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的!

2024-03-16 13:40:31读书有范14:06 1.1万
声音简介

汇集有价值的书评书语、读书感想、读书言论、读书笔记、读书格言,人丑就要多读书

不打、不骂、不罚,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我觉得不可以,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能不断地做出退让,适当的处罚让孩子意识错误,从中改正对于培养优秀的孩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玫瑾: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值得一读

惩罚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中说的一席话,正好能解释这个观点。 她说: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言下之意, 正是在强调要让孩子知道怕,知道规矩不能违背。 如果孩子犯了错,唯有惩罚能让孩子清醒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姑息。 这不是李玫瑾教授第一次强调敬畏,她在此前分析青少年犯罪行为时也曾多次提到过,人犯罪的原因是没有敬畏之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让他们知敬畏,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父母最大的悲哀, 是付出全部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前两天就看到一则新闻:孩子沉迷网游充值4万元,而这钱却是他妈妈背了4万袋水泥辛辛苦苦赚来的! 这孩子还把转账记录都删除,生怕家长发现了挨骂。 这说明他明明知道这是妈妈的血汗钱,却依然不以为意,不仅自己在 游戏 账户里充值了2万多,还给同学充值了1万多。 他妈妈绝望地哭了,孩子一边挨打一边还委屈地说:“你总是埋怨我,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啊,妈妈每天都要在外面忙着赚钱养家,累死累活搬了几万份水泥才能挣些钱,可孩子只看到妈妈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错就遭到埋怨和指责。 这世上谁都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父母付出全部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你以为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养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吃好穿好就已经尽到自己做父母的责任; 你以为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千依百顺地疼爱就能让孩子懂事些,长大的过程中能够少受些苦。 可殊不知,父母的无私,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个熊孩子,父母的宠溺,也许会逐渐酝酿成悲哀的人生。 近些年,这样的新闻不在少数。 前几天,湖北武汉地铁2号线内就出现了熊孩子脚踢妈妈的情景,女孩仅仅因为妈妈搭错车就用脚多次踹妈妈,还踹行李箱。 一个10岁男孩在家殴打自己的母亲,拳拳到肉,招招致命,而母亲一点反抗的迹象也没有。 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一个孩子当街掐母亲的喉咙,并要求她下跪,而只是因为母亲不肯给孩子买玩具。 生而不养是罪,但养而不育,育而不善又何尝不是种孽,还是种自作孽。 优秀孩子是管出来的, 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对熊孩子恨铁不成钢,但更可恨的,是从小不对孩子严管的熊家长。 西安有两个熊孩子从高楼往底下扔砖头,所幸没砸伤人,保安抓到人后,孩子家长反而说:“又没砸到人,把孩子吓着了。” 去年大学毕业季,一工程学院毕业生刚搭建好的毕业作品地标被一个熊孩子拆毁,孩子家长回应:“你们应该圈起来,孩子又不懂事。” “孩子不懂事”、“又没有人受伤”、“怎么还和孩子计较”……熊父母和优秀父母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很多熊父母从根本上就没有意识到:严管是爱,放纵才是害。 教育专家李玫瑾说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不行管教之责,又有什么资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才是惯出来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六岁时,曾因一件小事向母亲说谎。 他以为没什么大事,因为母亲从来都是温柔善良,左右邻居都清楚。 可那天傍晚,梁启超第一次见到了母亲盛怒的样子。 他害怕地掩饰自己的错误,可迎来的却是母亲更盛的怒气,她怒打了梁启超几十下才停下,并给他立下了“不许说谎”的家庭规矩。 直到后来,梁启超稍微长大了一些,母亲才郑重地解释给他听为什么不能说谎。 