论走多远 父母养育恩,永远记心间 母爱如海,比海水更深 父爱如天,比天更高远。 不管多少代,无论多少年。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 孝心小品 郭冬临《签约》 冯巩《返乡》

谁知道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 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 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话说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 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孝是什么,什么才是孝?

多回家陪陪父母爷爷奶奶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