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聿 2021年5月25日 上午6:03

2021-05-25 06:28:17益阳伏羲之家周庭聿24:01 42
声音简介
论语1—10章

2021**** 周五 Day 237— 7个月的第25天

睡眠: 昨天晚上22:49入睡,早晨06:22醒,连续睡了7小时32分钟。 白天睡了3个小觉:第一次1小时11分钟,第二次45分钟,最后一次2小时03分钟。 饮食: 入睡前吃了4次奶:每次间隔4小时左右,加了两次配方奶,吃得都不多。 喂了两次辅食:中午吃了南瓜糕35克+馒头5克+香蕉3克,晚上吃了南瓜糕10克+蔬菜肉泥18克。 活动: 白天一共活动3次:第一次1小时06分钟,第二次2小时36分钟,最后一次3小时11分钟。 出门溜达两次:早晨在小区的池塘旁边社交了一阵子,下午小新带着去了超市。 今天上午出去溜达,一下楼就看到两个抱着娃的奶奶。停下来聊了一下,得知躺在婴儿车里的小姑娘快5个月,被奶奶抱在怀里的小姑娘8个多月。说起各自孩子的情况,就交换了各种信息: 她们都说小家伙长得胖乎乎的,真好;我说8个月的小姑娘大长腿,真好,我们家的腿就不长;5个月的小姑娘一看到人就笑,性格好活泼,我们家的没有这么活泼。 后来8个月的小姑娘回去睡觉,就一直站着和5个月小姑娘的奶奶聊天。那个小姑娘一看到我就笑,忍不住总是去盯着她看。看一会儿跟她奶奶聊一会儿,听她说这个孩子的各种情况,她爸妈的情况。聊的感觉还蛮好。 后来小家伙在旁边有点闹腾,觉得他可能无聊了,才告别了奶奶,推着小家伙去别的地方溜了一圈。一个人的时候就意识到,刚才整个过程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5个月的小姑娘和她奶奶身上,而没有怎么管在一边的小家伙。有几次注意到他,还是摸着他让他看那个小妹妹多可爱。 当时做得特别自然,一点都没感觉有什么问题。过后想起来,抽离出来回到当时的场景,去看处在其中的我和小家伙,才发觉整个过程中,自己一直沉浸在看小姑娘和跟她奶奶聊天中,完全没有注意到小家伙是什么状态。不知道他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感受,又向我发送过一些什么信号;以及我的不注意,又带给他什么样的感受。 我看着那个场景里面,被我一直忽略的小家伙,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会不会在好奇:妈妈为什么不像在家里的时候一样总跟他玩了?妈妈为什么一直看着妹妹不看我?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妹妹可爱?如果他能听懂我说话,听到我在说妹妹多么爱笑,自己多么不爱笑,他会不会觉得,因为自己不爱笑,所以妈妈不喜欢自己了? 想到这些,觉得颇有些可怕:这不就是那些从小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长大的孩子的心声吗?我怎么不知不觉也变成了这样的家长? 回顾了一下当时的整个过程,我发现这简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看到跟小家伙年龄接近的孩子,注意力被吸引,下意识地会开始比较,看看跟他有什么不同,从中发现他的特色。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要跟别的父母交流,核心就是讨论这种不同。 每个人先说自己观察到的别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明显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说出自己家孩子是什么样。“不同”的客观本质就是差距,如果那个差距点是自己想要的,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个点说出来,强调别的孩子有,自己加的孩子没有,然后想办法了解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比如我看到8个月的小姑娘,首先注意到她的腿长,就很自然地说出来:”啊,你们家孩子腿真长!“ 对方奶奶马上说腿确实长,好多人这么说。但腿长归腿长,她还是太瘦了,还是小家伙好,胖乎乎的。我立马做出回应,说他就是胖一点,但个子不高。 整个过程中两个人看到别的孩子与自己孩子不同的时候,关注的核心都在自己孩子所没有的部分。对已有的部分,就表现得司空见惯,理所当然,好像没什么好注意的,不是什么值得去关注的事情。他所没有的那部分才是更有价值,更值得关注的。 明明没有要贬低自己孩子的意思,可是在交流过程中却持续地传达出这样的意思。而且是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之下完成的。 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受中国文化里面谦虚理念的影响,还是人类心理机制的作用,让我们本能地把注意力投放到自己所缺乏的部分,而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司空见惯,看不到它的价值。仔细想想,好像更像是人类心理机制的作用。 前几天看《心理学与生活》里面动机理论的部分,讲到驱动行为的三种因素中,内驱力是生理基础。而内驱力源于需求,需求的本质就是一种缺乏感。