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信仰的宽容-净土宗的远祖

2020-11-29 02:57:02闲者知无涯09:03 2.6万
声音简介

净土宗历代祖师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净土宗历代祖师

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净土宗历代祖师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净宗六祖——延寿大师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净宗九祖——藕益大师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极乐世界到底什么样:看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敲权属食盏而言匦

佛教净土宗始祖是谁始祖慧远大师的故事

中国的宗教是兼容并蓄的,佛教和道教在民间的信仰是非常广泛的,佛家让心灵宁静根本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了解实相,这才是最重要的。佛教就分为八大宗,你知道净土宗的始祖是谁吗?本期佛教文化为你解析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是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高僧,也是道安法师的得意弟子。慧远大师(334—416)俗性贾,雁门楼烦人(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自小聪明好学,在儿童时出类拔萃,为舅父所喜,十三岁就带他到洛阳等地游学,广泛地接触名儒,虚心就教,从此学识更其大进。他年未二十,已成为青年学子,博通六经,更喜庄老学说,风度翩翩,性格开朗,谦逊礼让,为学子们推重敬慕。 二十一岁那年,道安法师正在太行恒山弘扬佛法,声名大振,慧远出于好奇,于是偕同母弟慧持前往恒山投师。慧远聆听道安大师说法,越听越有所悟,感动地自语道:“这真是我的好老师啊,他给我的教益太多了!”又流连忘返地听了多日,后来听到讲《般若经》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他激动地叹道:“儒道九流之学,若与佛学相比,一浅一深,它启迪人智,开人迷蒙简直不能比拟了!”当即说服胞弟慧持,放弃仕途之想,决心出家,同拜道安大师为师。 从此兄弟二人,换了一个模样,身着缁服,削发受戒。道安师是倡导农禅并重的,力主僧人要自食其力,慧远兄弟亦赤足种田,烈日下不畏辛苦。他们边耕边学,一年以后脱去了读书人的习气。尤其慧远,常读佛经至深夜,但囊空如洗,比丘昙翼常给予灯烛之助;他的弟弟慧持屡陪他夜读,冬寒并给茶水取暖。 这一切使道安法师看在眼里,心中无限喜悦。道安曾不止一次在大众面前赞叹说:“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也就是说:吵嫌“我能收到这样的好弟子,心中满足了。将来佛法流布中国,看来要靠慧远了!” 年二十四岁慧远就开始说法讲经,起初听者不多;由于他讲得通俗生动,能旁征博引,不久听者日众,几乎讲堂里坐满了四众。凡人们不能理解的,他就引庄老学说作为补充解释,务使听者明白为止。 前秦建元九年,道安大师率弟子们作南下之游。不巧升歼手秦将苻丕,出兵襄阳,将道安师执意挽留,不能脱离。道安师忙吩咐慧远,速带众弟子远走高飞,慧远不忍离师,在师父严厉敦促下,只得带同学数十人,含泪别去。 他们先到荆州,略住数日,又往罗浮山进发,途中遇见庐山,峰峦俊逸,足以息心,于是就在庐山龙泉寺安顿下来。时刺史桓伊早慕慧远之名,乃集资在东山另建东林寺,殿宇宽宏,另建房舍无数。慧远赞道:“这里依山傍水,背负香炉之峰,耳闻瀑布之声,夜听松涛细语,日间白云满室,再有鱼馨钟鼓配合,实人间之好去处也!”于是在东林寺选西方三圣像,凿池种莲,并集贤德一百二十三人共结莲社(后人亦称为白莲教),昼夜念佛,专志极东净土。 从引,莲风大扇,一千六百年来,使净土宗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慧远成为净土宗的初祖。为使广大信众更好的崇信佛法,慧远大师还依据《改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往生论》,创建了口念“阿弥陀佛”四字真经,即可往生阿弥陀佛主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理论和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其时佛教初传江东,经籍尚少,慧远挑选了十多名弟子,分赴北方广求佛经。凡一年余,共得梵汉文本无数。慧远乃与宾国新来的西域沙门,合作译出《阿毗达心》、《三法度论》等经论。慧远于梵僧处喜闻鸠摩罗什法师已到长安,他早慕罗什盛名,立即修书派人送去通好。罗什闻慧远之名,亦欣然回书表示仰慕,并赠新译龙树大师所着《大智度论》等。 公元392年,慧远感觉法道还有缺憾,以“禅经律藏多未俱”,乃派遣其弟子法领、法净远赴西域(古印度)求法取经,2人历时14年,途经多国,终于到达古印度,求回梵本佛经200余卷。其中100余卷放在了当时的长安,由天竺禅师鸠摩罗什翻译。另外100余部则带回了东林寺,由来到庐山东林寺的印度和尚驮跋陀罗翻译成经文,包括着名经典如《十诵律》、《修行方便禅经》等,慧远为此作序介绍。此举比唐僧取经起码要早200多年。秦主姚兴钦仰慧远德名,也致书表示敬意,并赠龟兹国之金锈佛像。 弥陀净土之信仰日后能够得以广泛地流行,净土一教得以日益兴盛,实出于慧远大师之功。大师一生志心弘教,德感朝野,晋安帝义熙年间,帝室下诏赐号“庐山尊者”“鸿胪大师”及“白莲社主”。 嗣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追谥号为“辩觉大师”,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谥“正觉大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谥“圆悟大师”,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慧远大师园寂于东林寺,享年八十三岁。浔阳太守阮侃及弟子将其安葬于庐山西岭,门下名士谢灵运为撰碑文,歌颂大师的德行及其光辉一生。

信仰是什么 除了宗教信仰,还有其它信仰吗

有.就是做人.信良心sq

请帮我找一些有关宗教信仰的神灵小说。

我为纣王之傲啸而封神

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是佛教,,。

有宗教信仰的名人?

王安石貌似是佛教饿

你信仰什么宗教?

我信耶稣基督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