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 存货(1)下

2024-01-17 22:19:01之了课堂31:51 2.4万
声音简介

第二章第四节 存货(2)

存货管理的5大方法

1、拉式存货方法 存货通过在配送渠道拉动产品,对渠道存货需要作出反应。 2、计划方法 要按照所需求的量和产品的可得性,并主动来定产品的在渠道内的运输与分配的。 3.混合方法 要用推理来将前面两种的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对产品、市场环境、作出的反应公司库存的管理理念。 4、采用ABC控制法 要降低存货的库存数量,来加速公司的资金周转力。 5、ERP等先进的管理法 充分的利用ERP、或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公司的存货资金信息化的管理。 总结 1、拉式存货方法 2、计划方法 3、混合方法 4、采用ABC控制法 5、ERP等先进的管理法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老板并没有认识到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了很多悲剧: 有的公司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看起来挣了很多钱,可到年底一算账,不但没有挣到钱,甚至还亏损,为什么?因为利润被库存给吃掉了。被库存搞得破产的企业也多了去了,尤其是在服装行业,亏本大甩卖随处可见。 案例: 2000年左右,在彩电行业,长虹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2004年的时候,突然爆出巨额亏损计提,呆滞库存计提11亿,应收账款亏损计提26亿(应收账款也是库存的一种)。当年长虹应收账款高达50亿,各种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库存70亿,而当时长虹一年的销售额也就100个亿而已。假设利润率10%,相当于白干四年。从此之后,长虹一蹶不振,逐步淡出公众视野。 由此可见,库存管理能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得好可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挣更多的钱,管理不善则会吃掉企业的利润,让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甚至破产。 我们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论述。开源方面,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力是基础,产品再畅销,如果没有合理的库存支撑,你就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最终失去很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节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多的库存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运营资金,库存占用过多资金,那么用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方面的资金就会变少,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大幅吞噬企业的利润,将企业拖垮。优良的库存管理能力可以帮助管理者用更少的资金来运转企业。 2,库存不仅占用资金,你还得要花额外的人力、资金来管理它,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库存持有成本,包括资金利息、人员管理费用、仓库和设备折旧费用、贬值损耗、甚至还要为它买保险、纳税……算下来这是很大的一笔费用。据统计,库存持有成本大约占库存金额的25%-40%,很恐怖,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3,过高的库存会掩盖很多管理问题,如品质异常、设备异常、计划失误等等。当你看不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又谈何改善提升?慢慢的就会失去竞争力。 综上所述,库存过多过少都不好,关键在于合理,合理不仅仅体现在数量金额上,更体现在结构上。在确保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尤其是呆滞库存,提升库存周转率,是库存管理的目标。

存货可得性是什么?

存货可得性是指当顾客需要存货时,物流企业所拥有的库存能力,意味着拥有存货,能保证始终如一的满足顾客对所需物品的需求。它提出了当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问题,它是衡量物流系统功能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存货储备计划通常是建立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的,而对特定产品的储备还要考虑其是否畅销、该产品对整个产品线的重要性、收益率以及商品本身的价值因素等。存货可以分为基本库存和安全库存。可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厂商的安全库存策略,安全库存的存在是为了应付预测误差和需求等各方面的不稳定性。 名词解释 许多厂商开发了各种物流安排方案,以提高其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一家厂商可以经营两家仓库,其中一个指定为主要仓库,而另一个作为后备的供给来源。主要仓库是厂商用于输出其绝大多数产品的地点,以便利用自动化设施、效率及其所处地点的优势。一旦主要仓库发生缺货时,就可以利用后援仓库来保证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 高水准的存货可得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精心策划,而不仅仅是在销售量预测的基础上给各个仓库分配存货。在库存管理中,有ABC库存策略,包括对存货实施ABC管理和对客户实施ABC管理。 衡量指标 存货可得性由快速响应、最低库存、缺货频率、供应比率和订货完成率等指标组合而成,通过这些细分的具体指标可确定一个厂商满足特定顾客存货需求能力的程度,以及对首选顾客或核心顾客实现高水准存货可得性的可信度。 快速响应 快速响应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基本的要求,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比如,一个远在昆明的客户服务器出现问题,而作为提供服务器备件支援的厂商位于北京,若客户需要在6小时内恢复服务器正常运行,那么快速响应就至关重要。 快速响应的能力使企业将物流作业传统上强调的根据预测和存货情况作出计划,转向了以小批量运输的方式对客户需求作出反应上来。快速响应要求企业具有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 最低库存 这是企业物流作业目标中最核心的要求。最低库存的目标同资产占用和相关的周转速度有关。最低库存越小,资产占用就越少;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占用也越少。因此,物流系统中存货的财务价值占用企业资产也就越低。在一定的时间内,存货周转率与存货使用率相关。存货周转率高,意味着投放到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 企业物流作业的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货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低。随着物流经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最低库存的控制上,类似“零库存”之类的概念已经从戴尔这样的国际大公司向众多公司中转移并得到实际应用。当存货在制造和采购中达到规模经济时,它能提高投资回报率。 为实现最低存货的目标,物流系统设计必须是对整个企业的资金占用和周转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对每一个单独的业务领域进行控制。 缺货频率 缺货频率是指缺货发生的概率。将全部产品所发生的缺货次数汇总起来,就可以反映一个厂商实现其基本服务承诺的状况。 供应比率 供应比率(fill rate)衡量需求满足的程度。有时我们不仅要了解需求获得满足的次数,而且要了解有多少需求量得到了满足,而供应比率就是衡量需求量满足的概率。如一个顾客订货50单位的货物,而只能得到47个单位,那么订货的供应比率为94%。 订货完成率 订货完成率是衡量拥有一个顾客所预定的全部存货时间的指标。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存货可得性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存货管理的5大方法

