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史 05 先夏史是五帝时代的文化亮点

2024-03-23 23:59:24文柏讲堂10:50 137.8万
声音简介

鸟纹彩陶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出土)



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半山类型,上海博物馆收藏)



仰韶文化彩陶弦纹壶(半坡类型,上海博物馆收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现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龙山文化黑陶盉(上海博物馆收藏)


夏尔巴人的历史名人

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夏尔巴人的登山者,曾于1953年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宁夏有哪些历史名人

宁夏七大历史名人你知道哪些? 宁夏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之一,宁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 你知道宁夏有哪些历史名人吗?宁夏又有哪些著名的历史名人?枝吵吵下面为大家盘点了宁夏七大历史名人,一起了解下吧! 李元昊 武烈皇帝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党项拓跋氏,原名拓跋元昊,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 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 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 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 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改回李姓。 斡道冲 世代掌修夏国史 斡道冲,西夏仁宗李仁孝时重臣,字宗圣。 先世灵州(今宁夏灵武)人,从夏主迁居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世代掌修夏国史。 年八岁时以《尚书》中童子举。 精通五经,译《论语注》,作《论语小义》二十卷,又作《周易卜筮断》,用蕃字(西夏文)写成,流行夏境。 李彝超 武军节度使 李彝超(?-935年),是五代十国后唐时碰弊党项族的首领。 为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次子。 历任夏州左都押衙、防遏使,长兴四年(933年)三月李仁福卒,三军立李彝超为留后。 后唐明宗李嗣源担心定难军勾结契丹,以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彰武军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定难军留后,从而撤销党项在定难军的世袭割据。 李德明 夏太宗 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11月),小字阿移,《辽史》因避辽穆宗耶律明之讳记为李德昭,夏太祖李继迁长子,夏景宗李元昊的父亲。 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 1004年1月26日(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正月初二),李继迁去世,李德明即位于柩前,嗣夏王位。 他听取了李继迁的遗言,向宋请和,保持和平。 野利任荣 西夏大臣 野利任荣(??1042),西夏大臣。 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西夏著名学者。 党项族野利部人。 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 被西夏仁宗李仁孝追封为广惠王。 李乾顺 西夏第四位皇帝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 1086年到1139年在位。 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 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 胡汝砺 宁夏左屯卫 胡汝砺(1465?1510),明朝大臣。 字良弼,号竹岩、竹山。 宁夏左屯卫(今宁夏银川)人。 祖籍南直隶应天府溧阳县(今江苏溧阳),因祖父胡雄“以医累,谪戍宁夏左屯卫,遂为猛侍宁夏人。 ”胡家从胡雄起,经历胡琏、胡汝砺、胡侍,四代都是宁夏名儒学人。 作者:不还1

宁夏历史上出现哪些名人

1、李元昊: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 2、斡道冲:西夏仁宗李仁孝时重臣,字宗圣; 3、李彝超:五代十国后唐时党项族的首领; 4、野利任荣:西夏大臣,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以及著名学者,党项族野利部人; 5、傅燮: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 6、莫折念生: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 7、张寔: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 8、张重华: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 9、张祚: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 10、万俟丑奴:北魏末年关陇起义军领袖。

中国历史。夏之前的故事。

黄帝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筑木为巢,嫘祖造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夏禹定鼎。

有没有关于夏朝的历史书

一般比较真实的应该是先秦时的一些书吧,不过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能流传下来的就很少了,可以从诗经那些书里还可以找点东西出来吧!

历史上的夏姓名人

夏言,明代首辅

史上第一最有爱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的两个小孩叫什么?

心墙》《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带我走》《说了再见》《原谅》《群殴最亲爱的》《还是会寂寞》《下个,路口,见》《蒲公英的约定》《不了了之》

大夏大学的历史事件

但形势的发展,让原来计划行不通了。一方面,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在学生中更掀起爱国热潮,同时也遭遇了军阀以及外国军队的镇压,处于租借的校舍已经很不安全了。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声誉提高,大夏学生人数激增,1928年秋季学期时学生人数已达千人以上,胶州路校舍已无法承载。1927年初,马君武应邀去筹建广西大学,辞去大夏校长职务,王伯群先生任校长,决定择地建立永久性校舍。 从1929年3月起,大夏陆续在沪西梵王渡中山路旁购地近三百亩(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当年夏天,由前校长马君武、欧元怀、王毓祥先生率领几位华侨同学去南洋一带募集建设新校舍的经费。王伯群校长则以六万七千余两银子(合当时11万余元)资助建筑教学大楼,并以中山路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贷建筑费32万元。1930年初,中山路校舍开始动工,同年9月一期建筑完工,包括:教学大楼“群贤堂”,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群策斋”、“群力斋”两栋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斋”,3栋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还有教职员宿舍12幢,以及学生浴室、饭厅等。于是,大夏大学随即迁入,将胶州路校舍交给大夏附中使用。接着,在新校址上又继续兴建理科实验室、体育馆、医疗室、大礼堂、东西大楼教职员宿舍以及各类运动场,至1932年大体完工,此外,在学校西南部,另有四百亩土地,辟为大夏新村,为教职员自建住宅之用(抗日战争前已建成30余所);还有荣宗敬捐赠丽娃栗妲河蜿蜒秀丽,更为校园增添了美景。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大夏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而著称。

夏姓的历史名人

夏侯渊,夏侯淳

求有关夏朝历史小说!

我很支持一楼的说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