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推荐语|哲学是元问题里的元问题

2021-06-04 08:00:00大观天下志15:00 2.1万
声音简介



你好,欢迎收听《人文通识100讲》,我是施展。经过漫长的跋涉,听完了六个学科板块之后,咱们终于来到这门课的最后一个板块,哲学板块了。


不知道你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反正在我对哲学还不懂的时候,哲学给我的印象有两个,一个是研究哲学的人的形象,我会脑补出一个带着厚厚的近视眼镜,身材单薄头发稀疏衣着简朴的老教授,颤颤巍巍地在课堂里讲着一大堆谁也听不懂的术语,课后再回到家里,埋头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里,生活清贫但浑然不觉。这样一种哲学学者的形象会让我很敬仰,但我并不会想要过上同样的生活。另一个是关于哲学这门学科的印象,大概就是像几句公式一般的表达,类似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可知的,如此等等。这些表达初听上去会觉得好有道理,但是时间长了就觉得,哲学也不过如此,没有太多东西嘛,那老教授们天天皓首穷经到底是在干啥呢?


【哲学的诞生和特质】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哲学完全不是当时我想的那个样子。


哲学实际上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以为这是一句没有意义的鸡汤话,实际上你总是不自觉地就会进入一种生活哲学的。无论你怎么选择,是躺平还是鸡血,背后都有着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即便是你选择了躺平,你也要告诉自己,躺平本身是有意义的,要把这个意义说清楚,就需要生活哲学了。古希腊的狄奥根尼,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都选择了躺平,但也都由此发展出完善深刻的哲学思考。


哲学就是人类在生活当中所要面对的最源初也最永恒的元问题,它要回答关于人生态度、进而是人生意义的问题。但是你可能会回想起我在宗教学板块的推荐语里说的,最源初的意义是由宗教提供的,信奉同一种宗教的人,追寻同样的意义,于是就能够形成彼此认同。那么,宗教所提供的意义和哲学有啥不一样呢?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反思性。宗教所提供的意义不是基于反思的,或者有所谓的反思也往往是循环论证。举一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你去向菩萨祈祷想要好运,这个信仰结构就会告诉你说,如果好运没来,那不是菩萨不灵,而是你的心不够诚,只要你的心足够诚,好运肯定会来;如果你不服,说我的心特别诚,还是没好运啊,这种反驳是没有用的,只要好运没来,那就是你心不诚的证据。这样一来,向菩萨祈祷无论灵还是不灵,信仰都是不会有错的,怎么都能说圆,这就是一种循环论证。


但是哲学则必须是要反思的。宗教告诉你一种意义,哲学就一定要反问一下,凭什么是这样一种意义?你得给我解释清楚。你仅仅给我一套循环论证的说法这是不够的,或者你要非得给我一套循环论证也行,但你一定得告诉我为啥要用循环论证来说事儿。这样一种不断追问、不断反思的思考方式,就是哲学的方式了。


但是反思本身是很累的,有人告诉你个意义,你不用反思,简单地就去追逐,这多省事啊。为什么人类要自找罪受去痛苦地反思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古人要从宗教所给出的意义进展到哲学所给出的意义呢?


原因就在于,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群是要交往的。这种交往有可能是和平的,基于贸易,也有可能是暴力的,基于战争;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交往方式,人们都会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宗教,甚至是不得不与那些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共同生活。


如果我从没见过别的宗教,我就不会想到还有存在别的意义的可能性;但是见到了别的宗教之后,我的观念就无法再继续这么狭隘了。我跟这些不同信仰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城邦里,有可能我们在宗教的意义问题上永远无法达成一致,但分明对方看起来是跟我一样的人啊,那是不是还有什么意义是可以我们来共享的呢?如果永远找不到可共享的意义,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那些跟我信仰不同的人。


【哲学对真善美的追问】


这就是在古代社会人们所面对的一些非常直接又非常重大、必须回答的元问题。要回答这些元问题,就不得不开始有所反思,于是哲学就出现了,随之也就有了哲学对于真善美这三大问题的追问。


首先,哲学面对着各种宗教所提供的大不相同的意义,第一步就先得问,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判断哪一种才是真的呀?不知道真伪的话,我怎么知道该追求哪一种意义呢?可是又得怎样才能找到这种判断真伪的标准呢?这么一来,大概首先就得去追问一下,宇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最底层的判断真伪的标准一定藏在宇宙的本质当中。由此也就有了哲学所要追问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真”。


