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丨④巴洛克时期以后:古典乐的黄金时代

2021-06-25 00:42:38书杰11:10 4.6万
声音简介

导论单元共4期,本期为第4期。



巴洛克以后音乐发展 


01  巴洛克时期:璀璨与典雅



1600年开始到1750年这段时间,被称作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


此时的音乐风格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充满宏大的戏剧性,节奏剧烈且持久,更加注重感官色彩,更加注重对人的情感内心世界的表达,但同时又不失庄重和典雅。


【音乐:维瓦尔第《四季》】


耳边听到的是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中的《春》。是不是明显感觉到了,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的改变?是不是听出了一些皇宫贵族的气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呢?


因为在这个时期,音乐逐渐从教会走出,欧洲各国的宫廷成为了音乐文化的中心。王宫贵族们为了炫耀权势与财富,举办一场又一场宴会,以彰显宫廷的富丽堂皇与奢华的排场。


【音乐: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



巴赫


这时,音乐家创作音乐时加入了大量的修饰性音符,将一般化的喜怒哀乐情绪拆解并放大,通过节奏与主题的重复,从而展现出夸张的效果。来听到的是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分为了早、中、晚三个阶段。在后面的正式节目中,我们会为大家介绍巴洛克早期的蒙特·威尔第,以及晚期的维瓦尔第、亨德尔和巴赫的音乐。



02

古典主义时期:理性的冷光


1750年,巴赫的逝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结束。从1750年到1820年,是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


这一阶段,音乐的风格则表现出温和典雅、严谨有序的特征。这一时期,正是思想史上的启蒙主义与理性主义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以先进的哲学思想照亮黑暗的愚昧社会,这无形中给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色彩。


理性主义思潮淡化了宗教情绪,特别是卢梭的“自然主义”使得文化的发展进入朴实与自然之境。


基于这样的背景,音乐上也表现出了理性主义的特征。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追求自然与朴素,追求趣味高雅,追求乐曲形式上的客观美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具有着清晰逻辑性的交响乐与奏鸣曲形式被确立并逐渐完善发展。


可以说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逻辑性增强,力求清晰、自然、典雅、规范与平衡。当然,并不是说这一时期音乐家就不再表达情感了,当然要表达情感,只不过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规范化的,是讲究逻辑和结构性的。


【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这让我想到了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时期,特别到了康德与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哲学思想就像是一个具有着复杂结构的建筑,讲究逻辑上的层层递进与环环相扣。


那么在音乐史上,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曲式也表现出了理性的特征。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便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在后续的节目中,我们会去做详细的赏析。当然,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



03  浪漫主义时期:自由奔放


从1820年到1900年的时间,古典音乐走向了浪漫主义时期。


【音乐:肖邦《降E大调夜曲》】

肖邦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音乐时代,音乐风格发生了巨大改变。音乐家不再拘泥于古典主义方方正正的框架,而是通过乐句的伸缩、和声与曲式的改变去表达炽热的个人情感。


作品诗意而浪漫,奔放而活跃,节奏也不再规整,而更加自由、随性。耳边听到的正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让人能感受到温和的恬静以及诗意的浪漫。


18世纪以来,随着法国大革命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高涨,人们要充分表达个人的情感、宣泄个人的情绪。人们追求自我的彻底解放与个性的极度张扬。



《自由引导人民》欧仁 · 德拉克罗瓦油画作品,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作品


这一阶段,古典音乐便成为了人们抒发个人情绪的媒介。再加之,这一期时乐队规模的增大和新乐器的出现,让音色更加丰富和华丽。


因此,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就像是五颜六色的油画,总是会给人立体的幻想——或忧伤沉醉,或诗意迷离、或激情彭拜、或自由奔放……这些主观的情绪,掩盖了理性的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对神秘的主题,比如死亡、恶魔、幻想、超自然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音乐:勃拉姆斯-《第四号匈牙利舞曲》】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变化,让我联想到西方哲学史上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比如叔本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正好也是在这个时期,尤其是尼采的生命哲学绽放出了无限的活力——破除传统理性的条条框框,寻求生命本能的释放。可以说,同一个时代下的音乐和哲学,其风格都会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当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就非常多,比如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柏辽兹、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瓦格纳、马勒等等,我们在后续的节目中也会一一给大家介绍。


04  20世纪以后:多元化的后现代风格


而20世纪以后,音乐的发展则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态势,音乐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对之前音乐风格的瓦解,有点像我们西方哲学史后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


现代和后现代的音乐流派,比如印象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在后续的节目中再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好了,这就是四期导论节目,我们先大致梳理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也是为大家做一个基本的引导和铺垫。我们整体回顾一下。



05  音乐背后的文明史变迁


古希腊音乐从神话而来;

中世纪音乐则是抚慰人心的一剂良药;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则逐渐开始有了“人的解放”;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绽放出贵族的气息;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则体现出了“理性的冷光”;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因“人的启蒙”而展现出了奔放与自由的个性;

20世纪以后的音乐则表现出对以往风格反叛的后现代特征。


可以说,你的耳朵虽然听到的是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变化,实际上你听到的是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与人类思想的变迁过程。


希望这档节目《古典音乐100问》,在带你聆听音乐的同时,使你获得精神的乐趣。


下期,我们就正式进入到这趟美妙的古典音乐人文之旅,从璀璨的巴洛克时期开始,去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


我是书杰,下期见!

洛克王国的黄蜂后在哪里能找到

翼系徽章附近

能介绍一下洛克《论宽容》吗?

最近火的很的一本书

嘛,有知道关于洛克人zero在第四部与诸神黄昏同归后的故事的大大不??

结局是一个失去了晶石的zero的头盔。。。好悬念的说。。。

洛克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洛克不是性善论和性恶论,是白板论。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 认知: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人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洛克王国求高手指导王国守护者任务打法(急求)!

开G打  菲菲辅助

有没有洛克王国游戏的同人小说,可不可以写洛克王国游戏同人小说?

没有!

洛克洛克

请问你说的是哪一个洛克,以下几个供你选择: 1.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2.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3.原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原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 4.2011年第15号台风洛克2011年第15号台风洛克 5.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 6.动漫《圣斗士星矢》人物动漫《圣斗士星矢》人物 7.游戏《拳皇》人物游戏《拳皇》人物 8.游戏《摩尔庄园》角色游戏《摩尔庄园》角色 9.游戏《洛克人》系列游戏《洛克人》系列 10.腾讯研发儿童在线社区洛克王国腾讯研发儿童在线社区洛克王国

我好想对你说丨丨丨这个是啥意思?

这个好像就是他想说的一些话,可能就隐藏在这里面,可能他不好意思去说,所以才这个样子的。

论黄种人是怎么来的

晒太阳晒的,主要是所处的地方不一样,白种人是处在离赤道最远的地方,是太阳斜射得最远的地方,气温比较冷,所以没被晒黑。亚洲是处在赤道中间地段,阳光还合适,所以人只晒成了黄皮肤,而黑种人是赤道上,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最高,所以被晒黑了,然后基因一代传一代。就有白 黑 黄的人种

介绍黄山导游词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2天可以看到云海。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黄山云海,特别奇绝。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