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21-11-02 12:00:00刘敏涛17:09 16.1万
声音简介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完整文稿

(独白)朝华:“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主君,多年前那个流萤纷飞的七夕节,你写下了这两句词。今晚,我反复默念着它,却像是你和我的写照。这是我嫁给你的第五个七夕,可我们已经分别四年了,这聚少离多,便是人生的苦况。此时此刻,你身在何处?你抬头,也能像我一样,看见双星渡过银河吗?年年七夕,家家乞巧,我却忍不住悲从中来,主君,你今夜也会想起我吗?

这位仰天而叹的“织女星”,她的名字是边朝华,她的身份,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侍妾。虽然经历了多年离苦,此时她仍相当年轻,嫁给秦观那一年,她才只有十九岁。人们往往知道秦观的老师苏轼与他的侍妾王朝云的故事,却不甚注意这位边朝华。这两桩婚事自有相似之处,都是四十几岁的文人学士,在他们功成名就之际,娶了十几岁的少女作为妾室。婚后,男人们通常给妾改名,新名字包含了美好的想象,朝华——清晨的花朵,秾艳新鲜,仿佛还凝着子夜的露滴,自当承受无尽的怜爱。秦观给她取这样的名字,自然是基于她容貌的昳丽——所谓昳丽,就是那种似乎在暗夜中也能发出光芒的美丽。

这是绍圣四年的七夕,就在朝华叹息之际,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湖南郴州,隔着薄薄的月光,秦观看到了璀璨而清晰的银河,在流云映衬下,仿佛正上演一场奇幻的宴会。他甚至听到了丝竹和笑语声,细细辨别,才知那不是云中仙乐,而是隔壁人家女眷们乞巧欢聚的声音。

在贬谪的小城中,在一封家书也寄不到的蛮荒之地,七夕依旧如约而至。今晚的夜空,让秦观也不约而同地,想起来那首他年轻时写的小词《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年轻时候的秦观,还没有真正品尝过人生八苦之一的爱别离滋味,他在七夕之夜指点银河,毫不把牵牛和织女的别离,当成一桩了不起的事情。反正时间是无垠的,他们是不死的,只有凡人才陷入“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两难局面,这一对仙人,他们聚也好,散也好,都是金风玉露,左右逢源,哪来的什么忧伤啊!

银汉迢迢,仙家的悲欢的确太难共情。自古以来,诗人们想象双星的身影,他们的笔下,这段感情,空灵得不染一丝尘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中,牛女之间只是一场亿万年的凝视。而李商隐也说:“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吹起,玉露暗生,这时相约相邀,就像飘落一场流星雨,虽没有任何温度,却美得铺天盖地。

而到了秦观手上,七夕词变出来许多世间儿女的情态:“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忽然间,牛郎织女对彼此有了评价。“你就是独一无二、最美的那位玉人啊!天上地下,谁也比不上你!”口口声声“胜却人间”,却把这一对神仙眷属带入了凡尘,因为真正的仙家态度,是不会去跟凡人相比较的。就是这一句,秦观也把自己带入了词中。


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在七夕的微风、七夕的清露,和七夕的星空下,作为风流倜傥的才子,他不正像是一位谪仙人吗?

人们早已传说李白是太白星入凡,难道秦观也是一样,前世的身份是牵牛?

那谁,又是他的织女?

(独白)朝华:主君,你曾经告诉我说,天河里的水,跟大海里的水,是通着的。有人曾在八月里的某一天,备了十来日粮食,趴在大海中的木头上,就这么到了天河,看到了某个人牵着牛来饮水。就在那一天,地上的人们看见了,一颗小星靠近了牵牛星。你笑着对我说,凡人跟仙人接近的机会是不多的,像这样的事,千百年来,也只发生过一回。我便对你说,那我呢?若主君是牵牛星,那朝华便是那颗误犯主君的客星吧?你牵着我的手,正色对我说,不,朝华,你便是我的织女。

古人把妾室称为小星,可是在秦观看来,朝华可不是一颗小星,而是他的织女。元祐四年,是秦观一生中难得的顺遂时刻,他本人擢升为秘书省正字,还与朝廷重臣范祖禹结为了儿女亲家。四十五岁的秦观以为人生从此一帆风顺,大事都有了结论,便可享受闲情了。新婚之夜,他熏然地写道:

