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我不是小白脸

2019-10-16 18:01:59开浩御书房25:25 12.5万
声音简介

说大家事儿讲小故事,欢迎收听由北京出版集团出品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解读,我是开

上节我们说到了三国定调的问题,我们讲的三国是三国的历史mix《三国演义这种模式,这节呢,我们从三国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人开始说起。

这个人活着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是闻风丧胆。他不但精通打仗,而且政治水平特别高,还是个诗人,算是三国时期,屌丝逆袭的代表。他从一介草民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一举统一了北方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发展他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但是这个人牛叉之处,却总被我们忽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在我们心里的形象不对。

他在中国文化中是狡诈的代表,这个人就是曹操,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有首歌曲,叫做《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在这首歌曲中,提到了一些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蓝脸代表的是刚直桀骜不驯的性格

红脸代表是忠义的形象

黄脸代表的是勇猛的形象

黑脸代表的是嫉恶如仇形象


提到曹操的时候用了白脸。

白脸,一般都是奸臣的特权”,能画白脸的人,这个人肯定是祸国殃民阴险狡诈的。包括在三国演义中也这样评价曹操管他叫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在我们的心里一直是奸诈的代表。

前些年拍了一版《三国》,主角曹操是由正派形象的演员陈建斌演的,演到这个曹操的时候,很多人都吐槽他说你这个曹操不像曹操曹操应该是奸诈的小人形象你怎么演的那么正派的

那如果你知道一些历史你都应该知道,三国演义里的三国不是历史上真正的三国,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也肯定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陈建斌呢,融入了很多的历史曹操的真实影子,所以有的人看起来很难受,有的人还是很喜欢的。

那曹操到底什么样呢?本节我们就为大家讲解这个内容。

曹操其人

野史篇--谯水击蛟:

关于曹操的形象不同资料有不一样的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我们先来看看野史中曹操是什么形象。

野史认为曹操是一个不在意生死的人,用东北话来说,就是这个人很彪呼呼”。讲了这么一个典故,叫做谯水击蛟(曹操在一个叫谯水的地方打跑了一条蛟龙古人鳄鱼叫蛟龙

故事梗概: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一天走在大马路上,看到一个路人被蛇吓了一跳,然后曹操就大笑他说你能被蛇吓一跳,算什么男子汉我小的时候和鳄鱼(蛟)搏斗过

曹操凭自己的嘴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说小时候跟鳄鱼搏斗,然后最后把鳄鱼给累跑了。从这个故事中,能体现出来曹操彪呼呼的形象。

曹操认为自己是很勇猛的。

结论:

曹操能在大街上去嘲笑另一个路人,这也是体现出曹操这个人性格中有一些好逞能成分。野史不足为信,大家当故事听一下就可以。

《世说新语》篇--床头捉刀:


世说新语对曹操也做出了很多的评价,它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诈的小人,于是收录的一些关于曹操的故事在里面。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时候的小说集就好比是寓言故事集,相当于我们书架上的伊索寓言》,也相当于是《XX歪解》,它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一些人的言行和他们发生的一些事。(开浩推荐大家去看看《世说新语》)

鲁迅对世说新语,有这样的评价记言则玄远隽,记事则高简瑰奇(什么意思不重要,总而言之,就是说,这玩意写的很好,很对,很有意思)。但是,鲁迅可从来没有说这玩意写得很真实,因为毕竟是一本小说。

这本小说里对于曹操最经典的记载莫过于床头捉刀这个典故

故事梗概:

原文: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有一天,匈奴的使节来访曹操在北方,所以离匈奴比较近一点。曹操,担心自己长得太磕碜,于是找了一个帅小伙来顶(替)自己又不能耽误国事,于是就在旁边拿着一把刀,假装自己是保镖(还挺押韵)。在来使访问结束之后,他又派人去问这个匈奴这个魏王,你瞅着咋样

原文中,对于匈奴的回馈记载是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瞅着还不错还挺帅,但是床头那个拿着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得不说匈奴的这个使节的眼光确实挺毒的,确实发现了异样。曹操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以为自己的行迹暴露了,就派人把这个匈奴的使节给杀死了。

结论:

通过这个故事呢,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很害怕别人能够看穿他内心世界

漏洞曹操既然蒙混过关了,为什么还要派人去问匈奴王长的咋样呢?

