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导论:20世纪西方哲学革命的源起(上)

2024-05-13 15:30:23王德峰教授13:57 14.9万
声音简介

导论20世纪西方哲学革命的源起(上)


⼀、知识点


1、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黑格尔(Georg WilhelmFriedrich 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11月14日卒于柏林。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801年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开始了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1805年获得副教授职。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同年夏他的《论英国改革法案》一文发表,因普鲁士国王下令中止,文章只发表了前半部分。主要著作包括《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





2、尼采:


尼采,德国人,伟大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代表人物。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牛津通识读本:尼采》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由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尼采研究学者迈克尔·坦纳撰写,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国内著名哲学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3、象棋:


象棋(英文名:Xiangqi ),也叫"象碁"、中国象棋,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象棋的保护单位为北京棋院(北京桥牌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2021年4月25日,夏焱和王悦刷新了双人排列一盘中国象棋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用时41.73秒。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我们用了中国象棋史做一个比喻,就是来理解黑格尔提出的种子,说人类历史的开端就是精神种子的陈列,由于这颗精神种子来了,人告别了动物界,历史起步了。


2、在这种对人类历史的解释中,人的本己的生命创造被看成理性所用的工具了,把人的本体的生命创造通过这种逻辑辩证,逻辑被工具化,他也就虚无化了。


3、物质财富的增长就在这样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平等的价值交换的形式中展开,这难道不是最合乎理性的经济制度吗?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上一节讲了第 13 讲将西学东鉴与中国思想的自我批判。现在我们转到西方看一看,在现当代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我们发现西方人同样也发动了一场,他们思想着自我批判,这就是 20 世纪西方的哲学革命。面对由资本和技术建构的现代社会生活,同样引发了西方能思维的头脑对当代文明的重新认识,以及这种当代文明的状况的来历的重新探索,这就是 20 世纪西方哲学革命的缘起。




我们首先要提议的就是黑格尔哲学,他为什么在 20 世纪普遍遭遇到批判?我们曾经说过,黑格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我们介绍了黑格尔哲学曾经给欧洲社会以无限进步的乐观主义的信念,他把辩证理性运用来说明历史的不断进步。他认为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进展的,历史就是自由意识不断进展,而这种进展是有它的必然性的。黑哥用他的辩证逻辑论证了历史不断进步,给欧洲社会以哲学上的信心。但是,进入 20 世纪的西方社会的状况,一种新型的危机和苦难,都使得黑客哲学不但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我们这里可以提到一本书,就是美国的哲学家怀特写的那一本分析的时代。在这本书里边,怀特讲了这样一句话,我念一下肌肤, 20 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坚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 19 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 20 世纪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从攻击那位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位德国教授是思想庞杂,声名赫赫 19 世纪的人,他底下说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




我这里指的是黑格尔。 20 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的创始人都从什么攻击黑格尔开始?怀特说了一句很妙的话,他认为实际上就是对黑格的特别显著的颂扬。也就黑格你真的被批判,反面地说明了什么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了。在底下说,卡尔马克思存在主义者克尔凯格尔约翰杜威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贝特兰罗素和 摩尔这些人在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都是黑格思想的密切的研究者,他们的一些最杰出的学说都显露出从前曾经同那位奇特的天才进行搏斗所留下的伤痕。他们都跟黑格尔哲学搏斗过,而且还留下了伤痕。




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格尔哲学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曾经给欧洲社会、欧洲思想界、学术界留下的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类处境的转变导致了对欧洲文明的重新思考,而这种重新思考不得不通过与黑客哲学的搏斗来进行。我们第 14 讲的 20 世纪西方的哲学革命,这场革命针对的首要对象就是黑格尔哲学。在这里讲的第一点,我们先来介绍两位黑格的早期批判者,一位是马克思,一位是尼采,这是第 14 讲的第一点。黑格的早期批判者马克思和尼采。我们曾经介绍过黑格的历史哲学,我们用了中国象棋史做一个比喻,就是来理解黑格尔提出的种子,说人类历史的开端就是精神种子的陈列,由于这颗精神种子来了,人告别了动物界,历史起步了。




用种子的比喻来说明,人类历史在起步之后,展开着全部现实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实都根源于什么都隐藏在这个单纯的种子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一棵西瓜籽,最后长出西瓜来。西瓜的全部丰富的麝香滋味,其实预先都已经在那个西瓜的种子里边了。所以历史展开的丰富内容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砌,它有它的必然性。黑格用这个总之说来说明历史进程的内在必然性。




