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150.兵败土木堡

2021-09-27 10:26:55枫落白衣25:51 4.6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49 喜点
声音简介

土木堡的历史事件

明代正统14年(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仓促率兵20余万人亲征,因准备不足溃败损失数万,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李贤之《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 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 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 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 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 寇见不行,退围。 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 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 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正统中迁考功郎中,改文选。 正统14年“扈从北征,师覆脱还。” 英宗复位,命贤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 自此,李贤“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对明代中期政治的改良颇为有力。 李贤不仅亲历土木其事,而且还以一位以国事为重的官员的面貌活跃于政治舞台上。 他在英宗亲征之前曾与同僚一起劝说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章留驾; 在行军途中,又与一些御史谋划击杀王振,制止亲征,使英宗安全返回北京。 在李贤对土木之变的观察中,这种热忱的历事者的背景所具有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5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土木镇里还能见到几处当年明军赖以抵御的城墙遗迹,几米高的土墙在田野上和民房间断断续续地延伸,有的被村民当成了院墙。 这些历史遗迹还保存至今。 能“诉说”那段历史的还有显忠祠,它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为祭祀死难将士而建造的,历经几度毁坏和重修,至今还保存着3间大殿和一些碑刻,从正中一间大殿锁着的门往里窥望,可见一块写着显忠祠简介的牌子和一块写着死难大臣官衔和名字的牌子与输水管道、农具等杂物堆放在一起。

土木堡在哪

你好,土木堡在今天的张家口怀来县。 希望能够帮到你。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从亲信宦官王振之言,亲率大军北征蒙古族的瓦刺部落,因出征仓促准备不足几经溃败,在从大同败逃至距居庸关30公里的土木堡时,为瓦刺骑兵合围,全军覆没,杀死王振的樊忠战死,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军队生擒。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堡中“堡”字怎么念?

一[ pù ] ⒈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 二[ bǎo ] 1.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 2.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 三[ bǔ ] ⒈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子。马家~。

土木堡中堡字怎么念

土木堡[bǎo] 堡是一个多音字 堡 [bǎo]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 堡 [bǔ]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子。马家~。 堡 [pù]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

土木堡在什么地方

河北怀来县土木镇境内

土木堡念什么

应该是bu的第三声 ● 堡 ◎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子。马家~。

土木之变称土木堡,还称什么。

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土木堡之役;土木堡之战;英宗北狩;

瓦窑堡,土木堡,这些地名怎么读?

瓦wǎ窑yáo堡pù,土tǔ木mù堡bǎo

“土木堡战役”明军有多少人?“土木堡之变”意味着什么?

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的劝阻 ,亲自率大军出征。结果由于组织不当,所有军政事务都皆有王振专断,结果55万大军在土木堡惨败殆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