孩子还小不懂事,那就该打打、该骂骂,只要别让打骂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孩子不喜欢听道理,就给他立规矩,明确什么行为该赏,什么行为该罚,他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 教育路上,父母要做一个狠人,越小开始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教育必须要有惩罚手段, 你不管教孩子, 社会 会替你狠狠教育 英国议院曾通过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 说白了,就是允许老师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时候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 但其实,最该实行这个义务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也许会有人说,现在不推崇打骂了,孩子学习已经很累了,再给他增加压力他会受不住的,还是快乐教育更加素质化。 可惜,有几个实行快乐教育的家庭是真正成功的?而那些真正在快乐教育的环境下长大起来的孩子真的没有在犯错时受过惩罚吗?学习上就没遇到过压力吗?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发表过一篇演讲,他说: 教育必须要有惩罚手段。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家长骂几句,苦口婆心和孩子讲道理就会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再也不犯吗? 不可能的。不要期待孩子的自觉性,也不要指望你简单讲几个道理孩子就能大彻大悟,如果教育这么简单,也不会有那么多家庭的孩子误入歧途。 说到底,父母还是要负起管教的责任来,不该偷的懒别偷,宽严并济,孩子才不会养成一个人人厌恶的恶魔。 第六季《奇葩说》有一道辩题是:在公共场合遇到熊孩子,父母无动于衷,我该不该教育他们? 选手岳岳说: 你不管教好孩子, 社会 会替你狠狠教育。而等到那时,再后悔也为时晚矣。 管教孩子的“四不”和“四要” 四不—— 很多父母白天累了一天,回到家就会拿无辜的孩子撒气,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孩子也没犯什么错,好好引导他就行,却偏偏要大发脾气,惹得孩子又委屈又害怕。 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也会逐渐明白父母的行为是错误的,在下一次做错事受到教育时反而会以此来反驳批评父母,父母的亲和力和威严性都会大打折扣。 孩子不是只要提供吃穿住行就能 健康 长大,家长不是只要赚钱养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什么都不做。 在教育上偷懒,吃亏的是你孩子的人生,要知道,他本可以活得更优秀。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孩子犯了多大的错,就受多大的惩罚。 不是每一种错误都是大错,也不是每一种错误都非得打骂,针对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教育手段,不要借着父母的威严肆意辱骂、殴打孩子,这不是管教,这是家暴。 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孩子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一味地宠溺,终将酿成大祸。 有选择性地去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有原则性地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才能恰到好处地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轻易对孩子让步。 四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越早给孩子制定好规矩,他才能越早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会对是非黑白有个基本认识。 规矩最好落实成纸质文件,照着规矩严格执行奖惩,孩子会渐渐明白为人处事的底线是什么。 成年人都没办法自觉学习和工作,又怎能指望孩子的自觉性。 每天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和监督孩子学习,直到孩子已经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管教要带有指点意义,而非一味地惩罚和控制孩子。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家长做到位了,又何愁孩子变“熊”。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教育。 我们只有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才能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生而为人的基本准则。

