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黄帝内经》第22集 诊要经终论下+脉要精微论上

2021-11-06 07:56:50蚩萸山人31:08 4.9万
声音简介

  这个脚呢,这是膝盖的内侧,内侧腿,内侧,那我们这个里边的骨头在这边,另外一根骨头在这边,我们在学针灸的时候我们学过,三皇,这是阴陵泉,再下三寸呢地机,然后内踝裸上三寸这是三阴交,我们合为天人地三皇。这是水道,因为脾统水嘛,水道的位置上,病人脚水肿的时候,你针扎进去摇一摇出来,肿症通通可以用摇针的,摇完出来以后,因为你扎的是水道上面,不会出血哦,会出水,水在那边滴,就给它漏没有关系,摇针以后出来让他水,压力就会释放掉,病人那个胀痛的现象就会疏解掉,不单单可以倒水出来,针下去以后病人小便量就会增加。这是刺肿摇针,要摇针。那除了这个,我们在经络上去下针的时候就不要去乱摇它了,不要乱摇它,这是刺的道理。所以整本《黄帝内经》跟针灸是完全是密合的。
## 第五节 经脉断绝
  117页这一段讲的,黄帝问,十二经脉的气终奈何?就是意思就是说12条经脉我们有肺经、大肠经、胃经呀,脾经,经脉的脉气完全断绝的时候产生的症状是什么?是终嘛,就结束了,这个经脉完蛋了,气整个没了,病人会产生哪些现象?下面这一段讲的是这些。所以以后你如果问他,看到这个病人这个样子,我们就知道他哪一条经脉脉气没有了,脉气绝掉了。
  齐伯说,太阳的脉,膀胱经的脉,膀胱经我们最大了,从背后一路上来到头部,到睛明这个地方,整个后项环绕着头、在督脉旁开一寸半的地方,一路上来,如果太阳的脉整个脉气整个断绝掉了,这个气整个丧失掉了,病人会出现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我们什么叫做戴眼?就是眼睛往上翻,眼白,眼睛往上翻,叫戴眼。眼睛是这样子的,这是正常人,带眼呢就是眼珠子往上,眼珠子往上,那反白了嘛,带眼。因为经气膀胱经的经气到经明,经气丧失的时候就会呈现这种现象。那反则,反则就是我们整个人弯过去,本来人是这样往前弯很好弯,他不是,整个反折过去,督脉本来我们往前,他整个后翻过来,后翻过来,因为经气绝,经气一绝,没有经气的时候,他就没有那种松紧的力量,整个缩紧下来,一缩紧下来整个人反过来,反过来,所以我们叫角弓反张也是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那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这个病人呢这个色白呢就是面色非常的苍白,面色苍白,这个人的头呢是六阳之汇,阳气很重,阳气的来源是什么,来自脾胃,那整个色苍白掉了,代表胃气、脾气,脾脏的胃气都没有了,那病人会有色苍的现象。那如果说他说绝汗乃出,这里的绝汗就是油,脸上会出油,我们人身上有油,你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你摸摸鼻子上那都是油,有人说老师我鼻子的油怎么那么多,那都是气,绝汗等到油尽出了,你摸上去以后油灯尽枯,你摸都摸不到油了,整个皮肤干干的摸不到油了,你气都没有了,太阳的经脉这个气绝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出就死掉了,就死掉,经脉没有气了嘛。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绝系者一日半就死掉了,死的时候色先青白,乃死矣。我们的人会有耳聋的现象,耳聋很多,耳聋,我们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你如果说你听那个音乐刚好演唱会,你刚好你好死不死坐在那个喇叭旁边,喇叭,很大一个喇叭50寸的那么大的,平常我们25寸已经很大,那种50寸,你还刚好就坐到旁边,傻傻的也不会跑开,音放的时候那耳朵聋掉了,这是实症,这跟少阳没有关系,不要弄错。还有你在射击,你知道我们在射击在美国不射击的时候,我们有音兜,就是室内在射击的时候,我们戴那个耳罩,把它戴起来,不然的话耳朵会耳鸣呀,那回音很大,那这都是实症,跟胆没有关系,这里讲的耳聋是由内发,虚症而发的耳聋。