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诵读《论语》泰伯第八20次

2022-07-30 06:52:13听友21280277323:52 7
声音简介

论语泰伯的介绍

泰伯是《论语》的一篇,猛搭共计21章,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念银曾子在若干问仔知宴题上的见解。

论语泰伯的介绍

泰伯是《论语》的一篇,共计21章,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论语·泰伯篇的原文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篇主要讲什么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论语·泰伯篇的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论语泰伯篇主要讲什么?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论语泰伯篇主要讲什么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泰伯有什么典故

泰伯-概述  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 泰伯-传说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约在公元前12世纪之际,古公亶父患病,泰伯、仲雍假借到衡山(今有二说,一说在浙江吴兴县境,一说在江苏江宁县境)采药,从陕西歧山周原居地率领部分周人向东南迁徒,最后定居于无锡东南梅里(今无锡县梅村)一带。他们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古公亶父病卒时,泰伯、仲雍回去奔丧,再三礼让,由季历继承父位,称季历为公季。丧事毕,泰伯、仲雍还归梅里。归附者有千余家,奉立泰伯为当地的君主,称吴泰伯,自号“勾吴”。时值商代末年,王朝衰落,中原地区的侯王用兵频繁。泰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名曰“故吴”。 从泰伯至寿梦19世, 都以梅里为都城。 都城后迁吴(今苏州)。吴国灭亡后,泰伯城逐渐废弃,称为“故吴墟”。泰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泰伯开凿泰伯渎,俗称伯渎港,人民世受其利。泰伯无子,卒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周灭商后,仲雍孙周章被周王朝封为吴国君(子爵),列为诸侯。 泰伯葬于梅里东之皇山(后名鸿山,今无锡县鸿声乡境内)南麓。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四月,桓帝命吴郡太守糜豹监修泰伯墓,并在泰伯故城中“即宅为祠”,建造泰伯庙,供人们祭祀瞻仰,后人尊奉泰伯为吴国及吴姓的始祖。

泰伯有什么典故?

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 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泰伯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泰伯第八原文和翻译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御如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弊冲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镇卜启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