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孟子.离娄章句上下第40~42遍

2022-07-22 03:10:16听友23129221460:50 8
声音简介

孟子 离娄下·第十八章的译文

徐僻问:"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请问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可取。如果没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着等一下那点时间。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离娄上名句的意思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 第十章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孟子 离娄上 译文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读解】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的。 关于“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亦即“信”的通权达变问 题,我们在《论语》的有关读解中已说得很多。这里只作简单重 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最典型的强调就 是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但另一 方面,又不能拘泥固执于“信”而不知变通。用我们所说的最为 极端的情况就是,难道对你的敌人也要讲“信用”吗?所以.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通权达变。通权达变的标准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 “惟义所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 际生活中掌握的原则。 有了原则,当然就要好办得多了。

孟子·离娄上的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吗?” 孟子说:“是礼制。” 淳于髡说:“嫂嫂掉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吗?” 孟子说:“嫂嫂掉入水中而不救她,是豺狼。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守礼制;嫂嫂掉入水中伸手去救,这是权宜时的变通办法。” 淳于髡说:“现今整个天下都掉入水中了,先生不去救援,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掉入水中,只能用道来救援。嫂嫂掉入水中,是用手去救援的,你想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乐正子跟随王子敖来到齐国。 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是来见我的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说:“你来了有几天了?” 乐正子说:“昨天到的。” 孟子说:“既是昨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应该吗?” 乐正子说:“因为之前住处没有安定下来。” 孟子说:“你听说过,住所安定了然后才去拜见长者的吗?” 乐正子说:“我错了。” 孟子说:“整个天下都非常快乐地要来归顺自己,把整个天下快乐地归顺自己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只有舜能做到这样。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不能够做人。不顺从父母,不能够做儿子。舜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使父亲瞽瞍高兴,瞽瞍高兴而感化了整个天下,瞽瞍高兴而给天下的父子确定了伦常的范例,这叫做大孝。”

孟子 离娄下 翻译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常人也...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 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孟子离娄上翻译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此等住宅空置不住、此等大道舍弃不走,着实可悲!

怎么翻译这段文字,《孟子.离娄章句下》

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孟子`离娄上》中“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离娄”是谁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

《孟子`离娄上》中“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