那所谓同气相求,所以说你如果说因为音响造成的哪个音造成的,那个那你要治这种实质很简单,你要回到现场去,然后慢慢慢慢离开来,所以你一旦当场耳朵受伤的时候,千万要慢慢慢慢移开,比如说你是在室内射击,你一打,你忘掉戴耳机,一开枪那个声音很大,当时耳朵听不清楚,那个耳膜会振得很厉害,这个时候你把耳机戴上,露一点点出来再开一枪,用同样的枪同样的子弹,光子弹那个很多种不同的子弹,有爆发的有一般的教练弹有什么,铅弹,那个声音都不一样的,那同样一把枪,子弹你要找同样的子弹,然后慢慢耳机戴起来,让他习惯,耳聋就好了,同样的喇叭,你在这个喇叭受伤,放同样的音乐,然后慢慢慢慢移开移开,慢慢隔开,离他远,让耳朵慢慢习惯他,同气相求,耳聋就治好了。那内脏的虚弱的时候经脉虚的时候造成的耳聋。所以足少阳胆经,胆经经脉要绝的时候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因为肝胆是表里,所有的关节的地方都有经脉落,全身都肝主握,全部松开来,没有办法,因为经气没了。眼睛呢这个目睘绝系,眼睛没有办法转动,两眼直视,眼睛看得傻傻的,肝病出现的时候到后来,我们看很多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的时候,到后来就两个眼睛是直的,不会动了,因为经脉气没了嘛,然后手你去握着他,掉下来,然后手,握拳也没办法握,这种软的,你把他脚抬起来又掉下去了,眼睛也不会动,两个眼睛直直呆在那边,这是目睘绝系。这都是真的是临床上也可以这样子看到的,这种呢一天半就要死了。他死的时候,颜色先看到青白,在死之前,这个齐伯,这个每一个人不同的病死,他就在看一下,在那边旁边等在那边记录,一个一个写下来,一定是这样,不然他怎么知道,怎么知道,对不对!这个色先青白,实际上青色是因为肝胆里面的真正的脏,脏有阴有阳,脏的阴呢就是脏的生命,最后闪现一下就死掉了。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这个阳明经气尽的时候,我们的阳明经都有承泣四白,对不对!眼睛也络到一直到头维、下关、颊车到地仓,这种都是阳明经的地方,那病人呢口眼就乱动了,这个同时容易受到惊吓,胡言乱语,面色发黄,在脉气将尽时会出现一时的盛大。我们在脉气走的时候就好像蜡烛,这个蜡烛呢火要灭掉的时候,就是烧烧烧烧烧...你这个油要烧到这个桌子,蜡烛的油快光了,只剩一个芯在这边的时候,到了剩下一点点的时候,它会突然变大一下,然后噌——没有了。这就是那个回光返照,这就是...,人身体也是这个现象,突然会发一下。会出现一时盛大的状态之象,那等到手足麻的时候死亡降临,手脚呢就是阳明在管,阳明的气在管,因为脾胃。
  再来是呢少阴经,少阴乃气绝的时候,因为少阴是肾脏,那管黑色,黑色要跑到皮肤表面上来,原来的黑色应该是存在肾脏里面,它存在肾的经络里面可以,这都是正常的营养要正常的脏,正常的经上面,那现在经气绝了,黑就会往外散,面黑齿长而垢,牙齿变得很长,牙齿变得很长为什么?是因为牙龈缩回去了。那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因为肾前面一节讲过,肾主大小便,,大小便就会不通。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也是一样会腹部胀满,呼吸不畅,善噫善呕,常常发噫气,发呕吐,那呕吐呢严重的时候造成气会往上升,病人会出现赤色的现象,也会发生赤色的现象,逆则面赤。如果是呕吐,这个东西吐了半天,结果那个食物这些浊物还是留在身体里面,一样造成大小便不通,最后产生面色黧黑无光,这种呢也是这个会死的,也是会死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谓的汗、吐、下三法,这一个是汗法,一个是吐法,一个是下法,如果是下小便不通,我们想办法把它攻通,然后如果病在上,太高了,不管是头面的、鼻子的、喉咙的,肺上方的,我们都用吐,如果在皮肤表面的时候,我们都汗法,那如果是在内脏脏腑之间或者是经络之间,或者是肌肉和经络之间的时候,我们采的是和解的方式,这些地方呢都是替我们将来定下治病的法则,因为你病因在这里面嘛,我们有一些治病的法则出现。