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这种嘴欠的行为是非常不符合我们正常人的心理的

漏洞二:自古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是出于礼貌的原因,而是在交战的过程中,信息只能通过使节来传递(杀使臣就是断绝消息来源)。曹操,在北方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仗,怎么可能犯这种因小失大的错误呢

我们也可以简单的认为,这就是杜撰。

《三国演义》篇--曹操献刀、横槊赋诗、梦中杀人:

三国演义对于曹操的描述就已经到了一种极致了,可以说让人听了咬牙切齿了。这个形象就跟我们开篇中戏曲形象非常吻合了。讲三个片段

故事一:曹操献刀


故事梗概:曹操一开始的时候,想要干掉那个祸国殃民的董卓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奸臣,也是一个军阀,大反派)。于是呢,他就跑去刺杀董卓带着自己的宝刀。结果,没想到董卓醒了,曹操一看董卓醒了,不能发现我来刺杀你,于是顺势献刀,掩盖自己刺杀的意图

结论:

通过这个故事呢,我们可以看的出来曹操是一个非常怕死的人物,同时他又非常的狡诈,心眼非常的灵活。

漏洞:曹操那么怕死那么狡诈,他为什么不派二十个个刺客去呢?不比自己去好吗?难道你都真的比那些刺客高吗?

故事二:横槊赋诗


横槊赋诗:把这个兵器横着然后做诗唱歌。

故事梗概说曹操在赤壁大战决战的前夕(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他想继续南下统一中国,发动一场战争),于是呢,曹操带了60万(不同的戏曲和资料对于这个数字都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20万号称80万,有的说40万号称100万的,小说数字,不必较真)的部队,号称百万大军去攻打孙刘联军。

在决战前夕,在赤壁的江上,曹操很感慨,想起自己一辈子又打匈奴又灭董卓又杀吕布又灭袁绍……想起这些事情,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今又有百万大军,他激动的睡不着觉。他还不让大伙睡觉,把所有人都喊起来,然后,再赋诗唱歌去赞颂他。

结论:

这种行为非常好大喜功,但是在曹操这种很艰辛的创一代的身上不会出现,如果你真的当老板当上三个月之后,你自己的成就一点兴趣都不忙得顾不上),而且一想到自己的成就,就能想起那些成就背后付出的辛劳,这不是一个很享受的事情

而集结员工大半夜起来听自己吹牛逼的事,多半应该出现在暴发户的老板身上,就是你偶然得到了这一切,你才这种炫耀的想法。

你看,即使这个故事中说曹操是好嘚瑟的张扬的个性,但是你仔细琢磨是假的。

我们就用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来推翻这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曹操对自己的一个谋士是什么样的态度在刚开始的时候,曹操跟袁绍打仗打不过,袁绍人多

但是呢,有一个谋士就来投靠曹操,这个谋士叫许攸他帮助曹操一举干掉了袁绍于是许攸就很嘚瑟,经常当众叫曹操小名:曹阿瞒(公司里的销售总监,是本月的销售冠军,然后他天天叫老板二狗子一样,你说这个老板会不会抽他呢)。

但是曹操不但没有抽许攸反倒对许攸礼敬有加。曹操是一个非常有城府的人,他一直忍着许攸对自己作威作福,连三国时期著名的忍者神龟司马懿都非常惧怕曹操的这种忍耐能力(曹操:我一日不死,你就是司马老贼)

这个故事说明了曹操很有心机,不会因为这种小的嘚瑟而耽误自己干大事。他信奉的理念是

隐忍一时爽,一直忍一直爽所以干不出这种张狂的小人之举。

故事三:梦中杀人


说曹操有一天突然神经病,把自己心爱的下人杀了,杀了之后他还哭。很多人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哭,你他是犯错了,你把他杀了你干嘛哭

曹操说他没有犯错,他只不过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盖了被子,那一群人就说:他盖被子,你为什么杀他?曹操说:你们不知道我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我喜欢在梦里杀人(吾好梦中杀人)

这一下,就把所有的下人们吓到了。人们就不敢在曹操睡觉的时候靠近他。曹操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我们刚才是不是讲了一个曹操献刀的故事,他年轻时候干过这种事,所以比较担心有人来杀他。

于是他就憋了这么瞎话,把自己的人杀死,杀一儆百

结论:

这个故事呢,同样听起来也是很荒唐答,我们回到许攸的那个例子,曹操做事,包括三国演义里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三国演义想要把曹操树立为一个多的形象,但是总是出现这样前后矛盾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中的曹操,是这样吗?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统一了北方的男人,如果真的这么小家子气这么嘚瑟的话,他可能统一北方吗?