天风吹月入栏杆,乌鹊无声子夜闲。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若干年前想象中的金风玉露,一朝终于成了枕上风物。他飘飘然地,似乎脱离了人间。回顾前四十年,秦观经历了大器晚成的辛苦、政党攻讦的风波,疏荡放旷的脾气更让他遭受了不少指摘。而今夜,佳人柔情似水,这些坎坷似乎都一笔勾销了。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也不过只是天上一夜。世路风波接踵而至,快得令人措手不及。

就在秦观和朝华成婚的秋天,朝廷中波澜暗起,赏识苏轼一派的太皇太后辞世,一股山雨欲来的气息弥漫在政坛上。哲宗皇帝开始亲政,新皇帝誓要将权力的棋局清扫一空,重落旗子。很快,煊赫一时的旧臣们贬谪的贬谪,流放的流放。一道被贬出京的诏书也落在秦观头上。真如同梦游仙宫一场,醒来还是人间之身。

离京前,秦观命令新婚不久的朝华回父母家去。另嫁他人。

(独白)朝华:父亲!你不能把我关起来,你开开门!你代我去问主君,问他还记不记得苏学士写给柔奴的《定风波》?当年柔奴的主君贬到岭南,她什么辛苦也不顾了,定要跟了去,她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颗心若是不安,您就算将我三媒六礼,嫁了什么如意郎君,也不过嫁他空空一具身躯罢了。管什么山遥水远,管什么湿热苦寒,我都要跟着主君一同去的,父亲,你去问主君,他不能不带着我走!

在清晨的冷露中,朝华发疯一般地跑着。她要追上那支南去杭州的队伍。她要追上她的主君。不久前她还与他是一对双星,如今,说过的誓言都不算了吗?

(独白)朝华:主君,您不能不带着我走!让我上车吧!

秦观看着蓬头乱发、哭肿双眼的朝华,心中五味杂陈。在做出那个决定之前,他曾细细数算旧时的同僚,老师苏轼被贬到广东英州,然后辗转惠州。好友黄庭坚为母亲守孝逃过一劫,孝期一满,立刻被贬去黔州。只要出京的旨意一下,他便很可能像昔日的师友一样,在山长水远的贬谪之路上耗尽余生。他自然可以像他的老师一样,一直把朝云带在身边,可这个词风婉约的男人,骨子里便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想,细弱的朝华是经不起这般摧残的。

尚未到达杭州,贬谪的旨意再次追来,这次是处州,浙江丽水,做一个收酒税的小官。现实像一座冰山冷酷地浮现,容不下任何绮梦了。他决意送走朝华。


《墨庄漫录》中记载了这件事,在杭州接到贬谪消息的秦观,借口要修道,不容分说,立刻派人回京师叫来了朝华的父亲,坚决把朝华送上马车。

很少有士大夫愿意记录自己和妾之间真实的关系。虽然他们从不吝啬笔墨,像炫耀画眉鸟那样,炫耀妾的美貌和歌喉。但对于那些更加深刻的联系,譬如迫不得已的离别,譬如分分合合的折磨,他们通常讳莫如深,顶多投射进一些风花雪月的隐语之中。但秦观打破了惯有的沉默,他写了一首诗,记载他的后半生里这件重要的事,诗的名字就叫:《遣朝华》。

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 。

夕阳漠漠,马车消失在天际,目光所及只剩下龟山巍峨。亘久不变的自然面前,人们方生方死,轻易便被命运拆为两片。但如此脆弱的凡人,怀中却长存着无法遗忘的爱,哪怕被现实磨灭到只剩一寸,那一寸还成千万缕。秦观最后的话充满了无奈,他说:不要哭了,不要再死守着朝朝暮暮的执念,就算我们守到百岁,最后岂不还有一场离别吗。

贬谪之路,终于只剩下了秦观一个人。此后的一两年间,他像一叶浮萍,随波逐流。在处州稍停之后,又被一道莫须有的罪名驱使着,继续南下,向着湘江楚水的深处而去。当绍圣四年的七夕,他抬头仰望天际银河的这一刻,已经身在郴州。半生零落,举目无亲,秦观漂浮在无尽的旅途中,像一个孤独的游魂。

在这个七夕,秦观想象着遥远的天穹上,双星交会,然后再次陷入漫长的离别,就像对人间一桩桩悲欢离合的隐喻。他不知道,同样举首向天的,还有他的朝华——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命运把人推到离别的十字路口,往往就在一刹那间,来时的鹊桥,化作别时的归路,不容人心存侥幸,不容人好梦不醒。这时,我们才知道天长地久和朝朝暮暮,都是由不得人选的。

