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便宜不占,三种福气不贪!

2020-08-14 16:42:03日行一善共修平台13:19 20.8万
声音简介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菜根谭》中说: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天上不会掉馅饼。
所谓便宜不可占尽,福不可享尽,凡是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以下三种便宜不要占,三种福气不要贪!千万注意了!

不占三种便宜


熟人的便宜
《菜根谭》里说:“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钱债好还,人情债难偿。”
欠下的人情,总是要还的。

战国时期,吴起将军在一次打仗时,看见有个士兵毒疮发脓,二话不说,亲自吸脓。
后来,士兵的母亲得知后,忧愁不已。
邻居不解,便忍不住问:“将军亲自吸脓救了你儿子的命,你怎么不高兴呢?”
士兵的母亲依然难过的说:“人情债难偿,何以为报啊!”
多年后,在一次战争中,士兵为报恩,舍命救将军,最后战死沙场。
一寸人情一寸金,寸金难还寸人情。
 人情用起来便宜,还起来很贵。更何况是占熟人的便宜,更是要付出代价的。

朋友是朋友,交情是交情,感情和交情分开来处,礼尚往来的关系才会更长久。
真正聪明的人,欠什么都不会欠人情。


弱者的便宜
有个寓言故事讲:
有两只羊因为点小事打了起来。
两只羊用自己的角撞向对方,都受了伤。
问道血腥味的狼走了过来,看到情况心想,有羊肉吃了。
它立马跑到两只羊中间,想先舔点血喝再去吃肉。没想到的是,两只羊再次撞向对方,来不及躲的狼,就这样被撞死了。
常言道,占小便宜吃大亏。
生活中,很多人一脸的看不起弱者,总想占一点便宜来满足自己的心理,然而却总是因小失大。
做人,不占便宜是一种美德,而能不占弱者的便宜,更是一种高贵的修养。

不明不白的便宜
胡雪岩曾说过:“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所有的便宜之后都是深坑。”
一头狮子想杀掉公牛,便想出了个办法。

这天,狮子邀请公牛一起分享烤羊肉。表面是邀请公牛吃羊,其实是借口把公牛骗到家中杀了它。
公牛没有拒绝,按时赴约。但到了狮子住的地方,却只看到刀,铁叉和很多盆,并没有所谓的烤羊。于是转身就走了。
狮子回来后没看到公牛,便装作责备的样子,质问公牛为何一声不响得走掉。
公牛却淡定的答:“你所谓的羊肉我没看到,却看到了烤牛肉的工具。”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上掉下来的往往不是馅饼,而是伪装过的陷阱。
为人处世,不明不白的便宜千万不要占。否则,你会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甚至是你的生命!
佛家讲:因缘合和,一切有为法。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使得到了也终将失去,甚至失去的远比得到的还要多。
占小便宜,虽然满足了自己,却失去了人心。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有占便宜的想法。要知道,吃的亏换来的是以后的福,而占的便宜换来的却是以后的苦!

不贪三种福气


口福
提到苏轼,脑海中除了会浮现出那些豪迈的诗句,还有就是美食了。

苏轼一生坎坷,总是被贬。但是不管他到了哪里,都阻止不了寻找美食的乐趣,也写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诗。
苦中作乐的苏轼,总是用美食来面对生活的不幸。
虽然苏轼喜爱美食,却从不过食,生活非常俭朴。
他就曾写下:“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告诉人们想吃美食的欲望不会穷尽,但要自身加以节制,也是一种惜福延寿的方法。
然而,美食面前,诱惑难拒,很多人只顾口舌的享受却不计后果。

凡事过犹不及,口福贪多了,最终承受代价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清福
古时候有个人,每天虔诚地跪在院里烧香拜佛,一拜就是几十年。
天神被他的虔诚感动,现身在他面前,对他说:“看在你每天虔诚的份上,允许你提一个要求,我尽量满足你!”
那人答:“我别无他求,只想吃饱,喝好,有钱花,无病痛,享受一生的清福。”
天神听了连连叹息道:“你求的可是神仙的福分啊!我都未必享受的到,更别说满足你了!”
有首诗写道:“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没有琐事的劳累,没有感情的羁绊,衣食住行没有忧愁,享受孤独的乐趣,这才称得上享清福。
而这种清福,一般人享受不来。

《菜根谭》里就说道:“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很多人到了晚年,原本可以享受清福,反而觉得痛苦。

生活归于平静,每日无所事事,不再为繁琐之事奔波,内心的杂念便悄然滋长,看什么都不顺眼。
所以有人说,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不贪清福,即使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也学着找事做,让自己忙碌起来。

儿孙福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子女长大后,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做长辈的没必要过于操心。

如果子女有福气,即使身无分文,早晚都会成功;如果子女没福气,即使家境再殷实,早晚会被挥霍一空。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操心儿孙的生活,也不强求儿孙能养你。

奋斗了半辈子,操劳了半辈子,人老了,才更要好好的为自己而活。
自己过得好,就是给子孙添福气。


人生在世,因果循坏。


凡事太过,必有所失。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


吃过的亏,受无量的福。少占一点便宜,多得一份福气;少贪一丝欲望,多享一刻清心。

贪小便宜的便宜是什么意

不理他就行呢

最机智是不占便宜,为何贪小便宜往往会吃大亏?