历史中的曹操:

三国志》有两个片段非常能够反映曹操真实的人格,而且这两个片段非常的震撼

(一)曹操刚刚得意之时的表现

曹操临死之前的表现。

看一个人,往往不要看他准备好展现给你的那一面,而要去看他刚刚得意之时,是不是忘本还有就是看他将死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初为元帅

在讨伐董卓的联军聚集之后10万人,曹操也是一路诸侯),这就好比是你要出去打架,有人帮你叫来10万人一样,这种环境里,人是很容易膨胀的。

看到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你没有一种当皇帝的错觉吗?

曹操肯定也是有的,但是这时候的曹操不但没有沉迷于这种错觉,没有认为自己又是整条gai最靓的仔,而是准确的发现了问题,你们一帮人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算什么?你们不是来打仗的吗?

曹操不但这么了,而且这么做了,他跑去这些军人们原文上写着是窃为诸君耻之(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

但说服无效之后曹操毅然决然的带着几个亲信跑去别的地方招兵了我不跟你们玩了。这是曹操真实为人。

临终遗言

曹操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的?

第一,不要陪葬品。第二分香卖履

分香卖履:分香给自己烧纸钱,分给自己老婆们;卖履,让老婆们学着做一些草鞋去卖,自己自足自己赚钱,不要给国家添负担。

当然,我们可能会觉得一个人死之前说一点好听的话,留意后人一个好的形象,这是比较正常的反应。

但是09年出土的曹操墓考古学家惊呆了,为啥曹操墓葬里一点陪葬品都没有。

这种我们现代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曹操做到了。

于国而言曹操体恤下人,他不希望他们去祭拜他于家而言,他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家人,变成国家的负担这个人一辈子是不奢望,而且不奢侈的,虽然曹操有一堆老婆,虽然这些老婆都是抢来的,都是别人家的人妻、别人家的少妇别人家的孕妇。但是,他依然没有把女人当做廉价的物品,而是临死之前仔细的为他们做了盘算。

曹操甚至都没有操心,自己孩子的继承权问题。

可见,曹操这一辈子应该是活透了。

有个老人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父母是假的,因为父母,总是比你先走子女也是假的,子女总考虑自己的问题,唯有自己的老婆才是最真的。

这么看曹操这个人活的挺明白的。

那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呢,为什么有野史正史、《三国演义不一样的说法原因很简单你想想野史是为了传播小说是为了让你听着爽的。

们所要求的所考虑的不是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想要快速的给你塑造一个错误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个错误的人物形象一定是具备某些特征的。

具备这些特征之后,才能很快的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让你很快的相信这些故事,让你觉得这些故事有意思。但是同样是这种偏好呢,也能反映出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又能投射出我们对于某些事情的态度。

那这些态度是什么呢?

(一)善恶分明

我们非常喜欢那种极端的形象或者说我们很喜欢塑造极端形象,你比如说好人一辈子不做恶事,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是真的坏人不干好事,那我会觉得他是真的。

用我的听官的一句话来解释这种现象,其实也很简单这样看问题有爽点,而且不费脑子嘛

你不用思考一个坏人为什么要做好事不用思考一个好人为什么会做坏事

我们接受的第一份的教育,就是xx是对,xx错的我们要做到善恶分明,才能长这么大,这是我们骨子里的判断标准虽然这种判断标准不准确,但是很普世

俗话说的好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都看利益而曹操的人格非常的成熟,他早就脱离了小孩子分对错的阶段,而是考虑什么事情对他更有利。曹操是个做大事的人,他怎么可能于小呢?

