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08、武汉其实是三座城市

2021-07-17 18:00:00娱悦佳音08:15 5.1万
声音简介

今天我们谈谈武汉

在许多人的眼中,武汉是长江大桥的呼啸、是黄鹤楼的美景、是江汉关的钟鸣、一城三镇、两江交汇、九省通衢、得天独厚,繁华盛景从未落幕;它经历过许多重要的命运转折,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洗礼,却总能一次又一次的迎来新生,武汉就这样在长江岸边走过了千年,从汉唐到宋元,从明清到如今。


今天的武汉再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弦,祈盼祝福之余,谨以此文致敬武汉,既是追忆,也是敬畏。


山南水北为汉阳,汉水入江为汉口,武汉之名即源于武昌、汉阳、汉口的第一个字。

今天我们谈武汉其实无法说它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座城市,因为它实际上是三座城市,长江、汉江在此地交汇穿行,把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三镇隔江鼎立的局面,同时又被几座大桥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成为了一座更大的城市,这种格局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属罕见,而特快列车在一市之中要停两次,恐怕也只有武汉一例。


事实上武汉也是中国少有的特大城市之一,它是除上海以外又一个曾经被冠以“”字的城市,这在全中国的城市中只有两座,保卫大武汉就是抗战时期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之所以被冠以大,我想原因无非就是指街道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各地都号称我有“十里长街”,但是全中国的城市真正达到十里的很少,上海的十里洋场算一个,汉口的汉正街号称天下第一街自然也当之无愧,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也许距离是有达到,但是“以商冠之”的却没有,因为商业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武汉三镇各有分工

汉口的味道在于,市面繁华、商铺林立,通往长江上游和下游的轮船都要停泊在它的码头边,“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是对这一现象最具体的描述。


很多人都知道丝绸之路,但是知道地位可以和丝绸之路比肩的万里茶道的人却并不多,那条通向蒙古高原繁荣了将近200年的国际商道,其源头就在汉口,而汉口也以“东方茶港”而享誉世界,“货到汉**,茶到汉口香”,说的就是大汉口因九省通衢、两江交汇,世界之茶皆出于此而闻名天下,神州大地的四大名镇之首,注定会站在世界的面前,汉口作为万里茶道最大的集散地以及最重要的起点,曾经促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近代国际贸易。


万里茶道的路线

当年的晋商朔汉水而上将茶运到襄樊,转唐河到达南阳之后改成陆路运输,然后北上过平顶山、洛阳渡黄河入太行、穿晋城、长治经太原、大同到达张家口,然后再换驼队,经过戈壁沙漠再经库伦到达恰克图进入了俄境,这里晋商的代表就是山西榆次的常家以及祁县的乔家。


注意:山西北部的张家口又名东口,出东口之后就是张库大道,是山西通往俄罗斯的大道,最早的晋商走东口走的就是这条万里茶道;而与其对应的走西口却更像是一条逃荒的血泪之路,一东一西,天壤之别。

汉阳是一座工业城,是中国工业化初始时代的心脏,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在上个世纪,汉阳铁厂几乎把控了整个中国工业的命脉,是中国工业化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继汉阳铁厂之后,汉阳兵工厂、纺织局、芦汉铁路等重要工业也全面铺开,张之洞主持下的“湖北新政”,这个堪称最早由中国人主导的全方位的现代化运动,在长江岸边隆重拉开了序幕,而长江、汉水交汇处的近代武汉更是被后人誉为“百年前的特区”,系统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汉阳兵工厂所生产的汉阳造步枪,历经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使用最广、制造单位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武器装备,拥有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两大重工业的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工业都市,而使用汉阳造枪炮的湖北新军,更是引爆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辛亥革命,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不仅是中国重工业的肇始地,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起动机。


可以说在一百多年前,汉阳搭载的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张之洞,那位南方洋务运动的代表,在那个时代碰上这样的人,是武汉的幸运。

武昌是一座文化城,城内城外有许多学校,历代湖北的首府也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地方政权,也是发生在这里;这是一片开创历史的土地,是解放思想的圣地,在那个民智未开、风云变幻的年代,许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武昌而聚集在这里,成为了革命的中坚力量,接受时代的选择、参与历史的进程,民主革命的胜利在于民众不再懵懂,“觉醒”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题。


黄鹤楼上,楚天极目,整个三楚大地尽收眼底,滚滚的长江水早已成为了每个武汉人心中最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事实上武汉的辉煌并不只是在近代,曾经一度被人们认为蛮夷的荆楚之地同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和中原黄河流域有着同样灿烂的文化,别小看了长江流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阳和武昌就已经成为了楚国的军事和经济中心,而政治中心则是它西边的荆州,也就是郢都。


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今天武汉在飞速前进,谁还分得清三镇旧日的差别呢?


