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管理,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

2021-06-25 18:47:40笔记侠13:05 1.5万
声音简介

何谓“明日管理者”?


那就是:符合新商业时代要求的管理者。


湖畔大学曾有一场学员公开答辩,主题是:如何管好90后。


这个主题,非常应景。


因为90后都已经30岁了。但他们常常不愿意鸟管理者,却愿意被大神虐。


把镜头切向90后无数的字节跳动。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字节跳动的组织做得这么好?


这是一家充分尊重90后梦想、专业和能力的公司,只要你的梦想和公司的大梦想是共鸣的,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在不断成长,那么,即使你是刺头,都行。


能力,是字节跳动的通行证。


被收购进来的90后创业者张楠,就是靠自己的能力,担起了从0到10到100的抖音的大旗。


新商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明日,什么样的管理会胜出?


                                   一、好的管理机制,胜过管理者


湖畔大学四届学员、93年的极链科技

(Video++)

创始人金明,出生于1993年,2012年在美国创业,2014年回国创业,今年是创业的第8年。


他提出一个观点:“大家都追捧现在文化做得很好、很浓的公司是华为和阿里,但我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唱一唱反调。我觉得华为文化里的‘狼性文化'和‘军事化管理'部分,并不适用于所有公司去学习和效仿。”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基因,每个时代的年轻人也是大相径庭的,如果一味只看到华为、阿里今天的成功,就无脑地照搬来他们的‘狼性文化'和‘军事化管理制度',对一些需要创造力的年轻型组织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益处。”


在字节跳动,看的是能力,所有人之间都直接称呼,不含“XX总”、“XX领导”,就是不要耍架子和官威,人人平等,放小自我,放大格局。开会的时候,一个到了点的会议室,即使张一鸣正在用,也得退出,让给其他提前预约的团队。


在字节跳动,不会说某个员工不好管,也不会要求有能力而成为团队负责人的某一个90后具备多么强的所谓的管理能力。


说到底,企业需要好的管理者,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


我们处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需要我们在动态中去平衡,要保持伸屈自如的张力。而好的管理机制,能让人才发挥专业,达成结果。


今天,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是好的管理机制。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可以让人才进来,让人才成长,让人才沉淀。


在原华为全球招聘负责人冉涛看来,好的管理机制能平衡管理的难题:一是能把很多人聚在一起,二是激活组织的活力。


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这和企业的体量、规模没有多大关系。


管理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要做,要不断做。做大做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赋能,胜于管理


传统的管理,想去控制别人,给别人发指令,然后等结果。


曾鸣教授到访谷歌后,惊讶于传统的管理半径是6、7人,但是谷歌的管理者可以覆盖到20+,甚至40+的人。


他发现,这里的上下级不是“管理”,而是“赋能”,更多是知识和资源等上面的支持者、服务者。


在谷歌,选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面试的时候,只要和面试者岗位有关的人都要面试下这个人。谷歌做对了第一步“选对人”,知道要什么样的人,对方的能力和行为是怎样的,然后准确识别出来。


第二步,就是我们熟知的,在团队里“用育留”,因为谷歌管理者本身就是牛人,所以选对人之后,面向每一个成员,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成人,然后给到他们资源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因此,在工业时代所诞生的管理制度,在曾鸣看来,已经不适合移动互联网和新时代的企业。他提出了“赋能”的概念。


曾鸣教授说,未来组织需要什么样的原则?那就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者激励。

“赋是赋予的赋,能是能力的能,英文是enable,它所传达的核心意思是:怎样让‘别人’有更大的能力,去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


2.流程型组织,让每一个人在其位谋其政


增长是时代的主题词,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形态,成为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流程型组织。


流程型组织什么样?