)宽容下的苛刻

我们文化中虽然非常宽容你看不管哪个国家或者哪种政权来侵入我们中国最终都是被我们融合了,但是我们这种宽容下有一种对自己人非常严苛的态度。

你别说世人对曹操的要求过高,就算是我们世人对自己的孩子不也讲究人前教子吗?你要脸,孩子不要脸嘛你总在人前骂他,这是一种非常苛刻的行为。

我们总是把最宽容的一面留给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上班的时候,讨好老板那个嘴脸很好的对自己的客户那个嘴脸也很好看但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却十分的苛刻,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孩子、老婆谁不是半点内心都没有的

跟你关系好有错吗?

曹操被人苛责的对待也是如此,他是你自己家的英雄,所以你不把他当回事

曹操一生是谨小慎微的,他害怕被人误会自己的动机当然出于政治利益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一辈子没有称帝,也是有的。

死之后他的孩子才给自己的是魏武帝。

他一辈子为天下操劳,你看他的文学作品也好,他在正史中的一些行为也好,都是表现出他体恤人民体恤百姓注重发展的。

但是死了之后呢,却毁在了后人戏曲里好恶的评价之中。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出色的帝王的形象,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奸诈的小人代表。

(三)枪打出头鸟

如果一个人特别的出众,那他必然成为众矢之地,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群体文化是喜欢消灭异端,你比如说办公室里有一个姑娘长得很好看,但是和其他人的关系很一般,很不会做人,你也很讨厌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人被提拔了。

那你直觉上会认为,这个人的上位是怎样的呢?你肯定不会想到这个人哪里好,因为你的厌恶已经蒙蔽了你的双眼,你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会不会跟老板睡觉了,这个人会不会跟老板有一腿呢?

曹操也是他格局大他手段强,但是又和很多的文人关系不好下节呢,我们要讲这个问题,就是曹操杀死的那些文人们

我们小时候听过孔融,岁让梨对吧(好像是四岁……),这个孔融也是被曹操杀掉的。

文人用打不过曹操,又不能去曹操的祖坟,于是,就故意编纂了这些故事,埋汰他,这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不好的一点,武大郎是这么来的、陈世美也是这么来的,这些人在历史中根本没做这些事,他只不过在某些情节上,对于某些人人严厉了一点结果呢,就被某些文学作品当成了负面的典型

这种编撰故事去埋汰他的行为和我们诋毁办公室里的某个人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区别,这就是我们下意识的一种反抗而已。

盗墓者曹操的智慧

说,文人们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用去打曹操,又不能曹操的祖坟,但是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巧合,出现了。

曹操是经常去别人祖坟的

传说,在曹操开始创业的初期,没有军饷,于是呢,他秘密组建了一个部队,这个部队叫做摸金校尉。

他们是干嘛呢,就是专门去挖别人祖坟去刨出来,别人墓葬里面值钱的陪葬品去充当军饷的。

通过这个摸金校尉之一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也许曹操最后在埋葬自己的时候,不要求有陪葬品,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别人他的墓。

但是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曹操知道一件事,他就能做到一件事,他知道有人盗墓,那他就不往自己的墓葬里东西,这个人很有意思的,他懂得一个道理就足够活好这一生。

曹操知道的道理:


不贪生,不怕死。

曹操没有疯狂的去找长生药在不久前秦始皇创立,疯狂的去找长生不老药),曹操一定也知道,秦始皇这个人。但是呢,他死前非常淡定的安排了自己生前那些心爱女人们以后的生活(虽然大多是抢来的),这个人不贪生,不怕死,但是他很爱自己的家人。

活在当下。

他没有陪葬品,他知道有很多的人在挖坟所以他自己就干脆不了嘛,他没有兵马俑不一样打赢了匈奴吗?有兵马俑的秦始皇,到现在墓还是被人盯着呢。

在刚刚有点能力的时候,绝对不能自满,要一直保持一种危机意识

虽然拥有了10万大军,但他一样还可以从零开始这是很了不起的行为。

不要惧怕流言蜚语

我们会讲到这个问题,曹操干死一大票文人。这曹操的潜意识里,其实他非常鄙视那些光说不练的人。

这就是曹操一知道的道理,他知道这么几个简单的道理,就能打下来北方很了不起对吧

听完这节内容,再来看看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你有什么感觉呢?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与郭德纲撕破脸后,曹云金大不如前吗?