1、拉式存货方法 存货通过在配送渠道拉动产品,对渠道存货需要作出反应。 2、计划方法 要按照所需求的量和产品的可得性,并主动来定产品的在渠道内的运输与分配的。 3.混合方法 要用推理来将前面两种的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对产品、市场环境、作出的反应公司库存的管理理念。 4、采用ABC控制法 要降低存货的库存数量,来加速公司的闹唯资金周转力。 5、ERP等先进的管理法 充分的利用ERP、或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公司的存货资金信息化的管理。 总结 1、拉式存货方法 2、计划方法 3、混合方法 4、采用ABC控制法 5、ERP等先进的管理法

弱者怎样才能够在期货市场中生存

弱者就被吃掉

货币存在的意义?

货币是最早出现的 之前最早的是贝壳 货币之后形成了现在的金钱 没有货币就没有办法有其他的东西

在存货子系统中,存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库存 尾货 服装

让厂家给你铺货是不大可能的 除非你在厂里有关系,人家信得过才有可能,但你可以拿样品出样,有客户要了 你再让厂家发货,这样就不需要积压太多货品了 吃尾货的一手货源 就是直接到贴牌厂家,或品牌厂家去,人家会把你带到仓库的看货品,然后估价,差不多就行 便宜的很,江苏的常熟、江阴顾山 无锡 那里厂家挺多的