这样一种对历史的认识,其实就是提出了一个思想,历史是在逻辑上预先已经成功了,这叫逻辑预成论,预先做成了,预先在哪里做成了?在这颗种子里边,我们举象棋是做荔枝的,象棋的这个最初的行程就是它的一套下棋的规则,其实非常简单,在这个下棋的规则里边,已经隐藏着以后会发展出来的种种战略战术。所以象棋史实际上在逻辑上预先的就在它的规则里边存在了,这叫罗杰玉成论。




我们通过西史来理解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我们终于发现这种比喻其实是揭示了黑格历史哲学的本来含义,就是逻辑上预承历史的现实的丰富内容。种种偶然的因素我们必不要去管它。实际上历史在种子里边预先已经做成了。罗杰一承认的问题,错在哪里?他的错误是什么?人类的历史并不是象棋史,因为我们拿象棋是做比喻的,我们就来说明这一点,人类精神的本性不等同于如象棋的规则。如果我们说象棋规则其实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逻辑的形式化解释,这种解释就是黑格的原则,黑格尔哲学的原则叫理性形而上学。在这种对人类历史的解释中,人的本己的生命创造被看成理性所用的工具了,把人的本体的生命创造通过这种逻辑辩证,逻辑被工具化,他也就虚无化了。




历史并不是如黑哥所理解的那样,在理性的规则中隐藏着,理性的规则其实是对人类的本真的生命创造的一种形式化表达而已。通过这种形式化的表达,它让人类的历史显得是非常合乎理性的,但理性并不是人类的本体生命的创造的根据。但是黑格尔哲学导师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它特有的抽象化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西方近代思想就是一条理性主义道路的打开,而且他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比如说牛顿物理学,它也在经济制度上显得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来是人类在它的经济生活当中找到的最合乎理性的制度,因为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比较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我们一定会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个重大特征是什么?消解了在经济生活当中的政界压迫关系,每个人都获得了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自由,物资、财富的生产,按照人与人之间在市场上平等交换做原则,这是最合乎理性的。比方说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当中的经济关系了。




这里边并不包含任何等级压迫,他们是自由平等地见面的,他们彼此订立了一个契约,比如说劳动合同、用工合同,是吧?我没有把你逼到企业里边为我干活,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我可以录用你,你也可以辞责,是吧?所以这份雇佣合同完全是以独立的个人彼此平等地交换做前提的,而物质财富的增长就在这样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平等的价值交换的形式中展开,这难道不是最合乎理性的经济制度吗?所以我们有两个方面的理性,一个是科学的理性,把神灵从自然界里边驱逐出去,我们发展自然科学。




另外,我们的理性还有一种用法,就在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当中,以独立的个人在市场上平等见面做原则,他也是合乎理性的。因此资本的原则被看成最合乎理性的经济关系,因为他在合乎理性,在于资本的原则舍弃了一切,否定了一切理性之外的权利,它实现了市场平等。




而市场平等就是具有量化的尺度,叫货币。你在这个企业里边工作,每天工作 8 个小时,你就提供了你的劳动时间量,那么我跟你等价交换,那叫工资给你,是量化的,这个量化的尺度就是货币。终于货币成了什么唯一有资格发言的社会权利,政治权力不能凌驾于他之上,要把政治权力从市场经济的舞台当中驱逐出去。第一个讲出这一个要求的是压张师面国富论。正式权力不能干预一个民族的市场经济活动,一个民族的经济活动应当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是吗?看不见的时候叫自由放任的经济,把政治权力从经济领域中清除出去。他那本书叫国富论,是吗?



课程金句



课程文稿

我们上一节讲了第13讲,讲西学东渐与中国思想的自我批判。现在我们转到西方,看一看在现当代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我们发现西方人同样也发动了一场他们思想的自我批判,这就是20世纪西方的哲学革命。


面对由资本和技术建构的现代社会生活,同样引发了西方能思维的头脑对当代文明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这种当代文明的状况的来历的重新探索。这就是20世纪西方哲学革命的源起。


我们首先要提议的就是黑格尔哲学,他为什么在20世纪普遍遭遇到批判?


我们曾经说过,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我们介绍了黑格尔哲学曾经给欧洲社会以无限进步的乐观主义的信念,他把辩证理性运用来说明历史的不断进步。他认为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进展的历史,就自由意识不断进展,而这种进展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黑格尔用他的辩证逻辑论证了历史不断进步,给欧洲社会以哲学上的信心。但是进入20世纪的西方社会的状况,一种新型的危机和苦难都使得黑格尔哲学不断在现实中遭遇挫折。


我们这里可以提到一本书,美国的哲学家怀特写的那本《分析的时代》。在这本书里边怀特讲了这样一句话,我念一下:


“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19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

——就是说,20世纪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从攻击那位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位德国教授是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是)19世纪的人,他底下说,“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