冉涛曾提到,美国从2000年开始,在十年的军改过程中,完成了 6个战区陆军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18个师司令部的模块化整合,到2013年完成了全部的转型。


美国军改的结果就是,打造了一个高素质的、 高机动性的、高灵活的作战体系。而这种灵活的作战体系就是流程化组织打造的基础。


华为,就是一个流程型组织,从客户端再到客户端。不管是8万人还是10万人,端到端的连接就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从客户需求挖掘,到形成解决方案,形成产品,再到能够满足客户的交付。所有的管理工作,就是围绕这样一条线,一个庞大的组织流程体系就出现了。


华为提出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就是流程化组织最好的体现。让前端的人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客户需求作为驱动,后端专心研制炮弹做好产品。末端神经驱动整个业务发展的决策方式,促使了前端的灵活。


在冉涛看来,华为在流程化方面所花的精力是巨大的,而它为华为带来了好的收益。


在华为,前端和后端不是行政命令的关系,而是内部交易的关系。什么叫内部交易关系?发现需要,我就要求你投入。战争打赢了,合同签下来了,大家一起算账。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内部的虚拟买卖关系,就变成了一个多边市场,而不是简单的行政配置力量。


一个公司如果能实现灵活的多边市场的资源配置,同时又能通过流程化组织把所有人凝合起来,这种管理机制,正是时代需要的。 


德鲁克说,没有执行计划的决策就是没有价值的。他所谓的执行计划就是说事情一定要有具体的步骤,而且要有相应的时间,最关键的是要有相应的责任人。


在很多企业里,大家总喜欢高谈阔论,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但是却不能够转变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最后落了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所以德鲁克说,这些看起来很朴素的细节做到位了,才能够有产出,否则看起来轰轰烈烈,最后产出是非常可怜的。 


所谓机制的成功,就是所有的人为明天种下成功的树苗,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机制,包括目标管理、人才选用育留、流程、绩效管理、激励机制等等。


                                        二、让人才各尽其能的管理机制中,

                                        有哪些人才原则?


如何让人才各尽其能?


对于这个问题,冉涛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管理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驱动因素越来越强,所以管理里面有一条底线,那就是,从把人当物的管理,首先转移到人的主动性管理上来,也就是说,今天的管理能不能抓人心。


为什么要牢牢抓住人心?


1.人是第一生产力


用对了人,才决定了某一件大事之后的第一要义。


互联网时代是智力密集型而非劳动力密集型,强调协同而非管理,因此,能不能把人的创造性激发出来,是过去十几年组织建设的一个主题词。回归人性,激发人的个性,不同个性的人聚在一起,让整个组织充满了活力。


2.人性使然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成就和成功。企业要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机制,让人能够获得正当的名和利。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可以解决个性和共性的问题。


现在已经不是拿着红缨枪打天下的时代,当组织架构搭建起来之后,组织和人之间不是谁控制谁的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只有把所有人都聚合起来,才能在未来的巨无霸时代更好地合纵连横。


那么,人要怎么找?


花高价找高能力的人。


为什么?


因为企业要找的人,一定是高于当下需求的人。如果找的人,能力低于企业的水平,那么一定会走下坡路。


只要企业往正向发展,肯定要找到更好的人。


当下,很多企业是按照岗位说明书找人,华为十几万人根本没有岗位说明书,任正非一样管得好。


在华为,识别人才看5项素质,5项素质就是搞明白什么是对的人,并且已经在华为使用15年以上。


第一个素质:主动性


这种主动不是单纯指积极行动,而是强调有预见性,主动思考、快速行动,而且要产生好的结果。主动性极强的人,甚至能够未雨绸缪,提前为未来做准备。


第二个素质:概念思维


能不能从复杂琐碎的事务和现象中提炼出方法论,并且复制给别人,这里需要提炼总结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是否具备概念思维是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志。


第三个素质:影响力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不会只是用说服别人的方式和人相处,而是能换位思考,乃至找到大家的共性,从而自然而然地让所有人达成共识。


这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场”,这个场是一个人魅力所构成的天然资源,其难点在于让别人主动认同你的观点。


第四个素质:成就导向


成就导向高的人在工作中会给自己设定挑战性目标,会强烈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并且不断地为自己树立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驱力。


第五个素质:坚韧性


看他是不怕困难呢,还是坚持要把事情做成?坚韧性是指在艰苦或不利的情况下面对困难的状态。


这五项素质反复锤炼,就构成了高端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积极、聪明、有强大的气场能影响别人,有远大的追求,面对挑战坚持不懈。


人力资源体系的第一步就是选对人。你选进来的人,有追求吗?你有一套选人的模型吗?


