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

2016-08-06 17:55:11霓为衣兮00702:41 6422
声音简介

半部论语

【释义】古时候,对《论语》非常推崇,认为掌握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强调学习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年轻时就从军,可读书不多,出任宰相后,在处理公务时常常因文化低而感到力不从心。宋太祖赵匡胤知道他的根底,劝他好好读书。于是,赵普每次上朝回府,就闭门读书,没有多少时间,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对宋朝初期天下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很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因年老体衰,辞去了宰相的职务。不久赵普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篋,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半部论语意思是什么?

半部论语治天下

听话听到一半就下结论的笑话

朋友来我家做客,看我金鱼养的非常好,问我秘诀,毕竟是我好朋友,我就把我养鱼的六字秘诀告诉他。 "多换水,勤换鱼"

读半小时漫画论语篇

关于论语,除了中学时背的那些句子,其他的了解得甚少,也曾试图去看论语的书籍,但总是因为看不下去而半途而废。 陈磊团队的半小时漫画《论语》,是读过的关于《论语》最轻松,也收获最多的文章。 4.6万多字,两个多小时精读完成,用幽默的图文漫画,讲述孔子和他的弟子故事,并从中引出典型的孔子说和成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了礼),说话做事都很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再有太多疑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逆耳之言;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诚恳地发问,多思考眼前的问题,仁就在这中间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如同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而去。”

半本《论语》治天下讲的是谁啊?

当然是赵普啦!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成语典故

【出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的典故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赵普的典故。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 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赵普的成就 赵普曾在早朝时分发给朝廷百官一人一本《九经》,让他们诵读。后来,赵匡胤还刻印了不少佛经,自建国到太平兴国八年,赵普总共刻印了五千多卷佛经。赵匡胤对佛教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经常研究佛学理论。 有一次,赵普还曾对赵普说:“方外之说亦有可观。”让赵普也读些佛经。由此可见,赵匡胤不论从文学素养还是言谈上,都是非常有水平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说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赵普说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最早出自林駧所撰写的《古今源流至论》,在前集卷八《儒吏》中这样写道:“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意为,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下面搏埋斗还有一句说:““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赵普是当时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赵普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有很多的丰功伟绩,因此一直被后人们所赞扬。 赵普的生平 在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在位十年,一直掌握着大权。曾经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而且还罢免了当时的禁军宿将兵权。最让人觉得难得的是,他一手实行了更戍法,改革官制等重要的政治措施,可以说当时北宋的繁华,有这个宰相的很大一部分功劳。 不管是哪个皇帝在位,都愿意让他从事宰相一直。只是再厉害的人才,都躲不过生老病死这一关。在992年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赵普辞退了宰相这一职。被封为魏国公。也就在同年,赵普因病去世。去世之后,谥号被封为忠献。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国家,贡献给了百姓,虽然书读的少,却有一颗真正的赤子基磨之心,液缺胸怀宽大,容忍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

细读你就知道了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典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出自《宋史》。当时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决,便于归家后查阅家中一箧中书,次日则问题迎刃而解,久之家人好奇,偷偷发箧一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时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论语有治理天下的方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