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隋唐史 05 厉行节俭,勤政爱民

2023-11-12 23:55:25苏鹏有态度07:54 8.6万
声音简介

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出品的《简读隋唐史》。


作者萧文子,演播苏鹏有态度。


第五集,厉行节俭,勤政爱民。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对掌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来说,锦衣玉食不过是标准配置,佳丽三千酒池肉林,在历史上也并不鲜见。譬如,此前对杨坚心怀猜忌的周宣帝宇文赟一口气立了五个皇后,还有不计其数的后宫佳人,为了自己享乐。宫殿帷帐和金玉珠宝装饰极其的富丽,奢华。每每大开宴席、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会常在目前。


而隋文帝杨坚却是一个另类。他作为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吃穿用度非常节俭,除了朝廷宴会之外,他每餐饮食不过一份肉。宫中衣服器具,也摒弃锦绣金玉,而是使用破旧的衣裳,衣服如果穿破了,他会令工匠修补再用,以至于六宫宫人都穿着洗濯多次的旧衣服。


杨坚的这种过度节俭,绝非是吝啬成癖,而是有着深层次的用意,他曾告诫太子杨勇说:“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因奢华而得长久者。在他的观念中,奢华与节俭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大计。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中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句,正是引用了杨坚的话。


隋文帝杨坚的俭德,深刻地影响了朝野臣民的生活风气。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相州刺史豆卢通贡献绫纹布入朝,文帝为禁绝奢靡之风。下令将这些华丽的布匹,焚烧于朝堂之上。上有所好,下必随之。在文帝治下的开皇仁寿年间,从朝臣贵族到富商大贾,人们不穿绫罗绸缎,不配金玉之饰。崇尚节俭的习气一经形成,朝廷用度,官员花费,必然会有所减省。客观上减轻了百姓肩上的负担,节俭是个人操守,是私德。


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隋文帝杨坚跻身历代仁君之列。真正令他为后人称道的,是史上罕见的勤政爱民。


杨坚立隋之初。便将公家的五千头牛分赐给穷人,还废除了山泽之禁,也就是允许百姓入山打猎,下水捕鱼以增加收入。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下令把军民成丁,年龄由十八岁增至二十一岁.这相当于让百姓们延迟三年服兵役。又减百姓每年必须缴纳的调绢一匹为二丈,还将每年成年男子需承担的一个月的力役缩减为二十天,这在课税和劳役上大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此外,他还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将历朝政府专卖的盐开放给百姓自由采用。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杨坚以宇内无事,再次宽免劳役赋税。规定百姓年满五十岁可免除劳役,缴纳绢布来代替。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朝廷上奏称库藏皆满,要另辟库房来收纳课税。文帝下诏称宁积于人无藏府库。将河北,河东当年的田租减去了三分之一。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因为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满。索性免掉了当年全国的征赋,以惠及百姓。


这一系列宽恤民力轻徭薄赋的政策,与国家库银丰满的景象同时出现,也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奇观。


值得一提的是,文帝的勤政爱民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并不是收拢人心的政治表演。他每天上朝听政,到日头西下,仍不知疲倦。乘着车驾出宫巡行时,遇到路人上表,文帝就会停下来亲自询问。有时他还会派人访查地方风俗,以此查知吏治得失和民间疾苦。


有一年,关中闹饥荒。文帝派人访查百姓吃什么过活?有人把访得的豆屑杂糠呈献给他。文帝见后不禁流泪,将这种食物遍示群臣,并深深引咎自责。为此,他撤去了御膳,不食酒肉近一月之久。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文帝以关中大旱,到泰山封禅告祭上天。途中遇到大量的饥民到洛阳讨饭,他下令禁卫军不得驱逐百姓,让饥民和车驾仪仗并行,行到路途艰险处,看见有负担重物的人,还命令左右随从出手相助。


自从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来。把黎民百姓挂在嘴上的皇帝比比皆是,但真正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是少之又少,这使得隋文帝杨坚格外的出众。有这样节俭,爱民,勤政的仁德做基础,加上正确的为政之道。隋文帝杨坚能造就一番盛世,也就一点儿也不意外了。