反观现在很多企业,管理很严,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才基础不太好。


                                      三、明日管理者,为什么而存在?


一般来说,管理者是指拥有下属的人、带团队的人。但是在德鲁克的定义中,管理者最核心的是能够成为为公司整体成功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的人。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专家、专业人士,都可以成为管理者,对于管理者这个词,他用的不是manager,而是 executive。


Executive这个词在英文中的原意是指“有裁决权的人”。德鲁克自己的定义是“所有承担贡献的责任,并且能够实质地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


一个Executive如果总是救火的话,那么很可能这个组织存在管理程序、制度上的问题或者缺乏远见。张瑞敏正是受到这句话的启发创立了海尔的“日清日高工作法”。


所谓“日清日高”,就是我们每天都能够完成当天的任务,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不断改善、不断提高。


作为Executive,不能只强调自己的付出或者强调自己所拥有的权力,而是要以成果为中心,用外部的眼光、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因为成果只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他的工作是有产出的。


德鲁克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有四个方面的产出。


第一,在公司设定的目标上,能够达成一些直接的成果;


第二,能够捍卫公司的价值理念、价值观;


第三,能够为公司培养未来的人才,培养明日之星;


第四,自己在工作当中也能够得到蓬勃的发展。


但是,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两个习惯:善用时间;要事优先。


虽然很多人都想利用好时间,但到了公司,无穷无尽的事情会涌向自己,被事情推着走,所以很难真正主动掌控时间,甚至会变成时间和任务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这时候,管理者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能够抵御那些紧急事务的进攻,这需要管理者有很大的定力;


二是要会分摊,把时间聚焦在两三件事儿上;


三是敢于舍弃,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些有潜力的业务当中。


如果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一把钥匙,你现在便拥有它了。




明日管理者,长什么样子?


任正非说:“华为的成功,很大意义上是人力资源的成功”。华为通过从早期100名领军人才身上萃取出的共性基因,凝练成5项基本素质,以此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

冉涛老师是华为第一批COE专家,前华为全球招聘团队负责人,主导了华为全球招聘体系的设计,也是百森智投创始人。从实业到投资再到创业成功,他总结出一套“44531”人才模型——4层站位,4项能力,5项素质,对应3类不同的人才类型,借此绘制成一张人才地图。

这次更新学堂联合冉涛老师,开启私教坊二期线下训练营,训练营结束的时候你可以带走属于自身的人才地图,明白自己企业的现状是什么,以及下一步的着力点究竟在哪里。就此解决站位不清,层次不明的难题,最终实现人尽其才,让企业坐享人才红利。

什么是管理管理学作业:1,什么是管理

荞麦褪辟w查考陡埔

管账不管钱,管钱不管账

对你以上的问题,回答如下: 出纳的职责有:1)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 (2)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4)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因此:1、流水账也就是现金银行日记账,这些有出纳完成。 2、会计审核的凭证,制证人都没有权限修改,不单是出纳做的,看你补充的问题,不重复,一个是总账,出纳登记的是现金、银行日记账,也就是所说的流水账。

管她呢,管它呢,管他呢三个都可以吗

都可以,不同语境里使用。

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化管理的典型管理故事,谁知道?

人性化管理是凡是在建立制度或政策时以人为中心,倾向于为广大员工服务,怎样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福利待遇等。 人情化管理就是在处理问题时考虑到人情的关系,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制定措施等采用人情因素的博弈来最终确定方案。

不管 尽管

不管;就是不理睬的意思.尽管;所有的意思.