但是光有对于“真”的回答是不够的,人生当中很多抉择并不是因为一件事是真还是假,而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件事是不是有价值。就比如不食嗟来之食这样一种选择,不吃就要饿死了,这是真的,但如果因此就会蒙受羞辱的话,我就可能选择拒绝吃嗟来之食,因为对我来说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尊严;但也有可能我选择吃嗟来之食,因为我选择活下去以便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为了那更有价值的事情,羞辱就是可以承受的;但还有可能我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没有什么别的目标,就选择吃嗟来之食,但选择完之后你的心里会感觉非常别扭,因为你总会觉得你不应该这么做。


应该还是不应该,人们对此的判断标准与“真”没有关系,它关乎的是“善”。人的内心天然有一种向善的能力,即便你没有听从内心去做你觉得应该做的事,但过后你的内心会长期感觉不安,这种下意识的不安感,就是向善能力的体现。“真”和“善”是两套独立的逻辑,可到底什么是“善”呢?这就有了哲学要追问的第二个问题。


然而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面临良心追问的,有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某种选择仅仅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比如决定是否要去听一场音乐会,这个选择和“善”就没有关系,和“真”也没有关系,仅仅跟你的品位偏好有关系。有可能你不喜欢交响乐,只喜欢二人转,但这仍然是因为二人转能够给你内心一种特殊的愉悦,能够满足你对于“美”的需求。各种文学、艺术都是基于美而令人获得感动的,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另一大驱动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美”呢?这又有了哲学追问的第三个问题。


对于真善美这三种问题的追问,是驱使人类行动起来的三种核心精神动力,是填充人类的意义感的基础内核。所以,即便没有反思,人类的行为也总是会在下意识当中在回应着这三个问题,而当有人把这些下意识的回应提炼出来,进行系统性的表达,就构成了哲学。


【哲学的转型】


在回答这三种问题的时候,哲学又经历了漫长的转型过程。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就尝试给出关于真善美的本质的各种答案。这个阶段叫做哲学的本体论阶段,本体论的哲学家们认为,只要把本质说清楚了,终极问题就有解了。麻烦的是,对于宇宙本质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法验证的,结果哲学家们给出了千奇百怪的回答,每一种回答看上去都是逻辑自洽的,但却彼此矛盾。


彼此矛盾的回答不可能都是对的呀,所以到了近代早期,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是说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那位,他在哲学思考中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他说,你们这些哲学家每人跟我说了一种理论,想要告诉我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但是你们能不能先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认识宇宙的?如果你们连怎么认识的都说不清楚,我怎么能相信你们所给出的理论是靠谱的呢?所以,哲学思考的第一步,先得说清楚人类到底是如何认识宇宙的,这也就开启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在此之后,哲学都以认识论作为起点了,不过对于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哲学家们也没有一致的答案,于是又形成了一系列的哲学流派。


而到了20世纪初期,进一步的追问出现了。无论是什么流派的认识论哲学,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这些答案首先都得用语言来表达吧?脱离开语言,哲学也就没有办法被言说了。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在言说的呢?语言是否构成了人类进行哲学思考的边界极限呢?是否有什么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语言无法表达的,从而在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又带来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当然,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仍然不会有统一的答案,因此仍然有着各种哲学流派。


以上就是我对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是如何发生又如何演化的极为简略的解释。我可以再以另一种方式,把它简要地总结如下。


哲学是人类知识树当中最基础的学问,它不光是要提问题,还要对问题本身提问题。我们在进行任何思考的时候,首先都应该问自己一句,我问的这个问题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这种反思,弄不好你花了大量精力思考的实际上是个伪问题,而哲学就是帮你进行这种反思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哲学又是一种最永恒、最普遍的学问,因为任何思考背后,都需要有所反思,也就都有其本身的哲学基础。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哲学是元问题里的元问题。


然而,由于哲学的这种无尽反思的特征,它会对问题本身再提问,对反思本身再反思,逐渐地越走越深,也就可能离直接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远。今天的哲学,大半已经是经过多重反思之后,离生活非常遥远的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着那些哲学家的讨论而陷入彻底懵圈的状态,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于是,我们在策划这门课程的时候开了一个脑洞,要有一个不同于以往哲学课程的新讲法。既然哲学是元问题的元问题,在讲述时索性我们就回到哲学诞生的时候,回到哲学的元问题与元叙述本身,来看看它究竟在说些什么,看看它与人类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门课的哲学板块不是像通常的哲学课那样从哲学史讲起,而是回归到柏拉图,每一讲都围绕柏拉图的思想来展开。之所以要回归到柏拉图,在于20世纪有一位著名的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整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提出了之后西方哲学所要面对的几乎所有问题,在他之后的哲学家,无论是赞成他还是反对他,都得从他所提出的问题作为出发点来展开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就是哲学家里边的元哲学家。这位元哲学家所思考、所关注的问题,都是哲学的原初样态,是与生活世界紧紧关联着,并且蕴含着此后的各种理论可能性。从柏拉图出发,有可能是帮助我们把握哲学的元问题的一个重要起点。我们在课程讲法中做的这样一个设计,可能会过于大胆,但是我们很期待它能带给你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感受。


