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入梦:《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2019-07-19 21:40:00李天湖03:26 17.4万
声音简介



怀

唐代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宵 一作:终)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注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孟浩然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送”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写出风的柔与细;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孟浩然名句是什么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全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1]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山光:山上的阳光。 ②池月:池边的月色。 ③开轩:开窗。 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⑤恨:遗憾。 ⑥感此:有感于此。 ⑦终宵:整夜。 ⑧劳:苦于。 ⑨梦想:想念。 【译文】 山中的日光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2]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故人是谁

故人指的是友人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辛大是谁?

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辛大是孟浩然的一个朋友,当时和他分处异地。 辛大只是孟浩然漫游天下时结识的普通朋友而已,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必吹毛求疵。

唐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欲取鸣琴弹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古代有哪些姓易的名人?

一、易雄(257—322)东晋名将,字兴长,长沙浏阳人。幼年刻苦好学,为人正直。太安二年,先后任长沙郡主簿、湘州主簿,后转州别驾。 司马承作湘州刺史时,为舂陵令。大将军王敦背叛,支持谯王司马承举兵抗击,并草檄历数王敦罪状。永昌元年,王敦部将魏义攻破长沙,被擒,押至武昌,英勇就义,以不畏死难而扬名天下。从易雄开始,易氏有世系可循,这个易雄就是现代易氏的确实可考的始祖。 二、易常亮,吉安太和人。著名唐朝诗人。唐肃宗时(公元756~762年)举秀才。他与李白友善,时相唱酬。易常亮年优游田园以吟咏自娱,惜诗集不传,零章断句无由见。 三、易元吉,北宋画家。字庆之。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仁宗、英宗时期。湖南长沙人。初工花鸟蜂蝶,后见到赵昌作品,认为难以超越,耻为第二,于是转工画猿猴。 四、易祓 (1156年—1240年,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与著名词人姜夔“折节交之”。著有《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等。 五、易道三,字明甫,一字象生。著名明朝末期大臣。明万历年间人。 六、易仿,字惟效,号霍冈,湖北黄冈人。著名明朝大臣。 七、易道暹,字曦侯,湖广黄冈人。著名明朝贤士。 八、易良叔,字屏山。籍贯黔阳县,洗马潭人。著名清朝官吏。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