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是没有远见的,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丝毫不会考虑到对未来的影响。

贪占小便宜的笑话故事

贪占小便宜的笑话故事   小刘是单位有名的“小算盘”,大小便宜总是想多占一些。   一天,老板急需装订一批文件,订书针用完了,忙派小刘到马路对面的文具店去买些回来。   小刘出了公司大门,正要过马路,迎面来了一辆拉客的`电瓶三轮车。三轮车司机热情地招呼:“先生,坐车吗?”   小刘正要拒绝,可是眼光往车厢里扫了一眼,顿时改变了主意,连忙说:“坐、坐……”   原来,小刘在车厢里发现了一个钱包,鼓鼓囊囊的,里面好像有不少东西,可能是上一位顾客掉下的吧,这个三轮车司机好像还没有发现。   “您到哪儿?”三轮车司机见生意来了,忙谦恭地问道。“我……”小刘想起了老板的吩咐,可是坐到马路对面文具店也说不过去呀,再说坐近了容易被发现,他想了想说:“到世贸超市。”   “5元。”   “5元?太贵了吧,不都是3元吗?”   “先生,你不坐我也没办法,这么远我跑一趟得够本钱。”三轮车司机说。   小刘看了看钱包,狠了狠心说:“好吧!”说完,敏捷地跳上了三轮车,一屁股坐在了钱包上。   小刘好几次想拿起钱包看一看,可这个讨厌的三轮车司机不时地回头和他找话说,他恐怕被司机发现,只好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下车时神不知鬼不觉地随手拿走不是更好吗!”他想。   一转眼世贸超市到了,小刘把早就准备好的零钱递给三轮车司机,拿起钱包就想下车,可是钱包却像粘在车上一样,就是拿不下来,他忙使劲试了几次,还是同样……   “小伙子,别抠了,我的三轮车不知被谁弄了个洞,那是我钉上去补洞的。”   三轮车司机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小刘的跟前。   小刘吓了一跳,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和真的一样……”   忽然想起老板还急等着用订书针呢,只好跳上一辆出租车,一溜烟地跑了。   望着小刘远去的背影,三轮车司机得意地笑了:“还是老婆的法子好……” ;

不喜欢占别人便宜的男生是什么样的人,每次跟他合伙做生意,从来不占我便宜?

不爱占便宜其实也是一种习惯使然,从小的家教,本人一贯的品格敬耐蔽秉性决定了他的为人处事。这种人如果自觉占了某人便宜,内心会很不安,很过意不去,觉得亮州欠了别人人情,时刻会记在心里。以后一旦有机会一定会想法子还了这份人情才心安。 说到底,爱不爱占便宜实在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心理,就是一亩仔个人自身素养的问题。所以,遇上那种“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的人,最好敬而远之,莫要深交。丁点的小便宜他都不肯放过,大便宜又岂愿错过?你要不愿吃大亏,就离这号人远点吧! 不爱占小便宜的人大多比较理性,比较自尊,同时比较独立或者清高孤傲。

什么是贪小便宜?

你好! 没经过别人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或是经常和人在一起什么都要一点,

什么叫不贪小便宜?

