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比电影更热血

2021-10-25 13:54:24明镜台_ag15:48 1.4万
声音简介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长津湖被公认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此役中的“冰雕连”成为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长津湖战役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1   在长津湖战役中,80师239团3营6连在攻击新兴里之敌时,受敌火力压制即卧倒冰地上,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除一个掉队战士与一个通信员外,其余200多名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察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这就是令美军敬畏的“冰雕连”!   这样的“冰雕连”并不只一个,还有三个,分别是:第20军59师177团6连,第20军60师180团2连,第27军80师242团5连,连队整建制被冻成“永远的丰碑”,他们至死保持着战斗状态!   战后,人们在冰雕连一名战士的口袋里,找到了一张薄薄的纸条。这名战士叫宋阿毛,来自上海。他在纸条上写道:“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解放军报)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2   津湖战役历时28天,被公认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当时,战事紧迫,为了赶在美军到达之前在长津湖设伏,十几万穿着南方单薄棉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紧急奉命入朝,在难以想像的极端艰难困苦之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在长津湖地区展开殊死对决。 据后来的战役简报记载,“由于我军入朝仓促,各部队有三天没吃到粮,弹药不能及时供给,加上冬季物资未能补充,在零下20度的雪冰冻地上作战,对我战力影响很大,减低参战部队之战力百分之五十。”在缺衣少粮的不利条件下,志愿军要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硬碰硬”。   从1950年11月27日黄昏发起进攻到次日清晨,志愿军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美军的分割包围,将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分包围于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等地,割断美军相互之间的联系。到28日白天,美军开始反击。连续几天的时间,美军在白天利用重武器攻击,企图突围;到了晚上,志愿军则趁夜抢回丢失的阵地。战斗异常惨烈,美军的立体火力攻击,让志愿军出现较大伤亡。下碣隅里是美军南撤并获得补给的中枢。   烈士杨根思,就是在此期间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在新兴里,从无败绩的美军陆军第七师“北极熊团”被志愿军整团全歼。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美第十军的战略目标转换,为西线志愿军迎来了发动总攻的机会。据美军资料,长津湖一战,美陆战第1师与美步兵第7师,阵亡、负伤、失踪等,合计减员约14000人左右。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部队战斗减员达14000人,冻伤减员30732人。除英勇战死的英烈外,大量战士冻死冻伤,三个“冰雕连”仅有两人生还。

长津湖战役到底是哪一天?

长津湖战役发生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战役,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和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第10军展开了直接较量。经过近一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打破了美军的北进计划,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的主要战斗,主要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约15万人对战“联合国军”美第10军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战役于1950年11月27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后,美军高层低估了中国入朝作战的决心,错误地估计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人数,并且在第一次战役失败后就开始筹划名为“圣诞节回家(The Home By Christmas Offensive)”的攻势,意图在1950年圣诞节之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而志愿军也在筹划再发动一次大的战役,歼灭数个团的“联合国军”,从而扭转朝鲜半岛的战争局势。双方均开始布局下一步的行动。 美军在长津湖地区集结了以美第10军为主力的约10万人,志愿军则秘密调遣第9兵团约15万人入朝。1950年11月27日早晨,美第10军开始进攻,当天夜里,志愿军第9兵团开始反击,迅速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美军部队的分割包围,并于随后几日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歼灭了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12月5日,美军开始向南撤退,撤出长津湖地区。12月24日,美军第10军在兴南港装船撤退,长津湖战役正式结束。 在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克服困难,以劣势的装备重创了美军精锐陆战1师,给予美军沉重的打击,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基本实现了战役目标,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获得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的胜利

天津战役的介绍

天津战役为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遵照中央军委及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命令,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野战军主力5个纵队22个师和特种兵司令部之炮兵、坦克、工兵等,共34万人夺取天津。同时以1个纵队(2个师)位于军粮城地区监视塘沽,并准备截歼天津突围的国民党军队。此役,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与占领天津的胜利,为和平解决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热血江湖里热血石怎么用

可以和披风合成 提高额外的属性 最多一件披风可以合成4个热血石 在武器商人那里合成 比如 真武绝击的石头就是刀这个职业PK打怪用的 合成概率加1%就是在合武器和强化武器的时候用的 提高成功率的

长津湖战役多少周年

长津湖战役73周年。 抗美援朝战争始于1950年10月,持续至1953年7月,而长津湖战役则于1950年11月27日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2月24日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长津湖战役是一场令人震惊的胜利,不仅挫败了美帝联军的狂妄,也改变了世界格局,这场战役非常惨烈,其中冰雕连是最为人铭记的故事之一,125名中国战士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中埋伏6天,最终全部因冻寒而牺牲。 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而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重要的纪念日——长津湖战役胜利73周年,让我们铭记并深切缅怀那些为抗美援朝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长津湖战役意义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志愿军在战争初期所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这次战役影响意义深远,不仅有效维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声誉和威信,也为后续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必要的准备和部署。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军队组织能力的一次充分体现,中国军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逐步发挥出其潜力,保持高度凝聚力并以凛然之姿面临强大的敌人。 长津湖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在实战经验方面的深厚对决,同时也为中国军队的实战训练提供了更多机会,提高了其干军产生的信心和战斗力。 长津湖战役对中国军队的战略和战役计划产生了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决心,并有助于军队形成更为稳定的防御系统。

古代著名的战役为什么能让人津津乐道?

人物各个栩栩如生,其中的故事剧情堪称经典,如火烧赤壁等...

听不懂别人说话

你好,这样的情况,建议你到心理科做个检查,很有可能是属于社交障碍的表现,如果确定的话,可以做心理疏导和支持!平时也需要多锻炼,等到年龄再大一奇迹历多了,经历多了,可能会有所好转,目前从你描述的情况看,应该不是什么病态,也不需要特殊治疗的。

可以给我提供一份神话故事吗?

   3  二、《女娲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  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  三、《后羿射日》          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    4  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于人类。  四、《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从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传下的子孙,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巨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看样子很可怕,其实他们性情温顺善良,都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奋努力。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    5  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虽然夸父失败了,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并且激励着许多有志之士不断进取。       夸父追日的目的真的能够达到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客观规律。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必须借助于太阳的光和热来哺育其上的生命。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离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就使白天和黑夜不断更替,因此也就会看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夸父看到的太阳西行,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另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    6  和公转轨道之间存在着66.5°的夹角。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不变,这样就使太阳直射点只能在南、北纬23.5°之间移动,结果使地球表面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出现差别。所以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也就是说北方要比江南寒冷。因此,即使夸父跑得再快,再力大无比,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名人名言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1诗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诅咒!!!!!

乖孩子,别怕,这是由心理恐惧引发的心情变异症,是属于正常现象。所以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太在意了就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心理阴影而最终在精神方面会出现问题。人生死跟你想法是无关的,不然地球上人也不会有这么多了,呵呵,放轻松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