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五世纪07北魏帝国迁都与华夏化(上)

2020-10-27 18:01:28纪涵邦工作室05:22 9530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69 喜点
声音简介

北魏孝文帝迁都从哪迁到洛阳?

平城南迁至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发动的迁都行动,正式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目的是实行汉化,是北魏实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这个行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魏政权。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迁都后续 南伐萧齐:洛阳位居河南,距离南齐较近,需要北魏时常南下以保证南部的安全。太和二十一年(497)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黄河,东还洛阳。返京后的第三天,即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再次大举南伐。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南伐时病死。

北魏孝文帝是从哪里迁都到洛阳的?

平成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将国都由平城南迁至洛阳。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迁都到洛阳

原因是: 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遥远,经略南方有困难。 5)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496年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三),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本文复制)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要迁都到洛阳

1:定都洛阳可以更好的吸收学习汉文化.2:洛阳是中原古都,定都洛阳,也更好的兼并中原! 3.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4.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5,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 6.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平城是今天的那里?

今山西大同北

列王纪下18章重点讲了什么

列王纪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列王纪下 18 章 犹大王希西家(代下29:1-230:1 ) 18:1 以色列王以拉的儿子何细亚在位的第三年,亚哈斯的儿子希西家作犹大王。 18:2 当时他二十五岁;他在耶路撒冷统治了二十九年。他的母亲叫亚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儿。 18:3 希西家效法他先祖大卫王的榜样,做了上主认为对的事。 18:4 他除掉山丘上的神庙,拆毁了石柱,砍倒了亚舍拉女神的柱像,又打碎了摩西所造的铜蛇——尼忽士但【16】,因为以色列人民到那时候还在向它烧香。 18:5 希西家信靠上主——以色列的上帝;犹大国,在他以前或以后,没有一个王像他一样。 18:6 他忠于上主,从来没有违背上主;顷肢他谨守上主给摩西所有的诫命。 18:7 因此上主与他同在;他所做的一切事都顺利。他反抗亚述皇帝,不肯屈服于他。 18:8 他打败非利士人,把他们的土地,包括迦萨和周围地区,从守望台到设防城,都占领了。 18:9 希西家在位的第四年,也就是何细亚王统治以色列的第七年,亚述皇帝撒缦山芹以色侵略以色列,围攻撒马利亚。 18:10 被围困三年后,撒马利亚陷落了;这是希西家在位的第六年,何细亚在位的第九年发生的。 18:11 亚述皇帝把以色列人掳到亚述,使他们散居在哈腊城、歌散区的哈博河附近,和米底亚人的城镇。 18:12 撒马利亚陷落是因为以色列人没有听从上主——他们的上帝,违背了上主与他们所立的约,不遵守上主的仆人摩西所颁布的一切法律。他们不听从,也不遵守。 亚述人威胁耶路撒冷(代下32:1-19;赛36:1-22) 18:13 希西家王在位的第十四年,亚述皇帝西拿基立攻打犹大的设防城镇,加以占领。 18:14 希西家派人到拉吉去见西拿基立王,说:“我错了,请停止攻打吧!我愿意付上你所要求的一切。”皇帝回覆要希西家送上一万公斤的银子和一千公斤的金子。 18:15 希西家把圣殿和王宫宝库里的银子都送过去, 18:16 又把圣殿门上的金子和包在殿门柱子上的金子都刮下来,一起送给西拿基立。 18:17 亚述皇帝从拉吉派遣大军到耶路撒冷攻打希西家;军队由他的统帅、侍卫长,和大将率领。他们一到耶路撒冷就列阵在上池的水沟旁,在通往漂布工场的大路上。 18:18 然后他们派人召见希西家王。希西家的三个大臣出去见他们;这三个大臣是:王宫总管希勒家的儿子以利亚敬,王室书记舍伯那,亚萨的儿子国史大臣约亚。 18:19 亚述的大将问:“亚述皇帝要知道希西家凭什么会有这样的把握。 18:20 他以为空口说白话就能替代军备和实力吗?他靠谁的力量想反叛我? 18:21 他妄想埃及来援助他,那无异用一根破损的芦苇当拐杖走路;它会刺伤他的手的!埃及王对付那些投靠他的人正是这样。” 18:22 亚述大将继续说:“也许你们要说,你们所倚靠的是上主——你们的上帝。可是,希西家不是摧毁了他丘上的庙宇和祭坛吗?他不是吩咐犹大和耶路撒冷人民只准在耶路撒冷的祭坛敬拜那位上主吗? 18:23 现在我以皇帝的名义跟你们打赌:如果希西家能找出两千骑兵,我就送他两千匹战马! 18:24 其实,他连亚述军队中最小的军官也比不上,他还妄想埃及送战车骑兵来援助他! 18:25 他以为我没有上主的帮助就来攻打他,毁灭他的国家吗?上主亲自吩咐我来攻击他,并毁灭他这地方。” 18:26 于是,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对那大将说:“先生,请用亚兰语跟我们说话,我们听得懂。请不要用希伯来语,因为城楼上的人民都在听。” 18:27 大将说:“你们以为皇帝只叫我对你们和王说这些话吗?错了,我也是对那些坐在城楼上的人民讲的;他们跟你们一样都要吃自己的粪,喝自己的尿。” 18:28 于是,他站出来,用希伯来语大声喊叫:“你们要听亚述皇帝的谕旨。 18:29 他警告你们:不可受希西家的欺骗;希西家不能救你们。 18:30 不要让他说服你们去倚靠上主。不要以为上主一定会拯救你们;不要以为亚述的军队不能攻破你们的城。 18:31 不要听希西家的话!亚述皇帝命令你们出来讲和。这样,你们照旧可以吃自己的葡萄和无花果,喝自己井里的水。 18:32 直到皇帝把你们迁到另一个地方,跟你们的本土约略相同,有五榖、葡萄,有饼、美酒。那是产橄榄、橄榄油雀唯世,和蜂蜜的地方。你们遵照他的命令就得以存活,不至于死。不要被希西家欺骗,以为上主会来拯救你们。 18:33 你们见过有哪一国的神明拯救过本国脱离亚述皇帝的手吗? 18:34 哈马、亚珥拔的神明现在在哪里?西法瓦音、希拿、以瓦的神明又在哪里?有谁救过撒马利亚脱离我的手? 18:35 有哪些神明曾经从我们的皇帝手下救过他们的国家?你们凭什么相信你们的上主会拯救耶路撒冷呢?” 18:36 人民都不作声;他们遵照希西家王的命令,一声不响,不回答他的话。 18:37 于是王宫总管以利亚敬、王室书记舍伯那,和国史大臣约亚悲痛地撕裂衣服,回城把亚述大将的话向希西家王报告。

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成语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北魏孝文帝

其主持的改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本姓“拓跋”,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499年在位),在位29年,享年33岁,谥孝文皇帝。 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二十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孝文帝庙号高祖。 不过, 孝文帝改革的对象是腐败的东晋门阀制度 ,所以孝文帝以后,北魏朝政日益腐败,仅仅40年,北魏王朝就灭亡了。

北魏孝文帝

放弃本国的风俗 学习他国先进技术这样的人还有战国的赵武灵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