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讲座实录——学习脉诊的意义

2023-09-08 12:04:38静默沙烟冷53:00 3951
声音简介

怎样学习中医脉诊?

先掌握中医一些基础的学科,推荐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然后参看中医诊断学,有四诊中,脉诊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拓展,可以看专门写脉学的古籍。

如何学习诊脉?

不可能。 我是中医,把理论知识完全掌握之后,需要有几十年潜移默化的经验积累,才能完全灵活掌握:)

哪本书可以学习诊脉?

如果你有古文基础,就学《濒湖脉学》吧,然后是《脉经》,最后只要是讲这方面的都看看。如果你对古文不感冒,那就是《中医诊断学》了。不过你光学诊脉意义不大,看着很神秘,其实中医理法方药,缺一不可,光学会“法”中的切脉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医生。呵呵,回答完毕。

什么是脉诊?

脉诊就是诊脉,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切,就是切脉的意思,根据寸、关、尺三部的脉象诊断内在病情。

自学脉诊最简单方法

自学脉诊最简单方法如下: 首先,双手伸出来,露出手腕,在你手腕的边缘处有个凸起的骨头,叫作桡骨茎突,先用中指摸到它,然后再在它对应的位置摸到一条血管,这个地方就是关脉了,定位了关脉的位置,寸和尺就住在它的左右隔壁。 关脉以上,靠近手的方向,挨着的就是寸脉,关脉以下靠近手肘的方向,挨着的就是尺脉。找到寸关尺的位置后,还要注意,摸脉摸脉,摸的其实就是血管,所以要仔细的摸到那根跳动的血管,才算找准了。 有的人血管偏外一点,有的人偏内一点,有的人比较明显,有的人藏得很深,这就需要细致的寻找。

中医脉诊中尺脉去是什么意思?

尺脉主为下焦膀胱和肾气血情况,去是指肺降的能力

脉诊的脉象图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者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第分钟90~110次。

中医脉诊中尺脉去是什么意思?

中医脉诊尺脉:来去,是指脉搏的升降。升降不迫,从容调匀,是无病的脉象。来疾去徐,是上实下虚(内虚外实);来徐去疾,是上虚下实(外虚内实)。

我想学中医诊脉,有没有最好的中医脉诊书或中医脉诊

建议看《临证脉学十六讲》,比较靠谱一些。没有说玄乎的东西。姚梅龄老师的。

中医诊脉名家讲授脉理的视频

诊脉学这个主要是靠练习 濒湖脉诀的记好以后找好的中医带你慢慢练习就好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