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误区:晕轮效应

2021-08-09 18:52:00管理心理学教授鞠强03:26 5.6万
声音简介

鞠强教授《一年半在线现场结合实用管理心理学MBA硕士水平课程》入门弟子正在招生


【报名方式一】报名电话
杨龙臣老师:021-55270377
刘胡娜老师:021-65106120
苏长生老师:021-65106329
(每日9:00-20:30,休息日照常)

【报名方式二】短信报名
请回复“我要学习”到鞠强教授工作手机号15202122580,学术助理跟你联系。



晕轮效应误差名词解释

  晕轮效应误差是在考核过程中,因评定人员对考核对象先入为主的定势影响作用而产生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误差现象。它好像月亮的晕轮向周围弥漫、扩散一样,掩蔽了事物的总体面貌。   消除的方法主要有:   (1)加强对评定人员的学习与教育,消除其个人偏见;   (2)广泛收集和全面掌握考核事实依据,克服评价的片面性;   (3)在技术上采取交错排列评分线的方法,如第一项优劣顺序自左而右排列,第二项则自右而左,以利消除定势偏差现象。

恋爱中的晕轮效应?

心理学小知识|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例子?

首因效应:例如第一次见到一个温文而雅的男人,对其产生了倾慕的感觉,一见钟情。近因效应:最后的一次谈话留下的印象很差,遮蔽了对方以前好的方面。晕轮效应:对办公室的一个同事不喜欢,找不到文件时就认为是他在搞鬼。

你知道这个现象叫什么晕轮效应女神异闻录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的一种心理定势。把它称之为“晕轮效应”,是说它像月晕一样,会在真实的现象面前产生一个更大的假象:人们隔着云雾看月时,在月亮外面有时还能看到一个光环,这个光环是虚幻的,只是月亮的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折射出的光现象,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物质的、真实的光环;晕轮效应产生的也是幻化的总体印象,尽管产生这种幻化印象的对某种特征的感知可能是真实的,像对月亮的感知一样真实,但总体印象却和月亮外面的光环一样不真实。 人们走进礼品店,选购的往往是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物品,因为精美的包装、偏高的价格往往使人产生晕轮效应:认为里面的东西会像精美的包装一样好,会和偏高的价格相一致;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选择对象往往偏重于学历,因为他们假想学历高的对象一定会和自己有广泛的共同语言、会和自己情趣一致;面相老实巴交的人,人们想不到他会是作奸犯科的老手;简陋的工棚和简单的工具,人们想不到生产出的产品会畅销欧美。 所以晕轮效应出具有普遍性外,同时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晕轮效应和首次效应主要的区别在于:首次效应是从时间上来说的,由于前面的印象深刻,后面的印象往往成为前面印象的补充;而晕轮效应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由于对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这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 所以,这两种心理定势是不一样的,是不能混同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和首次效应也会互相交叉、交织在一起,因为这两种心理定势尽管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树木代替森林。 首次效应妨碍人们以后正确认识该事物,产生一种固执的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上的偏心,必然连带地产生“晕轮效应”,所以首次效应往往是晕轮效应的前奏;但晕轮效应本身不等于首次效应,它也不一定以首次效应为前提,甚至有的时候它还是首次效应的“前效应”——例如从简陋的工棚和简单的工具推断产品必然粗劣,因而一接触某个乡办企业,看到简陋的工棚和简单的工具就产生“这企业不行”的首次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晕轮效应和首次效应相比,是心理定势中更撵层次的东西,因而它也更难以克服和纠正。晕轮效应既是无意识的,又是固执的。所以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意识的提示以及相互攀比等不良意识的增长,一些企业、商店纷纷装修门面,讲究包装,以期利用公众的晕轮效应扩大企业的影响,提高产品的销量。 在公共关系人际交往中,名片越印越精致,花式品种越来越多,出现了所谓“名片效应”,有些人甚至对它产生了迷信。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名片效应”不外乎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范例,它并不是什么新发现。公共关系活动是主动开展的活动,因此利用公众的晕轮效应来实事求是进行自我宣传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也出现了利用公众的晕轮效应来蒙骗人、坑害人的现象,这是应当反对和制止的。 [

儿童晕车怎么办最有效方法

  夏季天气比较热,宝宝在出行的时候,经常的会晕车,那么幼儿晕车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更好的防止呢?下面为您介绍七大妙,来帮您搞定宝宝晕车,让宝宝高兴快乐的出游。   一、幼儿晕车的原因   1、视觉引起   宝宝看到车外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车外静止的东西和车发生一个相对运动,则相对运动越快,宝宝发生晕车的机会就会越多。此晕车症状比较轻。   2、前庭平衡系统所导致   这是大多数宝宝晕车的主要原因。由于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够完善,如果行驶中的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前庭器官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宝宝晕车。一旦是这种原因所导致的晕车,一般来说,要比大人严重,也比较普遍。但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其前庭功能逐步完善,晕车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   那么,幼儿晕车怎么办呢?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防止孩子晕车哦。   二、防止幼儿晕车的方法   1、让孩子通过高度不高的平衡木。开始时,父母可扶着孩子的手臂,然后慢慢地撒手,让孩子独立地走过。   2、教会孩子沿着地上的细绳行走,身体尽量不要多晃动。   3、与孩子一起旋转5-7秒钟。如果能坚持训练,数月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4、出发前40分钟内,不能让孩子吃东西。吃东西后20分钟,让孩子服防晕药。   5、在汽车行驶途中,不要让孩子随便吃东西,家长自己最好也不吃东西,否则食品气味易引起孩子恶心。途中只能喝点凉开水。如果旅途很长,可等车停之后,让孩子下车后再吃食物。   6、如果孩子能在旅途中入睡,那是最理想的;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觉,父母可讲故事或者聊天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7、如果能停车半小时,一定要带孩子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家长不如试试以上的方法来防止宝宝晕车吧。

除了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还有些什么效应?

无声的效应 高永雏子的漫画

因为一个男生坏就认为所有男生坏是晕轮效应吗?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因为一个男生坏 所有男生都坏属于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的区别与联系。跪谢各位大神。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这两种效应均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各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1)首因效应 它是第一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由于它是最初的不全面的认识,因而是有偏差的。 作为认识的主体,要尽量避免第一印象产生的不良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与日后的观察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认识一个人,给人一个正确的评价。 (2)近因效应 它是相对于首因效应而言的,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由于最近时间的某一信息,使过去形成的认识或印象发生了质的变化。

怎样防止晕车(要有效的)

1、首先,在上车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然后切一片生姜,贴在肚脐上,然后再把风湿止痛膏贴在姜片上面。 2、最好想办法一上车就睡觉。 3、尽量坐在窗户旁边。 4、可以通过回忆美好的时光和高兴的往事建立兴奋灶,有利抑制晕动病的症状。 5、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以减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别是旋转性刺激。有可能的话,尽量平卧。 6、 乘车前可服用怡含宁含片等,以预防晕动病。抗胆碱类药物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晕和呕吐。 7、预先吃晕车药,不要吃苹果、橘子、柠檬和鸡蛋,尤其是鸡蛋。 8、上车前半小时不要吃东西。坐车前吃东西要适量。 9、最好坐要车子的前半部分,车子震动少些。 10、减少车内异味,开车前通通气,开车后,不要打开窗户直接吹风,也不要一下开窗一下关窗,这样温度变化过大,更易晕车。 11、上车前一个小时,把风油精点在太阳穴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