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婚姻制度 上

2021-08-19 21:27:08白小墨v08:19 9912
声音简介

越南的婚姻制度

越南实行一夫一妻制,基本上实现了婚姻自由。男子的法定结婚年龄为20岁,女子为18岁。结婚必须办理登记手续。传统婚礼一般包括问名礼、订婚礼、送彩礼及婚礼四个步骤。各少数民族则保持本民族的传统婚俗。 答题不易,麻烦点下右上角【满意】以兹鼓励,谢谢!!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特点。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

门当户对,父母之言

求 关于中国古代封建婚姻制度的文献 著作! 最好里面详细解析明清时代的婚姻制度和婚姻关系!

唐律疏议户婚、宋刑统

唐朝的婚姻制度

唐代法定的婚姻年龄,唐太宗贞观元年定为:“男20岁,女15岁”就可以结婚;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为了增加人口,把结婚年龄又降低到“男15岁,女13岁”。 唐代确立婚姻关系第一步是立“婚书”。因唐代法律规定长辈可以包办子女的婚姻,子女如果不服从,法律规定,丈责一百,因而,决定了唐代的婚姻并不是自由恋爱,一般不能体现青年男女的个人意愿。 除了立“婚书”外,唐代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俗的影响,买卖婚姻非常普遍。据《新唐书--高俭传》记载:唐代的婚姻是:“嫁娶必多货,故人谓之卖婚”。 唐代对不同等级的人结婚是有限制的:《唐律疏议》里说:“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婚配”,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配偶,但必须门当户对,贵贱之间既然有差别,是不能结婚的。唐律还规定,如果下贱的人娶了良家女子为妻,就徒刑一年半。唐代禁止近亲结婚。唐代法律规定,禁止同姓和表亲结婚,如违反徒刑或杖刑。唐代允许寡妇再婚,唐太宗贞观元年下诏:“过了守孝期的妇女,可以再婚”。 唐代纳妾是合法的,唐律规定,婢女被主人宠爱并有了孩子,可以接纳为妾;妻子年过50以上没有生育子女,丈夫可以纳妾。

唐朝婚姻制度

法律分析:唐代法定的婚姻年龄,唐太宗贞观元年定为:“男20岁,女15岁”就可以结婚;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为了增加人口,把结婚年龄又降低到“男15岁,女13岁”。 唐代确立婚姻关系第一步是立“婚书”。因唐代法律规定长辈可以包办子女的婚姻,子女如果不服从,法律规定,丈责一百,因而,决定了唐代的婚姻并不是自由恋爱,一般不能体现青年男女的个人意愿。 除了立“婚书”外,唐代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俗的影响,买卖婚姻非常普遍。 法律依据:《中华人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唐朝的婚姻制度

唐代法定的婚姻年龄,唐太宗贞观元年定为:“男20岁,女15岁”就可以结婚;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为了增加人口,把结婚年龄又降低到“男15岁,女13岁”。 唐代确立婚姻关系第一步是立“婚书”。因唐代法律规定长辈可以包办子女的婚姻,子女如果不服从,法律规定,丈责一百,因而,决定了唐代的婚姻并不是自由恋爱,一般不能体现青年男女的个人意愿。

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什么?

秦朝的是按身高结婚的。(*^__^*) 嘻嘻……

唐朝婚姻法律制度有哪些

唐朝婚姻制度 (1)婚姻成立。唐朝明确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写入法律,并规定了一些具体条件,包括“报婚书”、“有私约”、“受聘财”等。 (2)婚姻解除。唐朝法律有关婚姻解除的规定,有出妻、和离、断离等方式。 (3)婚姻限制。主要有“嫁娶违律”、“违律为婚”。

汉朝的婚姻制度有哪些

汉代早婚现象的兴起,王室与民间皆然。查考《汉书》、《后汉书》,男子从十五岁至十八岁初婚者都有。如《后汉书·灵帝记》:“建宁四年四月癸丑,立贵人宋氏为皇后。”灵帝于建宁元年即位,年十二,那么结婚时年十五。《后汉书·桓帝记》:“建和元年秋七月乙未,立皇后梁氏。”桓帝是十五岁即位的,结婚那年应为十六岁。《隶释》十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云:“收从孙,即广延,立以为后。年十八,娶妇徐氏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