这里指的是黑格尔,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的创始人都从攻击黑格尔开始。怀特说了句很妙的话,他认为实际上(这种攻击)就是对黑格尔的特别显著的颂扬,也就是说,只有黑格尔值得被批判,反面地说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了。


(怀特)在底下说,卡尔·马克思,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约翰·杜威——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贝特兰·罗素和G·摩尔这些人,在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都是黑格尔思想的密切的研究者,他们的一些最杰出的学说都显露出从前曾经同那位奇特的天才进行搏斗所留下的伤痕——他们都跟黑格尔哲学搏斗过,而且还留下了伤痕。


我们就可以看到黑格尔哲学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曾经给欧洲社会、欧洲思想界学术界留下的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类处境的转变导致了对欧洲文明的重新思考,而这种重新思考不得不通过与黑格尔哲学的搏斗来进行。


我们第14讲,讲的20世纪西方的哲学革命,这场革命针对的首要对象就是黑格尔哲学。在这里讲的第1点,我们先来介绍两位黑格的早期批判者,一位是马克思,一位是尼采。这是第14讲的第1点,黑格尔的早期批判者:马克思和尼采。


我们曾经介绍过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我们用了中国象棋史做一个比喻,来理解黑格尔提出的种子说。


人类历史的开端就是精神种子成立,由于这颗精神种子来了,人告别了动物界,历史起步了。用种子的比喻来说明人类历史在起步之后展开的全部现实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实都根源于什么?都隐藏在这个单纯的种子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了一颗西瓜子,最后长出西瓜来,西瓜的全部,丰富的色香滋味,其实预先都已经在西瓜的种子里边了。


所以历史展开的丰富内容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它有它的必然性。


黑格尔用“种子说”来说明历史进程的内在必然性,这样一种对历史的认识其实就是提出了一个思想:历史是在逻辑上预先已经成功了。这叫“逻辑预成论”——预先做成了。预先在哪里做成了?在这颗种子里边。


我们举象棋史做例子。象棋的最初的形成就是它的一套下棋的规则,(这套规则)其实非常简单,(但)在下棋的规则里边,已经隐藏着以后会发展出来的种种战略战术。所以象棋史实际上在逻辑上(已经)预先地就在它的规则里面存在了,这叫“逻辑预成论”。


我们通过象棋史来理解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我们终于发现这种比喻其实是揭示了黑格哲学的历史哲学的本来含义,就是“逻辑上预成”。历史的、现实的丰富内容,种种偶然的因素我们不要去管它,实际上历史在种子里面预先已经做成了。


逻辑预成论的问题出在哪里?它的错误是什么?


人类的历史并不是象棋史,因为我们拿象棋史做比喻的,我们就来说明这一点。人类精神的本性不等同于如象棋的规则。如果我们说象棋规则其实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逻辑的形式化解释,这种解释就是黑格尔的原则,黑格尔哲学的原则,叫“理性形而上学”。


在这种对人类历史的解释中,人的本己的生命创造被看成是理性所用的工具了。把人的本己的生命创造通过辩证逻辑工具化,它也就虚无化了。


历史并不是如黑格尔所理解的那样在理性的规则中隐藏着,理性的规则其实是对人类的本真的生命创造的一种形式化表达而已。通过这种形式化的表达,它让人类的历史显得是非常合乎理性的,但理性并不是人类的本己生命的创造的根据。


但是黑格尔哲学倒是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抽象化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西方近代思想就是一条理性主义道路的打开,而且它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比如说牛顿物理学,它也在经济制度上显得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来是人类在经济生活当中找到的最合乎理性的制度。


因为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比较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我们一定会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个重大特征是消解了在经济生活当中的等级压迫关系,每个人都获得了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自由,物质财富的生产按照人与人之间在市场上平等交换做原则,这是最合乎理性的。


比方说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当中的经济关系了。这里面并不包含任何等级压迫,他们是自由平等地见面的,他们彼此订立了一个契约,比如说劳动合同、用工合同,我没有把你逼到企业里为我干活,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我可以录用你,你也可以辞职。所以这份雇佣合同完全是以独立的个人彼此平等的交换做前提的。而物质财富的增长就在这样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平等的价值交换的形式中展开,这难道不是最合乎理性的经济制度吗?