感谢您的收听。


欢迎收听下集顺应时势的政治改革。




民间勤俭故事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隋唐演义历史书谁是主角

瓦岗寨众兄弟

隋唐历史人物介绍

《隋唐演义》《说唐》中秦琼一般是元帅,敬德是先锋官,程咬金是个猛将军,秦琼的地位更高,敬德次之。 但在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敬德排名第七,几乎可以说是最前的武将了,秦琼却排名最后,二十四,程咬金第十九。 怎么回事?《旧唐书》列出了其中记载的三人职位:秦琼 (生年不详-638年):武德二年------------------归降,拜马军总管;--------------------------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录前后勋,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从讨王世充,每为前锋;--------------------------世充平,进封翼国公,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从平刘黑闼,赏物千段。贞观元年------------------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贞观十二年----------------卒,赠徐州都督。贞观十三年----------------改封护国公。敬德74岁 (585年-658年):武德三年------------------归降,右一府统军,因众将猜忌离去;--------------------------刺伤单雄信,救了秦王一命,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贞观元年------------------玄武门杀死李元吉,又救了秦王。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出为襄州都督。贞观八年,----------------累迁同州刺史。贞观十一年----------------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后历鄜、夏二州都督。贞观十七年----------------抗表乞骸骨,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显庆三年------------------高宗以敬德功,追赠其父为幽州都督。其年薨,年七十四。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程咬金76岁(589年-665年): 武德二年------------------归降,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贞观元年------------------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贞观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屠城,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 。综合下,史书中敬德和秦琼都是武力超群冲锋陷阵的大将。敬德能空手夺槊,两次在危急中救了李世民,所以成为李世民最钟爱的大将,后来玄武门立下大功,地位升为武将之首,非常骄横,但是晚年闭门修道。秦琼在玄武门之前的官职功劳在敬德之上,武德年间就封了翼国公,李世民经常派他干冲入敌阵杀死敌将,秦琼因此负伤很多,身体很早就垮了,贞观年就没他事了,凌烟阁造好的时候秦琼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程咬金直到唐高宗时候还在领兵打仗。从死后的荣耀看,三个人都有都督,敬德还有个“司徒”,是三公之一,也超过了程咬金的大将军。这是《旧唐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十八》里的。尉迟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为同一列传,下面是他们的评价: 史臣曰: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 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 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赞曰: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鄂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 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隋唐时代中的历史名人

那可就多了,你是要听在战场上的还是开国的哦?

讲隋唐的史书

看历史叙事综述的,一般的史籍都可以。 看典章制度,那就隋唐制度考,唐会要,一些名人传记文集之类的。 譬如唐朝均田制的衰败到两税法的出现,从以田纳税到以人财纳税。 世族门阀的彻底消亡到寒门士子逐步显露的过渡 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发展 这都是土地制度在唐朝发生的重大变化引起的。

隋唐时代历史人物简介

太多,隋唐政治人物、军事人物、诗人、壮举举不胜举,仍是我国一段明星璀璨、国威盖世的年代。

隋唐演义第几集李世民反隋?

隋唐演义分集剧情介绍第52集   李渊接到圣旨,为十万兵力之调动忧心忡忡。李世民审时度势劝父造反,李渊不允。李建成心怀鬼胎,以为父亲造反,自己将为太子,也劝李渊起兵,李渊这才动了起兵之意。李世民看出父亲的忧虑,主动请缨,带兵五千前去守阵。

隋唐演义多少集李世民反隋?

51集杨广命令李渊造宫殿,限期三个月.假如李渊造成功了,就说: 三个月的时间造得好... 以当时情况不可能造好,李世民到寺庙跟和尚说好话,和尚将寺庙里的建筑材料拆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请你分享一个你知道的,关于节俭的小故事,并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你好朋友,我觉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比如我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会倡导光盘行动,这样的话就能够做到能吃多少打多少?

如何在大学勤工俭学

1、每个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例如:图书馆整理图书、每天晚上为班级打扫卫生等。每个学校提供的岗位不同,但是确实存在,缺点是工资较低,优点是安全性高。 2、可以自己在商店进一些小商品,在学校内部向同学兜售,例如:文具、饰品、零食等。小编寝室姐妹有做过这样的买卖,每天要到各个寝室进行兜售。缺点是所得资金不固定,要看个人的能力。首先要拉的下面子,其次就是要能说,会察言观色,能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优点是如果做的好收入会很高,安全性也比较高。 3、选择到校外家政中心报名(报名有报名费)做家庭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来赚取费用。按你个人的特长能力选择教授哪个科目,缺点是安全性存在问题(女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毕竟要去所教授学生家里,家长或是所教授的学生品质未知,存在安全隐患,况且一般是在晚上补习,回学校的路上也存在安全隐患,优点是赚取的费用较高。 4、选择到学校附近大型超市做收银员、仓库管理员,按小时收费。赚的费用比家教少但是比在学校兼职要高,由于超市关门较晚,一般持续到晚上十点,所以安全方面稍差,主要是指回学校的路上安全性。 5、周末或节日时有些商店招收临时工人,工资日结,提供午餐。缺点是比较累,主要是站着发广告或是站着售货。优点是安全性高,每次只有白天工作。 6、到家政中心报名(在学校附近展示板上有时会存在这样的广告信息)选择做看护教师,接送小学生、看护小学生写作业。缺点是比较累,赚的钱比做家教少,优点是安全性高。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