你如果说当我们知道这个人大便不通,我们一看他脸是黑色的,如果是黑色的,我们发现到他是肾脏功能衰落了以后,大便排不出来,这个时候你要把肾脏功能恢复,让他大便自己排出来,而不能说把他大便攻出来,帮他攻出来,那肾脏会更弱,所以我们要找他的病因在哪里,来决定。那如果是这个肾脏很那只是大肠的便秘,里面太干燥了,那病人不会黑色的,这个脸都是很鲜红很亮,很光亮,因为阳明经逆流呀,应该往下走,结果往上走,很鲜红很光亮。那这种情形呢都会造成这个病人会有便秘的现象,所以便秘呢你一定要找到便秘的原因再下手,不要看到便秘就去攻它。
  那厥阴呢肝经,肝经的脉气终结的时候,病人会中焦发热,喉咙苦干,多逆而心情烦燥,甚者舌卷,严重的时候舌会往上卷,睾丸会往上缩,这是十二经脉之所败也,经气败绝的时候会出现的一种现象,那诸位呢可以先看一个大概有个概念,大概有个概念。那你真正在临床上看过一次你就记得了,否则你如果没有看过真正,它只是形容给你听,就好像你跟北极人说香蕉长什么样子,那你相不相信,十个人去讲,我们就国语去讲,他也听得懂国语,那十个人就有不同的用词来解释香蕉长什么样子,讲了半天,北极人还是掐脖,那最好的方式是带一根香蕉给他看,所以临床经验很重要,对不对!临床经验看多了一看就知道了。我是看过很多人生老病死,看过很多生老病死,那就是因为看得多嘛,所以说我们看到的时候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所以诸位如果你回去你记不起来,你也不用记没有关系,因为那个想像的,当然我们学生里面很多医生,你们会看到那以后慢慢累积多了,你会统一起来就会有一个概念,一看就知道了,基本上呢你只要记得,记得这个青、赤、黄、白、黑,跟肝主筋,那个心主血脉,这个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然后这些青赤黄白黑呀,脉的浮沉,这些你通通可以判断出来,通通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人怎么回事。像他刚刚讲,我们肝经,肝,厥阴经脉气要绝的时候,睾丸会上缩,因为只有肝经络过睾丸,那脉气绝的话,这个会收缩而不是放纵,会收缩,就好像膀胱经的经气绝的时候会往后仰,经气绝,那我们要想办法让经气回来,是要救他的,那只有肝经络过睾丸,那睾丸的经脉的气要没有了,就往上缩,所以你肉切开来是新鲜的肉很大,你把它一风干了以后变得很小,所以经气绝的时候都会缩,都会收缩的现象。这个是介绍十二经脉气绝的这个症状。那我们下一次呢我们就要介绍这个‘脉要精微论’,这个‘脉要精微论’把脉简化了,包括我们的这些浮涩滑这个沉呀各种的脉,还有弦洪缓浮沉,我们如何去诊断它,如何从脉知道脏病在哪里,如何从脉知道腹病在哪里,也可以知道病的源头,那甚至可以我们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去摸,不用说三个指头去摸,没有规定说一定要三个指头去摸,一个指头也可以去摸,这是我们下一堂课我们要介绍这个第十七篇,我们今天介绍到这里,谢谢。
## 第六节 更正-短刺法
  我们继续下去介绍这个《黄帝内经》之前呢,我有个地方要做个修正,更正,上堂课有个更正。因为那时候我的脑筋在常脉跟短脉的时候,我们寸脉尺脉在讲的时候,我讲错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这个《针灸素难要旨》里面呢,这本书里面所有的看DVD不管是同学们大家去买回来看,这个呢它有分三卷,卷二呢分上篇和下篇,这个针灸理论它的原则这一篇里面呢,里面有一个我们叫十二刺法,第一刺呢,第一个刺法我们称之为偶刺,这个偶刺就是我们昨天谈的,心痹,专门治疗心脾,心脾,心痛,所以正面一针背面一针叫偶刺,那偶刺我们把它讲为短刺,我们本来就有短刺,在第九刺称为短刺,短刺是治骨痹,这个12刺我们就用得很多,所以我说我们在那个大家都买这本书来看,