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周转材料等;企业代销、代管、代修、受托加工的存货,虽不归企业所有,也应纳入企业存货管理范畴。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存货业务特征和管理模式;即使同一企业,不同类型存货的业务流程和管控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企业建立和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业务流程中主要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会计、出 入库等相关记录,确保存货管理全过程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图1、图2分别列示了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存货流转的程序。 一般生产企业的存货业务流程可分为取得、验收、仓储保管、生产加工、盘点处置等四个阶段,历经取得存货、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原料加工、装配包装、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主要环节。具体到某个特定生产企业,存货业务流程可能较为复杂,不仅涉及上述所有环节,甚至有更多、更细的流程,且存货在企业内部要经历多次循环。比如,原材料要经历验收入库、领用加工,形成半成品后又入库保存或现场保管、领用半成品继续加工,加工完成为产成品后再入库保存,直至发出销售等过程。也有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较为简单,其存货业务流程可能只涉及上述阶段中的某几个环节。 作为商品流通企业的批发商的存货,通常经过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和销售发出等主要环节;零售商从生产企业或批发商(经销商)那里取得商品,经验收后入库保管或者直接放置在经营场所对外销售。比如,仓储式超市货架里摆放的商品就是超市的存货,商品仓储与销售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概括地讲,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企业,存货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是其共有的环节。以下对这些环节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加以阐述。 (一)取得存货 存货的取得有诸如外购、委托加工或自行生产等多种方式,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生产经营计划和市场因素等综合考虑,本着成本效益原则,确定不同类型的存货取得方式。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预算编制不科学、采购计划不合理,可能导致存货积压或短缺。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存货管理实务中,应当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考虑到存货取得的风险管控措施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和采购环节,将由相关的预算和采购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加以规范。 (二)验收入库 不论是外购原材料或商品,还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经过验收(质检)环节,以保证存货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合同等有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验收程序不规范、标准不明确,可能导致数量克扣、以次充好、账实不符。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重视存货验收工作,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外购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存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涉及技术含量较高的货物,必要时可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验收。 2.自制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产品质量,通过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产成品才能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应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报告处理。 3.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存货来源、质量状况、实际价值是否符合有关合同或协议的约定。 经验收合格的存货进入入库或销售环节。仓储部门对于入库的存货,应根据入库单的内容对存货的数量、质量、品种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入库;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办理退换货等相关事宜。入库记录要真实、完整,定期与财会等相关部门核对,不得擅自修改。 (三)仓储保管 一般而言,生产企业为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需要对存货进行仓储保管;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从购入到销往客户之间也存在仓储保管环节。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仓储保管方法不适当、监管不严密,可能导致损坏变质、价值贬损、资源浪费。 主要管控措施: 1.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2.存货仓储期间要按照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妥善贮存,做好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防变质等保管工作,不同批次、型号和用途的产品要分类存放。生产现场的在加工原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要按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摆放,同时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 3.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 4.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 5.仓储部门应对库存物料和产品进行每日巡查和定期抽检,详细记录库存情况;发现毁损、存在跌价迹象的,应及时与生产、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沟通。对于进入仓库的人员应办理进出登记手续,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接触存货。 (四)领用发出 生产企业、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辅料、燃料和零部件等用于生产加工;仓储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开出的发货单向经销商或用户发出产成品;商品流通领域的批发商根据合同或订货单等向下游经销商或零售商发出商品;消费者凭交款凭证等从零售商处取走商品等,都涉及存货领用发出问题。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领用发出审核不严格、手续不完备,可能导致货物流失。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确定适用的存货发出管理模式,制定严格的存货准出制度,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健全存货出库手续,加强存货领用记录。通常情况下,对于一般的生产企业,仓储部门应核对经过审核的领料单或发货通知单的内容,做到单据齐全,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准确;符合条件的准予领用或发出,并与领用人当面核对、点清交付。在商场超市等商品流通企业,在存货销售发出环节应侧重于防止商品失窃、随时整理弃置商品、每日核对销售记录和库存记录等。无论是何种企业,对于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均应当实行特别授权;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销售(出库)通知单发出货物。 (五)盘点清查 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要核对实物的数量,看其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是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实物的质量,看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盘点清查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可行,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查清存货真实状况。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工作规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盘点方法等相关内容,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盘点清查时,应拟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相关人员,使用科学的盘点方法,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以保证盘点的真实性、有效性。盘点清查结果要及时编制盘点表,形成书面报告,包括盘点人员、时间、地点、实际所盘点存货名称、品种、数量、存放情况以及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账实不符情况等内容。对盘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按照规定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多部门人员共同盘点,应当充分体现相互制衡,严格按照盘点计划,认真记录盘点情况。此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开展全面的存货盘点清查,及时发现存货减值迹象,将盘点清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六)存货处置 存货销售处置是存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节,包括商品和产成品的正常对外销售以及存货因变质、毁损等进行的处置。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报废处置责任不明确、审批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及时、充分了解存货的存储状态,对于存货变质、毁损、报废或流失的处理要分清责任、分析原因、及时合理。

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货管理的范围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出库及库存的管理。 二、入库管理 1、外购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计划,由分管领导和委派会计审核,交财务部门纳入财务收支计划,并通过集团内行支付款项,再由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2、购回时,由物资质检部门按质按量组织验收,按实际质量认真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运人和验收入库人等栏目均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对无随货同行发票的货物金额应由交货人提供采购价,财务据此入账核算,待发票到后再按实际价格调整。 3、运费结算必须在运输发票后附有一次复写的"入库单"的"运费结算联",如无运费,应将该联连同"入库单"的"财务联"一起附于购货发票后交财务入账。 4、产成品入库必须有质检部门验收的"合格证(单)",由保管员按规格、品种填写成品"入库单",质检员、保管员和当班生产负责人均应签字。 5、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的,由采购人负责更换,更换费用或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采购人个人承担;生产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返修、销售退回所发生的损失由生产部门承担。 二、出库管理 1、生产用物资由生产部门按生产所需于材料会计处办理"出库单"手续,对非生产用物资领用人应持领用审批手续,办理"出库单"及相关手续,仓库保管员凭"出库单"据实发货。 2、月末,已领用但尚未耗用完的物资(包括残余料),应及时退回仓库,如果是下批生产仍要用的物资,其物资实体可不退回仓库,但应办理退料入库或红字出库手续,待下月月初重新开具"出库单",这样,便于财务如实核算成本。 3、材料会计在月底时,应将当月的存货出入库按部门分项目汇总,与仓库保管、生产部门核对一致后,报给成本会计。 三、库存管理 1、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依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经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楚、计量准确、存放安全。保管员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 2、对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物资应每月盘点一次,对于所有存货至少要一年彻底清查一次。 3、盘点时,由供应、生产、仓库、质检、财务等部门组成财产清查小组,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查找盈亏、积压等原因,编制盘存表,提出处理意见。参与清查的人员应在盘存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