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姓与氏的起源

2021-03-17 21:35:45苏鹏有态度04:31 21.3万
声音简介

请问容姓氏的起源及发源地是哪里,本人姓容?

你好-v-容姓的来源有五: 1、来源于舜的后裔,出自虞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其后便以祖上的官职为姓。 3、来自古代的容国。古代有国名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后来以国为姓,成为容姓。 4 出自黄帝的史臣。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史臣名叫容成,是太岳的后代,相传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他的后代以容为姓。 5 春秋时期有一个以南容作为字的人,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于是相传成为容姓发源地是河北哦

连姓的姓氏起源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30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200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54万,排名所有姓氏的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临沂市白彦地区为山东省连氏家族最大的聚居地。   连(lián 连)姓源出有:1 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 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 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有没有人姓路,这个姓氏的起源是什么?

路(Lù)古代传说中黄帝后裔玄元,因有功,被封为路中侯,他的好几代子孙都延承这个爵称,后来渐渐变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他的后代以路为姓;此外,春秋时有潞国(在今山西潞城东北),公元前594年被晋国所灭,国人称潞氏。因“潞”又写作“路”,所以也称路氏。路姓望居内黄郡(今河南)。西汉有伏波将军路博德,因跟从霍去病征讨匈奴立有战功,被封为符离侯。

有没有人知道姓西的,还有姓氏“西”的起源是什么?

有,但罕见。 起源: 古西国,后以为氏。   2.出自西门姓,西门豹之后,改为西氏。   3.出自张姓,避祸,改为西姓。   山东、河北西氏家族历史上更多可能是由于避祸由其他姓氏而改。而安徽和东北的西氏家族则很难确定。

别姓的姓氏源流

别(Bié)姓源流岩腔有: 源于满族,出歼闹自金国时期女真族必兰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别兰氏,亦称必喇氏、毕力扬氏,源出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必兰部,以部为氏,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乌氏枣罩苏里江汇入黑龙江河口地区)、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别氏、何氏、杨氏等。

有没有人知道姓西的,还有姓氏“西”的起源是什么?

有罕见 起源: 古西国氏 2.出自西门姓西门豹之改西氏 3.出自张姓避祸改西姓 山东、河北西氏家族历史上更多能由于避祸由其姓氏而改而安徽和东北西氏家族则难确定

源姓的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在今天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一个全国罕见的姓氏“源”。如今,霄乡居住着源氏一千多人,判梁世界各地还有两千多人。 三国时期,活跃在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以拓跋匹孤所部的规模最大。曹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却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而愤恨不平,遂率领自己的部族人脱离鲜卑拓拔部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传说,后来拓跋匹孤的儿子拓跋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又传说,拓跋寿阗崇尚猛禽“鵚”,即秃鹙,常以鵚羽为头饰。而鵚羽就是“秃发”,即秃鹙的毛发,因此改称秃发寿阗。所以,拓跋寿阗率领的这支鲜卑拓拔部落就“秃发”得名,称秃发部。且族人皆因首领拓跋匹孤不得继位而不平,正好由此皆改姓为秃发氏,回避了原来的拓拔氏,史称“秃发鲜卑”。实际上,“秃发”本就是“拓跋”的汉史异译读音,所以其原本就与拓跋鲜卑同宗同源。数年后秃发寿阗逝世,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接替了秃发鲜卑的大人职位。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麟嘉九年,公元396年),后凉太祖吕光遣使拜秃发树机能的后代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而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吕光的控制,便谢绝封爵。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太初元年,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了南凉国政权,自号南凉烈祖武王。秃发鲜卑历经拓跋匹孤→秃发寿阗→秃发树机能→秃发思复鞬→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到了东晋义熙十年(南凉掘迅运景王秃发傉檀嘉平七年,西秦乞伏炽磐永康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一说王孙)逃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就昌闹此赐他姓名源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秃发破羌改称源贺,历史上也称其为秃发源贺。 源贺,就是今天源氏一族的始祖,历经一千五百九十余年,世代相传至今。

姓氏起源,黎姓是怎么来源的

黎(Lí)姓源出有四:1、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2、 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详情请见家谱网姓氏寻根

姓氏起源,黎姓是怎么来源的?

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1] 另一种意见认为,黎氏得姓始祖为黎侯,名待考。丰舒不是黎侯,而是强占黎氏之地黎国的仇人。丰舒是路国宰相,伤潞子之目,杀君主夫人,夺黎氏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晋侯诛灭丰舒。之所以被尊为祖,是由于断句错误所致。《四库全书、路史》记载:“西伯戡黎武王复以封汤后黎侯丰舒奄之有黎氏犁氏”,正确断句是”西伯戡黎,武王复以封汤后黎侯,丰舒奄之。有黎氏、犁氏。”这样才符合记载记载。而不是“西伯戡黎,武王复以封汤后黎侯丰舒,奄之有黎氏、犁氏。”

姓氏的来源

先有氏,后有姓。姓有多种,有来自封地,动物,官职,居住地,祖先的名等。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