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不转心境转

2024-02-16 23:03:26海潮明月05:00 1.4万
声音简介

1082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会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悠,反正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其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苏老当时只拿着竹拐杖,穿《倩女幽魂》里的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只是一步一行。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理解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头发乱了。


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心境无关。


我常常想,万一时运低见了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

作者:林夕

音乐:李守业《智慧禅》

主播:海潮明月

景转而心未转,境迁而心未变啥意思

就和雍正的《悦心集》上的一句话:喧寂在境,而不宣不寂者自在心。我认为是:应该由心造境,适应环境,而不是由环境来影响心情。心随境转,人生就像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以心转境,无旅掘亏有了时,也不是究竟。只有无相才能大自在。心如果随着境况或者说境界的拆神转变而转变的话,那么心不是自由的心,不是自在的心;心如果能够使得某种境况转变的话,则心不跨出这散答个境界,心就不自在不自由。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怎么解释

1、“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意思是指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派坦团境的快乐与否而决定的。出自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 2、在哲学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无论外尘橘物如何,看到的都加入了你的主观感情色彩,也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善于调整心态。 3、境由心生造信基句:真个是境由心生,不同的心态看待一个人,他的形象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下3转区能从云之秘境转到上海区吗

要200快钱啊!

境随心转 心随境转 是什么意思?

首先假设做到这两个词汇的人不是同一个人,那么他们的境界却是相同。都是如如不动,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1、境随心转,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他的心如如不动,周围境界无法干扰他;其二因为他的如如不动,周围环境被其影响而发生改变。 2、转心随境,就好像观音菩萨三十六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一样,这是自性本身具足的四种特性的第一个特性:“随缘妙用”。打个比方一个人管我们喝水的杯子叫茶杯,那我们就随顺他也叫他杯子,但是我们本身不著相这个是茶杯。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意思是指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而决定的。出自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在哲学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无论外物如何,看到的都加入了你的主观感情色彩,也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善于调整心态。 “境由心生”造句: 1、境由心生,心有何造?我只思,枉那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入枕寒。 2、真个是境由心生,不同的心态看待一个人,他的形象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境由心生,褚民谊怕的不是梅花堂主人,而是怕今天刚刚入驻的客人。

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出自哪里

源自佛教《无常经》

心随境转则不自在,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觉得意思是:如果你的心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那么就不会开心快乐;如果你的心态可以改变你所处的环境,那么你就时时刻刻都自在快乐,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简单的将。凡事不求别人,求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佛。环境改变了并不一定能改变你的心境,但心境改变了不论什么环境都是一样的。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境随心转而悦,心随境转而烦。是什么意思

人内心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自己的表情、行为,这是相由心生。 自己心情不好时,看到什么都不顺眼,心情好时看什么都很高兴,所谓爱屋及乌,这是境由心转。 自己能控制心,只要一直保持好的心态,就能得到快乐的生活,这是境随心转而悦。 如果自己一味跟随外界,外界好,自己高兴,外界不好,自己悲苦,这就是随境转而烦。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境随心转而悦,心随境转而烦

因由心转,果由心生;境随心转而觉,心随心转而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