有话说:“不骂不罚,培养不出,优秀学生”,你觉得呢?

我觉得很对,就像中国有句古话,棍棒之下出孝子,必须要严厉点,学生才会往好处走。

培养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人才,该怎么培养?

可以找到对方的优点,然后根据对方的优点来进行培养,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才能。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 如何将自己孩子培养成优秀的

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不计较、能容忍的孩子是受欢迎,容易交到好朋友,遇到困难会得到帮助。怎样的孩子才算优秀?我们不要用标准的尺子去丈量,而是用不同的眼光去看,这时候优秀的那个,可能就不再是邻家的孩子,而是你家里那个小可爱了! 优秀的孩子只有唯一一个路可走,那就是沿着父母的足迹。所以想要孩子优秀,首先不断完善自己。父母一定可以传授孩子一种合理安排的能力,比如说办事细致认真的父母,一定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有条理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有更多逻辑思维等等。

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知识渊博的父母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在世界上十分优秀,从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等很多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奉献都是不可磨灭的。他们之所以这么有影响力,能够创造出了不起的奇迹,全在于他们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犹太人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的孩子知识是甜的,书本是甜的,他们把蜂蜜涂在圣经上面,让自己的孩子添一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家里面,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还给孩子灌溉一些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本来自身就没什么文化,还影响了孩子,断送了孩子的前途,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有多优秀?如果在这样的家庭环启中弯境中生活学习,时间一长,孩子也会学家长初中甚至小学就毕业外出打工,他们的人生将是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了。 二、脾气温和的父母 从父母的修养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你的孩子将年来是什么样的。小张在学校里面动不动就会和同学打架,自然学习就不好,学校里面的培档老师同学都不怎么待见他,原因就是小张悄闷有一个暴脾气。用小张的话说,这都是遗传,都是自己的父母遗传给自己的,有时候自己也会为了脾气不好而苦恼,一时间改不了。 后来得知,小张的父母都是脾气不太好的人,家里面有一点小事情,就会大吵大喊,他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养成一个暴脾气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一个人的脾气和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父母的脾气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点。 三、懂得培养孩子兴趣,做榜样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孩子在一边写作业,自己表面上是在监督孩子,其实手里拿着手机玩,要么是在看电视。把孩子自己丢在一边,这样的话,孩子哪会有心思学习。他会跟着你学,要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要想自己的孩子学习优秀,身为父母是要跟着一起学习,如果父母二人每天在家不是读书就是看报纸,不断地学习,那么孩子看到了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学习,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首先父母的坏习惯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要给自己的孩子作榜样。

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就要天天学习。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要学习育儿知识。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共同成长。

怎样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明明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TA为什么不理解我?下面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优秀孩子,得靠打 小白妈妈最近很烦恼,她上小学的儿子,不是在学校里调皮捣蛋,跟同学打架,被叫家长,就是在家里写作业不想写,总是得她摁着才能写。 儿子的成绩当然不好,每次成绩下来,她都焦虑不已,为儿子的成绩着急上火,对他进行各种口头教育,但好像儿子对写作业和上学越来越反感了。 她说,你看玲玲(好朋友的女儿),多听话,假期早就预习完课本,做足了练习,开学后还每周写双份试题,怪不得人家学习总是名列前茅。 她说,看来,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有加强控制了,实在不行,我就给他一顿打,看他听话不听话。 提示: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顺势引导,高压手段只会适得其反,不会有好结果。 案例二:你不优秀,只是惩罚不够 琳琳爸爸自小刻苦读书,从农村考了出去,当上了市里的小学教师,后来有了一个女儿。 他一直信奉刻苦努力,为了女儿将来有个更好的前途,一直对她要求很严格,女儿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一顿打。 从小到大,女儿很少有机会在外面玩耍,从来都是在家里看书学习,好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表哥还算满意。可是到了重点高中就不行了,好学生太多,竞争太激烈,女儿从名列前茅慢慢滑倒了中等。 他又气又急,连骂带惩罚,让女儿加倍努力,好容易成绩又提了上去。可是女儿却对成绩很焦虑,高考的时候,因为压力过大,成绩比往常差了一大截,上不了好学校了。 他知道成绩后,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女儿一巴掌,这一巴掌却毁了女儿。从此以后,女儿每日把自己关在屋中,整日发呆,谁也不理。 时间长了,他终于觉出异样,发现女儿精神出了问题,带女儿去看病,已经晚了,女儿得了严重的忧郁症。他很后悔,带着女儿去看了很多医生,花了很多金钱和精力,可是他的女儿再也不能恢复从前了。 这个听话的好孩子,因为父亲给的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得了抑郁症,自闭,从此不能正常生活。 为了所谓的“优秀”,把孩子的一生都毁了,值得吗? 如何积极培养出“优秀”孩子? 1.首先,父母要着力提升自己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焦虑,不再将焦点只放在孩子身上,二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榜样。 2.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跟成绩、表现无关,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 3.成为孩子的朋友 不用父母的身份压制,跟孩子平等,做他的朋友,倾听他的喜怒哀乐,给他无条件的爱。 4.多听、少说教 跟孩子交流时,要多听,少说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的把你当朋友,把他的心里话跟你分享。 5.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 别试图知悉一切,控制一切,适当放手,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的独立性。 6.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父母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将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帮助。 7.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的爱好自由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强求孩子的爱好,顺着他的天性培养兴趣,这样做的效果事半功倍。 8.不比较,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别总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较,要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 家长首先要把心态放平和,接受孩子的一切,找到孩子的优点,不必过于苛求孩子,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优胜教育"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及真实性归属于原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怎么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