不贪小便宜,人生大智慧 贪小便宜,往往要吃大亏 没有付出的收获就像陷阱边的珠宝,如果此时不提起精神,眼界放宽,反而执迷于那些许的便宜就会落入更大的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假如真的掉馅饼,世界这么大,也不会落到你的头上。 老话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西方有一个豺狼舔血的寓言故事,羊群中有两只羊打起来了,犄角相互顶撞流了不少血。有一只狼走了过来,舔地上的血,希望能够先喝点血再吃羊肉,谁知两只羊撞在一起,狼躲闪不及,被两只羊角捅破了肚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楚怀王贪图秦国的商于之地,绝齐亲秦,导致怀王被扣秦国,楚国国力大减。 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大家都懂的,一分价有一分价的道理。不要贪便宜,不是你的东西不要伸手。 生活中的便宜别占,你占一点,日后付出的就多一点。 便宜好占,情难还 《菜根谭》中说,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 你占别人的一点便宜,都是在消耗人情。都说钱债好还,人情债难偿。 贪小便宜的人总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没人发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殊不知,其他人就像看小丑一样看着你。你占的便宜就是在消耗别人对你的信任和感情。 有些人总以为占便宜等于会过日子,其实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占便宜只是一个人眼界不够宽,修养不够好的表现。 不要贪便宜,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用,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自己人,别人的东西不要不问自取。朋友亲友间,面对一点点蝇头小利,相互谦让一下,没必要什么好处都自己占。 别人的便宜别占,你占一点,感情就淡一点。 有来有往,才长久 有人说,有来有往,才叫关系。老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关系的长久在于互动,有来有往,人生才能融洽。 生活中我们说有来有往,人生中我们说阴晴圆缺。生命就像一家天秤,两端均衡才能保持平衡。便宜不能一人独占,就像生命中的好事不会总轮到你。有输有赢,有灾有福。 遇到好事,在自己已经享受的基础上不妨考虑一下别人。某些事情可能自己不符合条件,别人符合的情况下不如推荐一下别人,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又能为自己结一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在自己占了别人便宜的情况下,也让别人占一下自己的便宜。 说了那么多的正能量,其实最后我却还想补充一句,其实在生活中能在任何时候地点情境下都抵制住诱惑,不占小便宜的人真的不多,虽然听起来很令人沮丧,但这本就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形容一个人很贪小便宜的话有哪些?

利己主义,精打细算

不要贪小便宜的成语?

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 [释义]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语出] 汉·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正音] 大;不能读作“dài”。 [辨形] 失;不能写作“湿”。 [近义] 舍本逐末 [反义] 一举两得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贪小便宜的成语

得不偿失、惜指失掌、明珠弹雀、贪小失大、得不酬失 1、得不偿失 [ dé bù cháng shī ]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译文】:感叹时间事情变化,得到的抵扣不了失去的。 2、惜指失掌 【解释】: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出自】:《南史·阮佃夫传》:“又庐江何恢有妓张耀华美而有宠,……见张氏,悦之,频求。恢曰:‘恢可得,此人不可得也。’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耶?’遂讽有司以公事弹恢。” 【译文】:又为什么恢有妓女庐江张耀华美而受宠,见到张氏……,高兴的,多次请求。王恢说:‘恢可能,这个人不可能的。’阮佃夫拂衣出门,说:‘可惜手指失去掌管吗?’于是暗示有关官员因公事弹劾恢。 3、明珠弹雀 【解释】: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出自】:汉·扬雄《太玄经·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译文】:明珠弹在飞行肌肉,他没有再。推测说:明珠弹肉,费用不恰当的。 4、贪小失大 【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自】:《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译文】:达子……让人请金在齐王,齐王大怒,说:‘如果残儿童的分类,怎么能给你们金?’与燕国人作战,大失败,直到你死,齐王逃到莒。燕国人追赶北入国,相互争夺金在美唐很多。这是贪小利而失去在大利啊。” 5、得不酬失 【解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出自】:《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译文】:军书还没有上奏其利害关系,而背叛的关系已经说了。所以得不偿失,成功不半劳。

孩子总是喜欢贪小便宜,怎么办?

孩子喜欢贪小便宜,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性格使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性格上的原因,其实很多小朋友都有这种习惯。虽说小孩子比较单纯,什么都不太懂,但是他们也很耿直,不会遮遮掩掩。自己的东西总是想要守护好,不太愿意他人染指。而且看到别人的玩具,我们如果喜欢,就会想方设法抢过来自己玩,或者用自己玩腻了的玩具去换过来,总之,就是事事都要以自己为中心。 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我们很难从本质上纠正他这样的习惯。因为他们的本心就是如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甚至情景演示这些手段来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样的习惯是不好的,是会没有朋友的。让他们潜移默化中能够明白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样浅显的道理,即便孩子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很难改掉这种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一定的效果。 而有些孩子喜欢贪小便宜,则是家长纵容的结果。很多家长就一个孩子,对于孩子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且他们非常害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怕别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抢自己孩子的东西。于是,当孩子主动去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时候还会用开玩笑的语气让孩子去抢东西。因为家长觉得与其害怕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不如先下手为强,让别人吃亏,这就造成了孩子总喜欢贪小便宜的习惯,让他们仗着自己的父母就“为非作歹”。 这样的教育的方式无疑是极其错误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争抢的影子,极有可能造就一个从小就飞扬跋扈,不招人喜欢的熊孩子,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即便是孩子的家长,以后可能也疲于给孩子各种“擦屁股”,让他们自己也苦不堪言。 所以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家长自身正确的观念的纠正做起,这样才能让孩子不贪小便宜,而真正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