与郭德纲撕破脸后,曹云金大不如前吗?曹云金离开郭德纲之后,的确是大不如前了,笔者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1是离开了郭德纲,他的关注度下降了;2与郭德纲反目成仇,他的人品遭到了质疑,这也让一部分粉丝对他失去了兴趣,不再追捧他。 如今的郭德纲,可以说是相声界的大咖级人物了,有着众多的粉丝,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此时的郭德纲可谓是春风得意了,不仅自己混出了名堂,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一手打造出来的德云社也是闻名天下的“戏班子”。这一切都预示着郭德纲取得了成功,而且还非常的耀眼。可这耀眼的光环来得并不容易,是他带领着众多弟子一点点打拼出来的。而当年与他一起共患难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做曹云金的小伙子,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主角。 正所谓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对创业成功后而分道扬镳的夫妻,但是在师徒之间,似乎这句名言依旧能发挥着它的作用。郭德纲与曹云金之间,可谓是患难与共了,可谁又能想到,正当师徒迎来事业上的曙光的时候,两人之间却产生了矛盾,最终不得不反目成仇,两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似乎还都很充分。至于谁对谁错,我们也不想过于去追究,也没必要非去弄个明白,无论是谁的过错,两人都不可能再走到一起,再成为师徒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追究呢。 那么分道扬镳后的两人又怎么样了呢?还是先来看一下师傅郭德纲吧,可以说曹云金是郭德纲的左膀右臂了,但是失去臂膀之后的郭德纲,表现得更加的强大,似乎更具有生命力了,他没有因为曹云金的离开而让自己陷入了窘境,也没有因为失去曹云金这个徒弟而让自己变得一蹶不振,恰恰相反的是,曹云金离开后的郭德纲及德云社,似乎更加的顺风顺水,拥有的粉丝更多了,难道是应了那句话:有所失必有所得吗?一个曹云金离开了,德云社更多的“曹云金”冒了出来吗?总之德云社的知名度在一天天增长。 那么曹云金呢?虽然他也经常做些视频,有意无意间在炫富,但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离开了郭德纲的曹云金,失去了郭德纲这棵大树,他似乎也找不到乘凉的地方了。也许曹云金的离开是一种必然,也许是因为他太着急了,总之,曹云金离开郭德纲应该是一种错误的决定,至少在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眼中是这个样子的。 不管怎么说吧,一天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我们的传统观念,而曹云金选择了离开并且与师傅反目成仇了,这也让他的人品受到了质疑,那么他的关注度下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曹冲、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的母亲分别是谁?

曹冲其母环夫曹昂其母庶妻刘氏由于母早死由室丁氏抚养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母都武宣卞皇卞氏

王小利为钱与赵本山撕破脸,他是又一个曹云金吗?

我觉得他确实又是一个曹云金,像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在娱乐圈呆着,我非常讨厌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匹诺曹仁荷帮达布刮脸是第几集?

是第五集哦,虽然达布买了蛋糕没有亲手送给崔仁荷,而是送给了公交车上一位老奶奶和老奶奶的孙子,但因为崔仁荷爸爸帮这位老奶奶和孙子解决了租房子的问题,蛋糕又被送给了崔仁荷爸爸,最后也算是间接送给崔仁荷了吧

曹植和曹冲是不是一个人

不是,曹冲幼年早逝,曹冲称象的故事众所周知,而曹植则活到成年,后来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作著名的七步诗,封陈王,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曹昂是武将还是,曹昂怎么死的,三国杀曹昂技能,曹昴

一起咯武器扣扣

曹衣出水----说的是曹不兴,还曹仲达?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和吴道子。 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 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清平乐:赵祯说了什么,为什么曹皇后满脸娇羞?

赵祯主动拉住曹皇后的动作让她娇羞,他反问了一句竟然说他冷淡,而后圈住皇后的动作让她瞬间娇羞

快本里,李钟硕露脸的三步电视剧,有匹诺曹,听见你的声音,还有哪一步?女主好漂亮的!?

doctor异乡人

曹丕和曹植谁有才一些呢

文学上基本旗鼓相当。政治上曹丕更成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