洒泪而别的朝华,像是夜空中渐渐黯淡下去的织女星,天色快要破晓,一道银河重又将他们分隔两地。

(独白)朝华:牛女一年还有一度相会,为何你我年年空看流萤?主君,自你走后,我把你的旧诗都读过背会了,虽然不在一起,心却越来越近了。你走后,我养成了自言自语的毛病,每天都要同你说话。虽是住在我父亲家里,因有柴米和用度送过来,他们还把我看作是你家里的人,允我安安静静地,等着你回来。你快回来吧,主君,这噩梦一般的日子终会过去的,我还会像那年一样,心满意足地呆在你身边,被你温柔的眷恋……

三年后,秦观在滕州猝然离世,终其一生,他没能再度回到京城。等待着他的那些朝朝暮暮的心愿,也终于化作了一缕云烟。令他到死都没有忘记的,是朝华离开那晚,在烛光下哭了一夜,凌晨上车时,她在残月的迷雾中用力向他挥着手,向他告别,那一刻,仿佛他一生中所有的好日子都在挥着手,向他告别。远处传来报晓的更漏,一记一记敲在他心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说如果两个人相爱的感情真的很深,那么时间不会成为他们分开的障碍,他们不需要每天都在一起也能长久地相爱。 【出处】 这句话出自北宋秦观的《鹊桥仙》。 【原文节选】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两个人真心相爱就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要相互都爱对方,即使短暂的分别也能终成眷属。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爱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有在两个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时间的冲击下长久地相爱。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文学艺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鹊桥仙》作为唐宋之际骈文的代表作之一,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向往与追求。 【注释】 鹊桥:传说中天上的鹊桥,是仙女和凡间男子相会的地方; 长久:长期; 朝朝暮暮: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生活启示】 真正的爱情不是建立在表面上的,而是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有在两个链锋人相互信任、相棚歼晌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时间的冲击下长久地相爱。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和感恩身边爱我们的人,不要被琐碎的小事情干扰了我们的感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人和事,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分手或者离开我们,但是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他们就应该懂得经营和维护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认真对待感情,不断努力,一起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一起经历彼此生命中的美好瞬改激间,才能够让爱情持续长久,真正的达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境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内容简介

人在有选择权利的时毁扮候,往往并不清楚真正需要什么,等确信了自己的所需,往往已没有了选择权利胡友。究竟该何去裤余槐何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说如果两个人相爱的感情真的很深,那么时间不会成为他们分开的障碍,他们不需要每天都在一起也能长久地相爱。 【出处】 这句话出自北宋秦观的《鹊桥仙》。 【原文节选】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两个人真心相爱就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要相互都爱对方,即使短暂的分别也能终成眷属。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真正的爱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有在两个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时间的冲击下长久地相爱。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文学艺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鹊桥仙》作为唐宋之际骈文的代表作之一,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向往与追求。 【注释】 鹊桥:传说中天上的鹊桥,是仙女和凡间男子相会的地方; 长久:长期; 朝朝暮暮: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生活启示】 真正的爱情不是建立在表面上的,而是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磨练。只有在两个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时间的冲击下长久地相爱。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和感恩身边爱我们的人,不要被琐碎的小事情干扰了我们的感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人和事,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分手或者离开我们,但是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他们就应该懂得经营和维护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认真对待感情,不断努力,一起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一起经历彼此生命中的美好瞬间,才能够让爱情持续长久,真正的达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境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岂在朝朝暮暮的上一句是什么 岂在朝朝暮暮的上一句

1、岂在搭慧朝朝暮暮上一句为两情若是长久橘樱时,完整的知伍答句子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出处:宋代词人秦观所著《鹊桥仙·纤云弄巧》。 3、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人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吧,意思就是把对方放在心里,比那些整天黏在一起的还要深刻

若是两人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若是两情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思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互相真心相爱,就不会贪图每天的相聚,大概这个意思

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是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这段感情既然有缘何必急于一时

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什么意思

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含或朝朝暮暮的意思是两个人爱情是长长久久的, 并不在乎一时的分开。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及时袜搜不是天谈好伍天在一起,也是相爱的。

两情相悦.岂能朝朝暮暮是什么?

成语两情相悦的意思是形容双方对彼此都有好感。诗句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是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原句出自于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1、两情相悦 [ qíng tóu yì hé ] 基本释义:形容双方对彼此都有好感。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两情相悦;决不肯放。”白话译文: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个人彼此都有好感,都不愿意放手。2、原文:《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白话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扩展资料:《鹊桥仙·纤云弄巧》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