所以我们有两个方面的理性,一个是科学的理性,把神灵从自然界里边驱逐出去,我们发展自然科学;另外我们的理性还有一种用法,就在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当中,以独立的个人在市场上平等见面做原则,它也是合乎理性的。


因此资本的原则被看成是最合乎理性的经济关系。因为它的合乎理性在于资本的原则舍弃了一切、否定了一切理性之外的权力,它实现了市场平等。而市场平等具有量化的尺度,叫货币。


你在这个企业里面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你就提供了你的劳动时间量,那么我跟你等价交换,给你工资,是量化的,这个量化的尺度就是货币。终于货币成了什么?唯一有资格发言的社会权力,政治权力不能凌驾于它之上,要把政治权力从市场经济的舞台当中驱逐出去。


第一个讲出这个要求的是亚当·斯密《国富论》,(他认为)政治权力不能干预一个民族的市场经济活动,一个民族的经济活动应当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叫自由放任的经济把政治权力从经济领域中清除出去。


好,这一讲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会继续沿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介绍一本好的《哲学导论》

罗素《西方哲学史》

哲学导论怎么样

今天看完《哲学导论》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看完《哲学导论》(王德峰 著,上海人民出社出,2000年)。这是一本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在看着本书之前看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在》,一开始真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看了看了几十页才渐渐找到一种还是很模糊的“倾向”。现在看王德峰所著的这本哲学导论,感觉与之前实在不同。首先他是本国人所著,语言上平白了很多,再者是一本导论,逻辑讲解都比较详尽,注释较多,很有感觉。而且之前很多不了解的东西,看完这本书之后,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始终认为爱好文学的人是非常必要读点哲学原著的。以后,我还会继续多读一些哲学原著以及与哲学有关的书。 接下来打算读的是《2005年散文诗精选》和《2005年微型小说精选》。由于读哲学书叫枯燥,这两本书都已间歇读了一些,打算在三天内把这两本书读完。

哲学导论哪个版本好

北大用张世英的,至于哪个对你最好,那要看你考哪个学校。

哲学导论怎么样

今天看完《哲学导论》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看完《哲学导论》(王德峰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这是一本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在看着本书之前看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在》,一开始真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看了看了几十页才渐渐找到一种还是很模糊的“倾向”。现在看王德峰所著的这本哲学导论,感觉与之前实在不同。首先他是本国人所著,语言上平白了很多,再者是一本导论,逻辑讲解都比较详尽,注释较多,很有感觉。而且之前很多不了解的东西,看完这本书之后,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始终认为爱好文学的人是非常必要读点哲学原著的。以后,我还会继续多读一些哲学原著以及与哲学有关的书。 接下来打算读的是《2005年散文诗精选》和《2005年微型小说精选》。由于读哲学书叫枯燥,这两本书都已间歇读了一些,打算在三天内把这两本书读完。

哲学导论与哲学通论 我该选择哪一个

哲学导论吧 这是他初期作的 似乎是用于引导初级接触哲学的人 应该适合你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史上几次大讨论的主要内容

课本48页。。。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

众志成城 宁死不屈 大义凛然 赤胆忠心 共赴国难 前仆后继 开天劈地 艰苦卓绝 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 浴血奋战 血战到底 取义成仁 视死如归 一往无前 不屈不挠 大义凛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舍身取义 大公无私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答案:众志成城、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赤胆忠心、共赴国难、前仆后继、开天劈地、艰苦卓绝、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浴血奋战、血战到底、取义成仁、杀身成仁、视死如归、一往无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鞠躬尽瘁、舍身取义、大公无私。 众志成城  【拼音】: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举例造句】: 段 祺 瑞 既 得 国 务 员 同 情,便以为众志成城,正可一战。 ★ 蔡 东 藩、许 廑 父《民 国 通 俗 演 义》第 八 十 八 回 【拼音代码】: zzcc 【近义词】: 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灯谜】: 最大的志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英文】: unity is strength 【故事】: 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搜刮百姓的财产,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大臣都反对,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一年后大钟造成,拍马的人都说声音好听,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告诫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答案:众志成城、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赤胆忠心、共赴国难、前仆后继、开天劈地、艰苦卓绝、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浴血奋战、血战到底、取义成仁、杀身成仁、视死如归、一往无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鞠躬尽瘁、舍身取义、大公无私。 众志成城  【拼音】: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举例造句】: 段 祺 瑞 既 得 国 务 员 同 情,便以为众志成城,正可一战。 ★ 蔡 东 藩、许 廑 父《民 国 通 俗 演 义》第 八 十 八 回 【拼音代码】: zzcc 【近义词】: 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灯谜】: 最大的志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英文】: unity is strength 【故事】: 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搜刮百姓的财产,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大臣都反对,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一年后大钟造成,拍马的人都说声音好听,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告诫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0个形容革命精神的成语

从容就义,为民请命 ,宁死不屈、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坚强不屈、豪情壮志、荡气回肠、前仆后继、彪炳史册、万古流芳、永垂青史、浩气长存、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舍己为人、赤胆忠心、高风亮节,杀身成仁,百折不饶,斗智斗勇,英勇无畏,为国捐躯,舍身忘死,浴血奋战。名垂青史。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