因为缺乏,产生想要去弥补这种缺乏的冲动,从而产生行动,推动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 两个小姑娘的奶奶也好,我也好,其实就是被这种心理机制驱使。意图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这像是一个目标,本能驱使之下采用的方式是: 在接触到其他孩子的时候,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孩子身上可能缺乏的东西。然后请教已经有的那一方是怎么做的,反思自己的行动,对一贯的行为模式进行调整,努力去弥补上这个缺乏的东西。 比如我看到5个月的姑娘超级爱笑,那是小家伙所没有的。注意到之后就会观察她奶奶是怎么做的,发现她会一直做各种动作表情逗她。我就决定,自己以后也要多一些这样的行为。 从做父母的角度,其实意图和结果都是好的。但站在孩子的视角,因为他们不知道父母内在有这个过程,就会对父母的整个言行有自己的解读。孩子的大脑里,他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他会把所有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父母一直在强调的那种缺乏,是自己的阴暗面,是自己不被接受和喜欢的地方,然后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不喜欢自己身上的缺乏的那个点。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在压力之下,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强迫自己去改变行为和状态,迎合父母,以获得父母的满意。 这样一想,同样一件事,从父母的视角和孩子的视角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又会引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如果就这么无意识地持续下去,最终肯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人类的心理机制,就避不开。关键在于,如何在接受这种客观机制的情况下,做到最大程度地不要给孩子带去负面的影响呢?具体来说, 在社交比较之后,如何做到观察到不同,看到差距,看到目标,但在表达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感受和想法呢? 目前的感觉是:是不是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表达? 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尽可能更多地关注他身上已有的部分,把目标放在心里。肯定他已有的部分。 但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味地去夸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没那么舒服?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 怎样才能关注自己及孩子已有的东西(优势)的同时,让别的父母感觉舒服,但又不给小家伙带来任何压力? 夸别的孩子,他就会认为那是我想要的点,如果他没有,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完美。所以尽量不当着他的面夸别的孩子,尤其是不夸具体的方面。如果别人夸他,我就点头认同,是的是的,我们家娃就是胖胖的,因为他爱吃奶—— 认同对方夸的结果,然后把结果跟动作联系起来,正向刺激,让小家伙知道自己是因为做了什么被认可了。 如何让别人觉得舒服? 不提新的点,只在小家伙被夸的点上继续话题:跟对方的交流聚焦在不同的视角上。 比如对方说小家伙胖胖的真好,我就说女孩子瘦一点蛮好,而且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之类。 今天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 有一件事开心的事情。 爸爸跟小橙子玩了个新的游戏,他很喜欢。 中午吃辅食的时候,爸爸躲在他后面。一会儿在他左边出现,一会儿又不见了,右边传来声音,他转过头去看,发现爸爸跑到了右边。 每次他刚看到爸爸的脸,他就不见了,然后另一边传来声音,转过头去就发现,他已经跑到另一边了。这让他觉得很好玩。爸爸好像会变戏法一样。总是不停地变来变去。 还有一件不那么开心的事情。 中午吃完饭妈妈抱他到次卧玩。爸爸对着电脑在工作。他一看到电脑就兴奋地爬过去,用手抓着像一个一个的小方块,还可上下动的键盘,玩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以来妈妈教他把手放在立着的屏幕上,用力把它暗下来。他一只手按在键盘边缘,另一只手去按屏幕,一使劲,屏幕就合上了,可是他的另一只手马上感觉到疼,才发现自己的手被夹住了。他努力抽了好半天才把被夹住的手抽出来。黑色的电脑合上以后,没什么可玩的了,又看到了白色的电脑,于是爬过去又在键盘上抓了半天,最后又坐起来,一只手按着键盘,一只手扶着屏幕,又合上了。按着键盘的手再一次被夹住,这一回避刚才疼得厉害,他忍不住一下子哭出声来。 妈妈抱起来,才感觉好一点。

