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佛法“空”与“有”的诤论

2021-07-16 11:13:39寻道有声06:58 4960
声音简介

佛法“空”与“有”的诤论

然而,到了唐代玄奘法师译经这么一翻译后,在中国又引出一个偏差。因为禅宗以中国文化的观念标榜,“明心见性”,为什么有这个观念呢?因为性与情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的根基非常久,比如三代以后,周代文化在礼记上提到“”与“”,佛法传来中国翻译后,很多都采用中国文化本有的名词,象“众生”一词出于《庄子》;“功德”出于《书经》;“居士”则出于《礼记》,佛经翻译采诸子百家之名词者非常多。此乃因翻译不同的文字,必用其原有文化使用惯了的名词,才易使人了解社会。

所以禅宗提出“明心见性”,是根据中国文化本身的道理来说明的。然而,以后世整个佛学来讲,用这四个字,毛病也出得很大。比如佛经上经常讲到“”,界线分不清楚,有时将思想、现在讲话的情绪、脑子在想的也叫心,实则非也。有时佛经上讲心,是代表超越思想、分别、意识、情绪以外的那个本体的作用,全体的,心物一元,也用“”作代表。因此佛经中,上下两句或一句中有两个地方用到“”字,可能就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但是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后世就很容易把它混淆,混淆就产生很大的毛病。

由这个道理,我们知道禅宗讲“明心见性”是一个代号,然而自玄奘法师翻译唯识学“诸法无自性”以后,中国佛学思想也发生了个争论的问题,“一切无自性”,禅宗却讲可以“明心见性”,那,不是这个错了,就是那个错了,究竟错在哪一面;有人认为,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是有个东西可见,有个心可明,这个已经不是佛法,这与印度婆罗门教传统的真常唯心论一派相同。因而,种种错误观念就出来了。

仔细研究唯识、法相后,即可了解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诸法无自性”,是指一切形而下、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根本性质,过去曾讲,现在再提出来注意,比如粉笔、纸币、手帕,都是语法中的一法(法是代号),它无自性,将手帕分析,是绵纱、化学纤维、人工、颜色等综合体,每样把它分开来,手帕并没有自己的自体存在,它是各种原素因缘凑合,偶然地、暂时地构成了这么一个东西;而名词也是假的,我们叫它手帕就变成手帕,当时取名叫阿狗,现在就叫阿狗,名字无自性。形而下诸法没有独立存在的性能,不会永恒存在,一切无常,都要变去,所以说“诸法无自性”并没有错。可是后世有一帮研究唯识学的,抓到鸡毛当令箭,谈空说有,都用错了!唯识讲诸法无自性,哪里还有个“明心见性”的性可见呢了认为这些都是假的而斥为外道。所谓外道、内道是代表分界的分号,错了的,钉个牌子归到一个范围,叫外道;在这个范围对的,叫内道,内外就是那么一个界线的分辨。

那么,实际上对不对呢?我们晓得,诸法无自性对形而下的事物而言是不错的,然而对形而上,唯识又建立一个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转入真如,另定名称叫“真如”,八识心王转完了,绝对的净化,净化到刚才所言涅槃的清净,那个东西也叫真如。不过,严格研究又分两派:一派唯识学者不用真如这个名词;一派则主张必须建立另一个作代表。

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真如”,中文翻译佛经非常妙,很美!注意这个名称哦!见了道叫“真如”翻译得很好,其它都是假的,只有这个东西是真的。但是倒过来念呢?“如真”,好象是真的。我经常提醒大家注意,佛法有一句话:“如如不动”,一般人看到都认为不要动就是佛了!根本连文字都读错了!“如如不动”,好象、好象、好象没有动,对不对?中文翻译得很好。实际上动而不动,不动之动谓之如如不动。这又讲到中文翻译的问题,现在有很多英文翻译,我感到本事好大,也好大胆。中国佛经从印度翻译过来,每一位大师不但懂得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而且要懂得各种各样的方言。象我们只晓得把外文弄好,在外国蹲了十几年对某地的方言都不知,这就无法翻译,那些地方那个字才恰当,很难!

回转来我们说到建立真如,见道的道体叫真如。唯识有一派学者根本不建立真如,把第八阿赖耶识净化了就是道。



诤友典故?

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诤友”的“诤”,辞典释义为直言规劝。所谓“诤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然而,在各种这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便是诤友。典故出自: 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鞲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贷,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元,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与何过!”谈者美之。

是谁说无诤是阿弥陀佛的根本誓,是内誓?

“无诤”超越了二元对立世界,是一切诸佛誓言李迅和本位 之所以叫“内誓”,就是不从外面听说而来哪庆此,而是从内心里差困去体证!

无诤三昧,最为第一是什么意思?

自己认为的三昧。

什么是益友、损友和诤友?

答案: 解析: 答:益友,指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损友,指会对自己道德品质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诤友,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错误,批评、帮助对方的朋友。

诤辞的解释

诤辞的解释 争讼 之辞。诤,通“ 争 ”。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 诗:“高阁常昼掩,荒阶少诤辞。”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诗:“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 词语分解 诤的解释 诤 (诤) è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诤谏。 诤言 。诤臣。诤友(能直言规劝的 朋友 。亦作“争友”)。燃码 〔诤人〕古代传说中的矮 小蚂哪人 种。亦称“靖人”。 纷争,争:诤紊( 争论 是非)。 笔画数:; 部 辞的解释 辞 (辞) í 告别闷段码 : 告辞 。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 辞让 。 辞谢 。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 的语言:辞藻。修辞。

天道论佛对话第几集

第十四集。在《天道》电视剧中第十四集中的第36分至第40分芮小丹母女深夜进行了论佛对话,芮小丹给女儿讲述了很多见闻和真实感悟。

佛教理论中到底有多少个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诤 这字念啥。啥意思。求解释。

诤 zhèng 部首笔画 部首: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五笔86:YQVH 五笔98:YQVH 仓颉:IVNSD 笔顺编号:4535**** 四角号拆租码:3775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BE4 基本字义 1.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衫唤的朋友。亦作“争友”)。 2.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旅塌兆。 3.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佛教中经律论中的论有哪些

经律论的说法,次序是错误的,因为律是佛法的基础,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律经论。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才导致了我们难以接触到佛陀的原始教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也叫阿毗达摩,共有7部。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讨论佛道一家

佛道殊途同归,但有根本区别,修行可以有借鉴,但不能把佛道说成是同一家。 佛说一切莫非幻象,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就没有;道说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存在是一个阶段、不存在也是一个阶段。佛教提倡积善因以得善果;道教顺其自然、无为而得。二者虽然接近,其根本还是不同。 虽然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都是空幻和虚无,但二者认定的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