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拾遗2021第一期

2023-11-07 11:10:39终身黑白16:09 4089
声音简介

为右拾遗什么意思?为右拾遗什么意思?

古代官制名称而已

拾遗什么意思

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拾遗是什么?

就是拣走别人掉落的东西。

路不拾遗这个成语

路不拾遗 读音是lù bù shí yí 是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

路不拾遗(拼音:lùbùshíy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成语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说道不拾遗。

路不拾遗成语

遗是指路人丢失的东西。 具体来说就是在行路时(或在路上)见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不去拣拾。 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多,现在主要和夜不闭户连用,来表示一个地方足够富庶或民风足够纯朴~或两者皆是~ 以下是官方解释: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 释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 处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用 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示 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 近义词 夜不闭户 典 故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负,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路要拾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路不拾遗,指的是路上没有人会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淳朴,人们品行高尚。 唐朝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邯郸一带),不小心把一件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那人听了心里话:这可能吗?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路不拾遗的典故

路不拾遗 汉语成语 释义 出处 典故 近反义词 用法搭配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举例造句】: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近义词】: 夜不闭户、路无拾遗 【反义词】: 世风日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风气好[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近义词 夜不闭户 展开全部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5]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5] 典故 形容社会风气良好。《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参见:○道不拾遗[5]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拾金不昧、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霁月光风 反义词 见财起意、巧取豪夺、神州陆沉、浑水摸鱼[4] 用法搭配 运用 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风气好[3] 例句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并非只是一种奢望。[4]

路不拾遗的意思

词目 路不拾遗 发音 lù bù shí yí 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示例 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