2021小学午休时间?

每个地区都不一样,而且冬季和夏季也不一样,一般夏季午休时间会长一些石家庄市周边县城夏季午休时间是11:30放学,下午2:50预备,3:00上课。

【2021-03-23】苏东坡育儿

大概是自己为人父母,看书的时候也总会注意到育儿方面。 上文提到苏轼并不怎么要求孩子写诗,若孩子写诗,他也只修改几个虚词的使用。今日读这本书,恰好读到苏轼暮年(48岁)得子,为孩子写的诗。 洗儿 人皆养子忘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个孩子是朝云生的。苏轼给取名,有遁世之意。 这让我不由地起前些日子的新闻。一个已经考上国外名校的孩子自杀了。一个无论是相貌、成绩还是性格都是无可挑剔的孩子,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他的爸爸,表示“理解”。和北大学子杀母案类似,一个在所有人眼里出色的孩子,最终在考上大学后却选择了杀母。 自杀或者杀人,都是想要结束一段关系? 亲子关系不是人生苦难的城池营垒,而是苦难的源头?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女主李尖尖成绩并不拔尖,数学偏科严重。同样的单亲的家庭,李父以及两个收养的哥哥都能成为尖尖的港湾。而她也并没有被溺爱成一个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人。 所以我常在想。我们生儿育女的初心难道不是希望安康快乐?人生本来不如意“”十之八九,只剩如意的“一二”还不能消停? 苏轼在孩子出生三日后,写下这样的诗句,也是艰难困苦之后的心得。其实,在那个时代,他应该知道读书考取功名意味着什么。不过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此诗难以掩盖悲愤之情。 苏东坡一生历经磨难,但能保持乐观心境,或许和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关。程夫人特别重视历史教育,常挑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来问他。她教苏轼《后汉书》,而苏轼被贬黄周后生活清苦,他也是带着长子苏迈一起手抄《后汉书》。这《后汉书》他抄了三遍…… 或许,苏轼是一个一生都是被童年治愈的人,他同样的方法育儿了吗?书我还没看完……

2012年12月25日9点03分出生,女孩,五行是什么,如何起名,父亲姓王,母

王雨培,王逸凡

2021年端午节学生放假吗

端午作为上半年中最后一个法定假日,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格外的激动,毕竟该节日完事后在等我们的就是中秋和十一了。而对于已在学校逼了很久的学生更是期待该节日的到来,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2021年端午节学生放不放假吧。 1、2021年端午节学生放假吗 端午节学生放假。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该节日明文规定了放假,所以学生是肯定要拿前放假的,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每逢到端午节的时候,庆祝活动也是各种各样的,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习俗。 2、端午节学生放几天假 端午节学生放3天假。 虽说刚刚过完五一,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大家也异常的激动,毕竟端午节历来是中国很重视的传统佳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端午节放假里最先能此拍想到的东西,随着人们对传统佳节的日渐重视,端午节重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端午节放假一天,然后把大礼拜调整过来,形成连森敏羡续休息三天。 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2021年端午节是6月14日。 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每每该节日来临的时候大家都异常的惊喜,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栀周时聿的小说

江栀和周时聿的小说叫做《电竞少女成长史》,这是一部以电竞为主题的小说。 故事主要讲述了江栀作为一个电竞少女,如何在游戏世界里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一名顶尖电竞选手的故事。 江栀在小说中展现出了对电竞的热爱和天赋,她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克服困难,逐渐成为了游戏世界中的佼佼者。 周时聿则是江栀的队友和对手,他同样拥有着出色的电竞天赋和实力,与江栀在游戏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两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使得江栀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升。 除了电竞情节外,小说还涉及到了友情、爱情等元素,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电竞少女成长史》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小说,适合喜欢电竞的读者阅读。 小说点评 小说以电竞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电竞选手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展现了电竞行业的竞争和挑战。作者通过江栀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于电竞选手的敬意和关注,同时也呈现了电竞行业的机遇和前景。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江栀作为一个电竞少女,勇敢、执着、坚定,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团队精神。她的队友和对手也都各具特色,人物性格鲜明,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小说中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每个比赛和挑战都让读者紧张刺激,为主角捏了一把冷汗。同时,小说中也涉及到了友情、爱情等元素,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听经25周胎儿应该多少周

您好!停经25周,胎儿也是按25周算的,怀孕的时间是按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的,整个孕期是十个月,每个月是按28天算,四周,共四十周,怀孕后需要定期的做好产检,以了解胎儿的大小,生长发育等情况。

我在听音乐 宝宝25周 老踢我是因为音乐吗?