四字趣味汉子的成语

1. 有趣的汉字的四字成语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释义]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语出] 宋·晁次膺(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正音] 好;不能读作“hào”。 [辨形] 圆;不能写作“园”。 [近义] 鹊笑鸠舞 [反义] 花残月缺 [用法] 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常用作祝人幸福美满的新婚颂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2. 汉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呢 江淮河汉、披霄决汉、江汉之珠、汉官威仪、汉官威仪。 一、江淮河汉 白话释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朝代:战国·邹 作者:孟轲 出处:·《孟子·滕文公》:“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翻译:水从地下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是正确的 二、披霄决汉 白话释义:冲出霄汉。 朝代:唐 作者:柳宗元 出处:·《行路难》诗:“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翻译:穿过云霄决定汉从沆漭,一分左右给星辰 三、江汉之珠 白话释义:江汉:长江和汉水。指长江、汉江所出产的夜明珠,是珠中之最美者。形容贵重之物。 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出处:.《管子·揆度》:“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 翻译:北方用禺氏的玉,南方用江汉的珍珠 四、汉官威仪 白话释义: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朝代:南宋 作者:范晔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翻译:老吏或流泪说:“没想到今天又见汉宫仪仗 五、彪形大汉 白话释义: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朝代:清 作者:吴趼人 出处:·《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翻译:两人都是虎形大汉;浓眉毛宽额头;燕子的下巴老虎的腮帮 3. 最高的汉子,打一四字成语 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注释】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举例】 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的柱石。(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近义词】 英姿勃勃、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反义词】 瞻前顾后 【歇后语】 六点钟的分时针;南天门上长大树 【谜语】 工;擎天柱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补语;用于人

“趣味汉字”的空心字

展开全部 趣味汉字 向左转|向右转趣味,汉语词汇。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汉语的趣味故事,急求

当而而不而=应该用“而”字的时候却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该用“而”字的时候却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个而,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八,介词 九个,名词 十个,名词动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应当用而字时却(而)不用而字,不应当用而字时却(而)用了而字,从(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汉字真有趣,部分依次从什么,汉字故事什么,同音字什么五个方面让人感受到汉字的趣味?

答:汉字从甲骨文开始慢慢演变至今,汉字字体讲究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多音字,同一个字在不同词语场景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例如:还(huan,二声),回、归来、归还等意思;还(hai,二声激森),有继续,仍旧等意思。 同音字,不同字型有相同读音,表达不同意思,这个太多了不用多举例。 《汉字真有趣》阅读包括:字谜七则、汉字故事、谐音、同音字、形声字这五部分。汉字又称中文,是汉语的记录符蔽毁号。与英文、印地文、俄文等表音的字母文字不同,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 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起源的重要标志,全华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都是汉字这个伟大发明的衍生物,所以汉字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不折不扣的第五大发明,是一切华夏文明存在的基石。本书用故事形式讲述汉字的历史、文化和奥明并亩秘,揭示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解读汉字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种种关系,挖掘汉字蕴藏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本书收录近200幅精美图片,包括文字拓本、示意图、书影及文物照片等,与文字交相辉映,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该书将艺术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科学简明的编写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极具美感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使读者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趣味历史人物故事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针言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火眼金睛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后羿射日 来源于历史典故的针言 卧薪尝胆(勾践)闻鸡起舞(祖逖)囊萤映雪(车胤)凿壁借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妙手回春(扁鹊)声东击西(孙膑)学富五车(曹植) 尊师重道(杨时)两袖清风(于谦)精忠报国(岳飞)梦笔生花(李白 完璧回赵(蔺相如) 声东击西(孙膑) 针锋尽对(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 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挥而就(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雄)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趣味汉字

汉字本身就很有趣味。

趣味汉字

禾”对“干”说:不会吧,你家穷得连裙子都没得穿? “器”对“哭”说:叫你平时多练练口才,现在被人训哭了吧。 “尺”兴奋地对“尽”说:大姐,检查结果出来了,你怀的双胞胎!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还没有装修?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你咋不戴顶草帽呢?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呀,你的两条腿都炸飞了! “占”对“点”说:咋的,买小轿车了? “且”对“但”说:胆小鬼,成天都带着保镖。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木”对“束”说:别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长”对“张”说:你以为你是后羿啊,没事整天背张弓干嘛? “大”对“爽”说:就四道题,你怎么就全错了? “电”对“龟”说:歪戴着帽子,扮什么酷? “日”对“旦”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玩滑板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有哪些很有趣味的历史书籍

梅毅的书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帝国的正午这要看你自己的喜好了。由于是中国古典书籍,所以要分白话版和原汁原味的原版。首选当然是四大名著了,然后就是《论语》啊,《春秋》《左传》《史记》,《史记》建议还是读白话吧,因为人物关系和流程太错综复杂,度百花都有点费事呢。其实我觉得,对于中国古典书籍,有很多现代人的见解也可以借鉴,并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有深度,易理解。像于丹的《于丹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哪些趣味的历史书值得推荐

《历史就这七八样》是张发财近五年来的历史专栏结集。这一次,张发财不再满足于百余字的小段子,他希望借由一篇一篇两三千字的小文章,搞搞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

趣味汉字举例

好复杂!随便举呗? 象形:日、月、山、水、门 会意:武、信、休、从、森 形声字好找,字典上部首检字表一个部首的随便找,大多数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比如鱼部),鲤、鲢、鲑、鳙、鲍 左声右形(比如利刀部),刚、创、刨、判、削 上行下声(比如竹子头),竿、竽、笙、篱、笆 多动脑。这些并不难。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