孩子6岁如何管教 孩子6岁怎么样管教

1、首先要尊重孩子。6岁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许常常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多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问问他为什么,或许他还能给你头头是道的讲原因呢。但毕竟孩子懂的还少,这时候家长就要做好引导作用,对于正确想法给与支持和鼓励,帮助宝宝更深入的理解,如果错误的认识就要及时帮宝宝改正,多用生活实例讲道理。 2、多以朋友的态度和宝宝交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倾听宝宝内心的想法,而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宝宝哦! 3、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要告诉孩子明确的道理和规则,孩子才能更好的记住,也会更信任家长。 4、孩子也总有叛逆的表现,在孩子不听话时爸妈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少打骂,注意观察分析,找出原因,也不要僵持着,可以先冷静,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和宝宝讲道理。

为什么大人要管教小孩子而小孩子不能管教大人

因为大人永远是大人,你长多大在他们眼里都是小孩,不过也有例外

生活主管怎么管理生活老师

第一,先理清工作的职责和范围,通过书面内容,开会同步明确每个岗位对应的职责; 第二,管理分人和事,建立起对应的针对人员的规范规则,做好人员沟通,梳理日常工作流程; 第三,执行,按PDCA循环思维不断对工作进行回顾和优化。

管理者在管什么?理什么

一、什么是管理之管 许多管理者喜欢用和自己风格一致的人,以自己的行事风格为部门之“文化”,把员工简单分为“不好使”和“好使”的,往往会很有气魄的把不听话的和不顺眼的人赶走。其实,这是“面对”而后的“选择”,决不是管! 管理者之管指的是管人,而不是简单的把人分类或者筛选,管人是一个偏重于如何训练人和使用人的艺术。 管,你就得身先士卒,示范给你的员工看,并号召大家Follow Me; 管,你就得打成一片,忘记你的好恶,只要员工人品上没有问题,甚至是只要他愿意为了大局而努力; 管,你就得知人善用,哑吧送信、聋子站岗、瘸子擂鼓,许三多也能成为特种兵; 管,你就得授权授压,放手的同时用压力去锻炼一个人,以帮助他成长; 管,你就得学会激励,胡罗卜和大棒你得两手都要会,能用棒子砸出胡罗卜的享受,那才叫批评的艺术; 管,你就得勇于承担,问题并不都是员工引发的,你也不是裁判,首先还得你去承担; 管理者之管人,应该从大局去训练人、使用人、评判人。所谓大局就是公司整体的利益、公司的核心目标的达成;以自我之风格去管人,以一事一城之得失看人,则就是小器局了。 管理之管,应该看着大局去管,以结果为导向去管,忘记结果的管,那只可能带领出礼仪兵而不是狼的团队! 二、什么是管理之理 管理者除了管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理事,也就是管理之理! 理事不等同于简单的指挥和下命令,也不是仓促的冲锋、补锅帮员工干事。所谓理,就是是梳理,就是总结经验,总结教训,就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情。理就是重新定规则,从规则的角度彻底消灭问题。 管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改变人的能力;理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事,改变流程,改变不合理的做法。如果管理者只“管”不“理”,即使你的“管”的能力再好,以后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管是灭火,则理就是防火。 基于以上讨论,管理人少和人多的Team以及简单和复杂项目,其实管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理的功夫却大不一样,要学会根据人员的规模和项目复杂性随时“调整规则”。 理,首要确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将要做什么; 理,其次确定组织之架构,实施有机的分隔,才有可能一一治之; 理,其三确定具体的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应该做什么; 理,其四确定绩效和激励机制,对结果有个说法; 理,其五确定制度,规范应该怎么做事,而不是指望所谓的管理魅力; 理,其六确定流程,用流程来防范和保障做事的质量,而不是事后的惩罚。

没有人管管这事呢?

有人管的。只是你反应的没到位。你找对人。对口单位。一样,真实情况就有人管啦。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