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略谈人生观

2023-06-12 22:22:46365读书11:20 10.5万
声音简介

做一档有灵魂的读书节目。每天更新一期。 主播:潮羽&云公子,365天每天更新一期。微信公众号:「365读书」(dus365),有不定期赠书福利;微博:365读书v。 文字版已在微信公众号【365读书】发布 。QQ:587586744 背景音乐:1. 余果 - Water Mark 水印;2. ゴンチチ - Going My Home;3. Crepe - 같은 하늘 아래에 서다;4. 余果 - Silent Emotion;5. 余果 - Hear Me Cry。

胡适的主要哲学观是什么?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与胡适之是同一个人吗?

是同一个人。

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的介绍

1、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2、宣统二年(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民国七年(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民国八年(1919年),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民国九年(1920年)2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国学季刊》杂志编辑,创办《努力周报》杂志。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版论著《白话文学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创办《独立评论》杂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聘为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二十七至三十一年(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

讲一下胡适的红学观点‘

胡适的新红学呀,两句话:1、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2、后四十回为高鄂所写。 现在想想,根本没什么,但在那时却是很大的突破,而且,这是现代红学的基石。 关于“自传说”:以前都是什么“纳兰容若说”、“××(康熙他爸爸,一时想不起来名字了)说”什么的。 以胡适的“自传说”为基础,才会衍生出“曹学(研究曹雪芹)”、“脂(脂砚斋)学”等红学的重要分支。 而且,“自传说”是“考证派”的基础,整个考证派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自传说的基础之上的 p.s.现在的红学分为两大派:索引和考证。索引派的基本理论是“非自传说”;考证派的理论基石就是胡适最先提出来的“自传说”。现在,ms考证派占上风一点,都是胡适的弟子:)

胡适是怎么评价梁漱溟的观点的?

胡适认为,梁漱溟用意欲划分中、西、印三种文化并不恰当。他认为人类文化不是有三条路向,而是只有二条路向。他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中指出:“我们拿历史眼光去观察文化,只看见各种民族都在那‘生活本来的路’上走,不过因环境有难易,问题有缓急,所以走的路有迟速的不同,到的时候有先后的不同。”这样,中西文化的不同,不是路向的不同,而是今古的不同,中国迟早也同西方一样走上科学与民主的道路。在此基础上,胡适提出了中西文化大同小异论。他认为,“人类的生理构造根本上大致相同,故在大同小异的问题下,解决的方法,也不出那大同小异的几种。这个道理叫做‘有限的可能说’”,中西文化在“有限可能”的条件下也是“大同小异”的。

谈谈金钱观

我同学说钱就是王八蛋!

<十日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什么?

就是及时行乐而已。

胡适是谁?

汉族人1891年到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主要人物

胡适的品性的故事

父亲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 1906年考入中 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洋洋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胡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风趣幽默的文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