胎儿这个时候你要是听音乐也属于胎教的,胎儿能够感受到外面的世界跟优美的音乐肯定是会比较兴奋的啊,所以才有胎动的现象,正常的啊

25周可以听胎教音乐会吗

可以多听舒缓欢快音乐,保持好心情,不要想太多就行,宝宝就会健康发育的了。

追忆2021年离世的10位名人,最小的25岁,最大的88岁

3月25日,有媒体爆料,“妈妈专业户”张少华因肺病离世,引发网友无限感慨。 张少华塑造过很多“坏妈妈”角色,她虽幼年丧父,却突破重重阻力,13岁便考入中国评剧院,青衣、彩旦、老旦,无一不精。 1993年,年逾五十的张少华涉足影视剧,因演绎精湛,好学刻苦,得到导演和大众的喜爱。 《我的丑娘》中,她不惜扮丑,演绎了一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还获得了众多奖项。 从业55载,张少华奶奶用自己的敬业和专业,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角色,如今病痛带走了她,是影视界的一大损失,愿天堂没有病痛,奶奶一路走好! 2021年,疫情肆虐已成过去,没想到,有人躲过了天灾,却没躲过病患,2021开年才到三月,已经有好些名人离世,让人遗憾不已。 下面,咱们就追忆2021年开年离世的10位名人,看看他们都曾多耀眼夺目。 一、 孙侨潞:1月1日因心梗意外离世 2021年1月1日,新年伊始,25岁的孙侨潞因心梗意外离世,令家人朋友哀伤不已。 孙侨潞童星出道,出演《巴啦啦小魔仙》中的凌美琪,走入大众视野,成了90、00后童年的回忆。 走红后的孙侨潞,没有趁势而上,而是选择继续学业。学成归来后,人气早已不在,事业停滞不前后,她转战网红界,开始直播带货。 天性乐观的她,和朋友一起创业,很快受到大众喜爱,成了一名小网红,事业慢慢起步。 社交平台上,孙侨潞曾自曝身体欠佳,有抑郁症和狂躁症的经历,如今意外离世也有迹可循。 可能创业压力实在太大,她忽略了身体的报警,让人遗憾万分。逝者已矣,希望屏幕前的你,为了自己和家人,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透支 健康 。 二、李香琴:1月4日因吃饭噎着不幸离世 2021年1月4日,老戏骨李香琴意外离世,享年88岁,生命遗憾止步。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16岁踏足粤剧,24岁涉足影坛,大半辈子投身于演艺圈。 刚刚步入影坛时,饰演的大多是奸妃、后母等反派角色,因精湛的演绎,慢慢广为人知。 上了年纪后,李香琴出演的角色,多是母亲、婆婆、奶奶等角色,深入人心。 《家有喜事》《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中都有李香琴的身影,还拿到过TVB“万千光辉演艺大奖”,实至名归。 戏外,李香琴和蔼可亲,喜欢提携后辈,万梓良、吕良伟、翁美玲等更是亲切地认她做干妈,很是难得。 1月4日中午,早已身体欠佳的李香琴,在保姆喂饭时,不小心呛入食物,急救无效后,遗憾离世。 三、 林聪:1月31日因心脏病离世 2021年1月31日,香港著名男演员林聪因心脏病不幸离世,享年76岁。 说起林聪,很多人并不熟悉,但看到他的脸,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 《英雄本色》《龙在江湖》等电影中都有他的身影,是影坛的“知名反派”和“金牌配角”。 林聪自小对表演颇有兴趣与天赋,80年代初正式出道,因为个人形象硬朗,多次饰演反派角色。 1988年,加入TVB后,在《侠客行》《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中凭借出色的演技,广受好评。 林聪一生参演100多部作品,还是导演和编剧,自编自导自演的《破晓》,在央6首播,口碑相当不错。 荧幕前大多是恶人角色,戏外却是简单无比,一生未婚,令人尊敬又怀念。 四、赵英俊:2月3日因肝癌离世 2021年2月3日,著名音乐人、演员赵英俊因肝癌离世,年仅44岁。 赵英俊是天赋极高的音乐人,凭借真人秀《我型我秀》一举成名,成功进入 娱乐 圈。 曾创作了《港囧》《唐人街探案》等多部电影的主题曲,广受观众好评,人称“音乐鬼才”。 赵英俊为人开朗乐观,遇事豁达无比,深受病患侵蚀,还不忘安抚好友,带病创作。 就在离世前不久,有其创作录制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的主题曲,遗世之作,广被流传。 知道命不久矣,生性乐观的他,更是留下“轻松诙谐”的遗书,致歉父母亲人、安抚爱人朋友,令人心酸不已。 愿天堂没有病痛,他与音乐为伴,娶妻生子,续写幸福。 