这一年,我们已经与口罩共度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核酸检验、出示健康码是常态,学校经常因为疫情反复停课,孩子的小学第一个学期停课三次。 回到家中的“神兽”不受控制,网课不上、作业不写,家里玩具丢的到处都是。 不记得有过多少次的爆炸,因为记得更多还是孩子纯真的笑脸。疫情很困难,但期盼更多、希望更大。 心里惦记着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第一位,停课与自律中,让父母们明白最成功的事业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 1、陪伴的是最好的爱 。自己的孩子越长大似乎就越不听话,自己内心就越焦虑,可能很多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寄望其他人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孩子能够成功成为一个品格优秀的孩子 孩子长大越叛逆,也许是因为我们的陪伴越少,觉得他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去做,这其实是错误。 孩子的始终是想要陪伴的,陪伴并不是抱着他、陪他玩耍才是陪伴,更多的是无形的陪伴,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玩很幼稚的游戏,他写作业你看看书,偶尔纠正一下她的作业,他抬头能看见你就感觉安心。 哪个大人不是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不要再作为自己偷懒的理由,相信妈妈有办法、爸爸有办法。因为教育孩子,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务。 2023年,放下手机,放下自“偏见——孩子不需要陪伴,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点点滴滴,在作业中、游戏中观察着他,记录着他,支持着他,欣赏着他。 2、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 。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很简单很朴素,如果能够养成一辈子喜欢读书,每个人一定受益无穷。 父母教育孩子更重要的能够让孩子爱读书、主动读书,在书中汲取营养,成长智慧。 培养孩子读书,就是要有一个读书的氛围。首先父母要喜爱读书。父母不喜爱读书,孩子会喜爱读书的可能性就很小。我是比较喜欢读书,这方面对孩子的引导非常有帮助,看到孩子天天央求我读书给她听,心里是满满地喜悦,不过要保持这个习惯就不容易了。 读书还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的爸爸不喜欢读书,为了孩子孩子的爸爸在孩子阅读、写作业的学习时间内也尽量不刷手机、不看电视有声音等娱乐的节目吸引孩子眼睛、耳朵,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现在已经花重金把客厅改造改造为书房,定制上下通体落地的书架,并购置一张4到6人的大书桌。每天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就在旁边读书、练字、画画。 3、好好说话是教育的开始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面父母说更多的话对孩子大脑后天的重建非常重要。很多父母说话都是能省则省,经常用“那个、这个、那边、这边“”来替代具体的物体和方向。 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比同龄孩子更有语言天赋,得益于我们说话都说比较完整长句,当时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说话的方式让孩子的独具语言风格,但是后来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下降。现在知道这个原理就要好好与孩子说话了。 与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主谓宾都说完整。比如孩子问:会下雪吗?不要敷衍地用一句“我不觉得”应付了事。 而是说:“我觉得不会下雪。今天早上我听了天气预报,预报员说不会下雪,但是会很冷。看看天上,云没有那么厚,还不会下雪。” 不要说‘孩子,中午吃完饭就去泳池’,而是说‘孩子,中午在食堂吃完午餐后,我们去游泳池游泳’。” 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培养孩子就从与孩子好好说开始。 4、每天写日记,与分享心得 。写日记、分享心得是我近期一个意外惊喜。一次与孩子分享当天的工作和心得之后,孩子感到很大地好奇心,非常感兴趣,现在每天睡觉之前必须要我跟她分享今天的一些事情,关于工作也好、关于沟通也好,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分享。 她听得懂我说的东西,还会问很多问题,增加她对阅读、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的兴趣。 我们的这个分享越来越有仪式感,每天她像担任主持人一般,“隆重邀请雷鸟女士来进行今天分享”,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很简单的说:请分享!慢慢地语言会越来越多。我分享完之后她会进行总结,“非常感谢雷鸟女士给我们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 这无形当中就是孩子会对我工作有一定了解,也觉得我很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她很有成就感。也增强了她对主持人、说话的能力提升。她现在也有计划要学习写日记了。 父母们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写日记是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