最后再说一下为什么邀请张新刚老师来讲哲学这个板块。张新刚老师现在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授,他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学政府学院读博士,专门研究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博士毕业之后又在北京大学古典学中心工作多年,进一步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古希腊;他还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过访问学者,从古希腊哲学层面获得了很多知识滋养。而在张老师这些年间对古希腊的研究当中,柏拉图是他思考的核心。所以我们觉得,既然打算从柏拉图出发来展开哲学板块,张新刚老师就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说了这么多,让我们赶快到课程中去与他相见吧!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宋哲元生平

怎么了啊。。。

开元哲学是什么?

“开源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崭新的工作方法。若想在数字经济时代从容应对竞争,并取逗掘桐得创新和发展,就需要互相协作,并参与山坦到开源社区中。散高开源是一种参与的力量。”

什么是哲学中的基元观?

这么说吧 就是一种高度抽象观念 比物质意识还抽仿裤笑象 比如世界备含彻底维物唯心的划分 就是基元观 世界一元 还是二纯或元 甚至多元

二次元的“哲学”是什么意思

直男扳弯,谓之折学

哲学 二元论?

二元论逃避不了思维和存雀敏薯在之间的相互顷者作用问题,认同思维也起决定性作用,二元论必然陷入唯心主拿源义。 一人骑二马,违背思维逻辑的排中律,犯了骑墙错误,不能两可。

什么是哲学上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就是世界存在一个本原. 二元论就是世界存在两个本原. 比如唯物主义的本原是物质. 唯心主义是精神. 就都是一元的. 如果承认精神和物质都是本原就是所谓的二元论 但是你所感知的包括感知到自己的感知 它们都是你的感知 谁都不能证明物质不属于你的感知. 既然物质是你的感知 你又如何在不相信感知的情况下 相信物质的实在性呢? 所以我们知道的真理仅仅是感知. 至于物质 他也是一种感知. 我们仅仅是通过感知这种手段了解了 一个感知世界 而不是世界本身. 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感知的世界 感知就是一切. 感知更象是一元. 对于世界本身.我们无法感知.

什么是哲学上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就是世界存在一个本原. 二元论就是世界存在两个本原. 比如唯物主义的本原是物质. 唯心主义是精神. 就都是一元的. 如果承认精神和物质都是本原就是所谓的二元论 但是你所感知的包括感知到自己的感知 它们都是你的感知 谁都不能证明物质不属于你的感知. 既然物质是你的感知 你又如何在不相信感知的情况下 相信物质的实在性呢? 所以我们知道的真理仅仅是感知. 至于物质 他也是一种感知. 我们仅仅是通过感知这种手段了解了 一个感知世界 而不是世界本身. 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感知的世界 感知就是一切. 感知更象是一元. 对于世界本身.我们无法感知.

柳宗元的人生哲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柳宗元因是(河东)地方人-所以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将深入探究柳宗元的人生哲学,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反对道统,提倡性灵 “公安三袁”强调诗文创作要反对道统,提倡性灵。柳宗元的文学思想也是如此,他反对儒家的道统思想,提倡个性和人性的表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柳宗元的人生哲学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要有广阔的胸怀,才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物。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柳宗元的人生哲学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多元思维”,哲学中有这种说法吗?

有,如唯物主义即是,二元思维,不但相信物质,也相信有灵魂。多元,象多元化观点。如民主主义。

河北美术学院校考合格线

以下就是河北美术学院各省的校考合格线。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为180分,且其中2门科目各不低于60分;专科合格分数线为160分。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考声乐合格分数线为115分,器乐合格分数线为105分。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为100分。 河北美术学院是一所民办的二本本科院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所艺术类型的大学,创建于2002年,2015年批准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环境优美,建筑颇具特色,学校占地面积3780亩,设有24个本科专业和34个高职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学风优良。 河北美术学院因为是民办的大学,所以学费比较贵,本科:24000元/年;专科:24000元/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58000元/年;风景园林(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2500元/年。住宿费:2200/3200元/年,所以学校宿舍环境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