五、乐视CEO张昭:2月3日因病离世 2021年2月3日,原乐视影业CEO、知名创作人张昭不幸离世,终年58岁。 张昭于2006年创立乐视影业,于全球影业的大格局有独到的见解,是个名副其实的影视大佬。 张昭能力卓绝,眼光独到,张艺谋的《归来》《长城》《影》,都是他担纲的制片人。 《小时代》系列也是出自他之手,虽然颇受争议,却爆红于市场,让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张昭因病离世,让中国电影界损失一员将才,引圈内大佬们遗憾不已。 六、朱永德:2月5日因病离世 朱永德建国前出生在浙江,陪朋友去考上海电影学院,朋友落榜,他却被意外录取,从此成为电影人。 由他掌镜的《牧马人》《咱们的牛百岁》连续获得第六届、第七届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因为个人努力敬业、能力突出,出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将毕生心血都注入中国电影事业,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七、杨在葆:2月13日因病离世 2021年2月13日,上海演员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在葆不幸离世,享年85岁。 现下的年轻人对杨在葆老先生已经不熟悉,他出生在安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高大魁梧,以“荧幕硬汉”著称。 著名影片《红日》中,他饰演连长石东根,把一个充满激情和朝气的指挥员刻画得栩栩如生。 自导自演电影《代理市长》获得第九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是上个世纪80年代炙手可热的人物。 杨在葆一生多才多艺,不只演艺精湛,还是优秀书法家,值得后辈学习与传承。 新冠疫情爆发,杨在葆发挥余热,和上影演员集体创作诗歌《风雨中的守候》,激励奋进。 疫情还未彻底离去,杨在葆老人却离我们而去,让人遗憾不已。 八、高保利:2月25日因车祸离世 2021年2月25日,西部歌王高保利因车祸离世,年仅44岁。 高保利出生在山西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却不减对音乐的热情,为了追逐梦想,毅然辞掉罗腔剧团的稳定工作,告别家乡,开启了北漂之旅。 2005年,高保利凭借歌曲《仰望平型关》走红,其原生态的唱法,不可多得的高音表现,让业内外夸赞不已。 此后,他参加《星光大道》、“光耀太行”山西民歌演唱会等,被大众熟知,是个不可多得的男高音歌唱家。 奈何天妒英才,高保利的意外去世,是中国歌坛的一大损失。 九、吴孟达:2月27日因肝癌离世 2021年2月27日,“金牌绿叶”吴孟达因肝癌不幸离世,享年71岁。 吴孟达出生于厦门,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曾是周星驰的黄金搭档,也是80、90后的儿时记忆。 吴孟达自1973年的《瀛台泣血》出道,一生都是“黄金配角”,经常是傻傻的大叔形象,乐观、积极的心态,广被大众熟知,人称“达叔”。 回顾达叔的一生,灿烂且坎坷,悲欢离合,令人唏嘘。 年少时,达叔也有过不堪过往,好在及时改正,慢慢让生活步入了正轨。 2004年,周星驰开拍《功夫》,被爆二人不和,自此再无合作,成为影迷们的一大遗憾。 达叔虽然已经离世,但他塑造的影视形象却永留人心,不拘泥于主角光环,演好配角也可辉煌至极。 十、吃播泡泡龙:3月10日身体不堪重负猝死 2021年3月10日,吃播泡泡龙在拍摄公益宣传片时,因不堪身体重负而不幸离世,年仅29岁。 吃播泡泡龙,原名于海龙,是短视频界很受欢迎的吃播。 不同于外表靓丽帅气的主播,200斤的泡泡龙,因直播把自己吃到320斤,圈了一大波粉丝,并成为公司力捧的对象。 因长时间疯狂进食,以“饭量大”博人眼球,不顾身体的 健康 报警,最终毫无意外离世,为了改善生活而赚钱,为了赚钱而丧命,让人心酸。 作为吃播,泡泡龙不是第一个因此离世,也不是最后一个,希望后续之人,可以看清事实,及时止损。 什么都没有 健康 重要,工作、生活,一切都以 健康 为前提,没了 健康 ,就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由此衍生的抑郁、焦虑、职业病层出不穷,希望大家可以正视生活中的困苦,乐观以对,千万不要牺牲 健康 ,去求片刻的辉煌。 ——END——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