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绿

2020-01-19 17:01:25西山夏尔巴01:26 48.8万
声音简介

第10课 绿




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

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红绿灯的来历简单10?

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结婚,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于是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出现了电气信号灯。

苏打绿好听的10首歌

苏打绿好听的10首歌有:《小情歌》、《无与伦比的美丽》、《飞鱼》、《这天》、《他夏了夏天》、《十年一刻》、《我好想你》、《再遇见》、《日光》、《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 1、《小情歌》 《小情歌》是吴青峰在台湾政治大学读大三时写的歌。当时,吴青峰接到徐若_要收歌的通知,从政大道藩楼走下,走到传院阶梯的时候就写好了曲子,接着在吃饭的地方完成了歌词创作。 2、《无与伦比的美丽》 《无与伦比的美丽》中的大多数歌曲是吴青峰写给张悬的,写的是他跟张悬的故事。歌词引用了很大春多吴青峰跟张悬一来一往的简讯内容。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很熟,可是在往来的简讯中,张悬知道吴青峰很不好,就马上从士林赶来信义路找吴青峰。 3、《飞鱼》 飞鱼只有在感知到危险时才会飞翔。这首歌是吴青峰患重度抑郁症,被拉去路上,看见窗外的海,心中便有了飞鱼的跳动。这首歌更像是脱离束缚,不拘泥于尘世。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随心所欲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做自己就好,让自己好过。 4、《这天》 《这天》是由吴青峰作词作曲,苏打绿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于收录在苏打绿于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专辑中。 5、《十年一刻》 《十年一刻》见证了苏打绿的成长,完美诠释了苏打绿的音乐价值。苏打绿歌唱的青春,没有老气横秋的感觉,用心倾听,会感受到苏打绿对音乐和青春的热情和真诚,随时都能带来感人的好音乐。 6、《日光》 苏打绿的歌曲《日光》滚敏耐,这是一首温暖的民谣,让人听到的是春的欢欣愉悦,是童心再次回归身体的雀跃与奇想。2009年这首歌曲获得了新城国语力颁奖礼新城国语力歌曲奖,苏打绿凭借这首歌曲获得了第九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编曲奖。 7、《再遇见》 《再遇见》是台湾乐团苏打绿演唱的歌曲,收录于苏打绿发行的专辑《秋:故事》中,为第二波主打歌曲。苏打绿在这首歌中首次尝试中国风,加入了传统乐器,突出古典风味,表现了生命中的相遇,让不少网友引起共鸣。 8、《他夏了夏天》 台湾乐团苏打绿的歌《他夏了夏天》,是苏打绿最好听的十首歌之一,收录在专辑《夏/狂热》中。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知足父母的故事,每天工作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家庭,周而复始的每一天,结束梦到开启梦。该曲轻松欢快,心情不好可以听这首歌,便会让你忘记你的不开心。 9、《我好想你》 《我好想你》是苏打绿最好听歌曲之一,收录于苏打绿的专辑《秋:故事》中,后被选为电影《小时代》主题曲,也是因为电影缘故,这首歌也被大家所熟知起来。该曲还荣获了第七届城市至尊音乐榜年度二十大金曲、全球流行音乐金榜年度二十大金曲等奖项。 10、《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 《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收录在苏打绿的首张同名EP专辑中,2002年凭借该首歌曲苏打绿荣获政大第19届金旋奖乐团组冠军。这首歌对苏打绿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主唱吴青峰也曾说过这首歌每一次唱完拿念,就像用尽全身的力气般,然后脑中会回荡回荡。

课文是 绿

课文是绿怎么了?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全文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激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绿的课文是什么?

《绿》是朱自清的一篇游记,写的是梅雨潭的景色,赞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当我读完《绿》的时候,我被被深深地陶醉了,在这绿的仙境中我仿佛真的感受到那么明亮、深密、醉人的绿。

小学5年级(人教版)第10课主要内容

10* 松鼠 一、材料解读 1.课文简说。 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很像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青年男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②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河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③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2)对词语的理解。 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灵巧。 驯良:和顺善良。 橡栗:橡树的果实,外表皮有一层硬壳,圆形,呈棕红色,内仁如栗子,可食用。 矫健:强壮有力。 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苔藓: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松鼠的影片,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在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四、相关链接 布封(1707—1788)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卷的巨著《自然史》。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并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文艺性说明文 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是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结合。这种融合与记叙文的描写有明显区别。记叙文运用描写,目的是再现事物形象,把人物与事件刻画得具体生动,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而说明文运用描写,目的是为了进行生动说明,它只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形象化描写,从而起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文艺性说明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化描写手段,都要以准确性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 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窝,每产4-6仔。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笔。

10岁男孩读四年级了为什么,总是不写作业,上课听不进去呢?

想办法提高孩子对知识的兴趣,不能为了写作业而让孩子去学习。让他产生对探索未知的兴趣。还有可能就是手机玩多了,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吧。

10岁孩子不爱看课外书妈妈读给他听好吗

应该给这样的妈妈点赞! 但是,不是碎片性质的,要有系统,要达到孩子自己愿意学习的结果。最好的家长能陪孩子一直学习到高中毕业,数理化文史哲全面都能辅导。这样的家长,还真没几个!努力吧,为了孩子!

五下第10课多音字

为 wéi  wèi 应  yig,ying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