## 第七节 短刺、偶刺、刀针刺法
  那短刺呢是骨痹,骨病,比如说我们风湿关节炎,骨头的病,就是那个骨头痛,那我们针,因为为什么叫短刺,因为骨边很浅嘛,你一扎就扎到骨头了,在痛点上面在骨头上面磨搓,这叫做短刺。大陆上有一种针法,这个称之为刀针,这个刀针呢很粗,像把刀子一样进去就是在做短刺,可是很痛,那个我个人认为太过容易伤到,伤到这个筋络,伤到这个筋,因为骨边就是筋嘛,我们很容易伤到这个筋,那诸位做这个短刺的时候,在用细针、毫针我们就可以了,那做毫针的时候我们针下去的时候,也是直进直出,在骨头上面,他哪一点痛就在那个骨头上面下针,这个就是我们有12种刺的方法,所以我稍微做个更正。
  这个《黄帝内经》这个这本经书因为流传太久,也中间失传掉很多,零散掉很多,因为战乱,所以说你们常常会读这一篇的时候常常突然蹦出来一条跟它完全没有关系的,这个叫做正常,如果是很有系统的写下来那就是现代人写的,那古代传下来的都会有断简残篇,那中间段落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我们没有办法去追寻它,我们也不愿意自己去放一篇进去,也不好。所以说只有说从临床上看的时候我们得到一些心得,所以在有散落在这种地方的时候,在临床上面我们治症的时候,我们把一些很特殊的方法找出来,然后让病人得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再补给诸位,比如我们上课的时候讲到,我们怎么这个哪个地方还没有说到,但是我们临床上怎么做,因为你只要,中医你即使散落都没有关系,你能够辩阴阳,阴和阳能够分辨,就是可以治好病的医生。那这个我们从头第一章开始到现在,讲的全都是阴阳,那么分那么多不同的章节,通通是阴阳,那到时候通通了解以后,我会跟诸位慢慢用一些很简单的方式让你了解什么叫做阴阳,什么叫做阴阳。比如说这是一个皮肤,这是外面,这是皮,这是你们的肌肉,那如果病生在外面就是阳嘛,阳就在外,对不对!阴在内,所以你如果长的肿块,一个青春痘,一个什么脓肿,那阳呀,很好治。那如果不是这样子,凹进去长怎么办?阴的,这就不好治了。阴病难治,阳病很好治,简单区分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有一个病人跑来跟你讲话,声音还很大,那个病很好治;一进来脸色苍白讲话没有气的,那个都是阴病,就是比较难治,诸如此类的。那会有很多的地方,整本它就在讨论阴阳,他就分了很多地方各种不同的地方来教我们如何去分辨阴阳。那诊断会分阴阳,药也分阴阳。

# 第十七篇 脉要精微论
## 第一节 阴阳调和:六味地黄丸
  120页,‘脉要精微论’这一篇,讲了很多脉的诊断方式,这个手部的太阴的脉动
诊断的方式。黄帝问,脉的诊断方法是什么?齐伯说,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
未乱,这个时候没有乱,还没乱的时候,可以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定死生之分。这个你一天只能看一个病人,做不到哦,应该是要这样子,理论是这样子,可是你们想想看谁可以做得到,一个早晨我坐飞机好了,对不对!我跑到好几个家去摸,摸那个脉,就为了清晨去看,很难做到,只有说我们自己的亲人,你周围的人可以看到,还有呢你教你的病人,你回去明天早上给我看,那病人不会摸脉呀,你就让他看气色或者怎么样跟你讲。但是这一段呢延伸出来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这个保养的方式,清晨的时候在中医的理论里面呢,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阴气还没有动,阳气都还没散,这个时候呢饮食都没有进,中医的观念里面什么意思,人呐,人睡觉的时候这个阳气呢会散到四肢,阳在四肢,内部呢身体里面呢阴非常的盛,这个四肢都是阳,所以我们说头手脚可以通通都在外面,身体要用被子盖住,这是常态。那有的人呢天生的早上起来,他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要拿一杯水去喝,拿一杯冷水去喝,觉得喝得很舒服,也不晓得为什么,就拿一杯冷水喝,喝完以后开始刷牙漱口做事情,这个是对的,为什么?因为你一喝冷水下去以后,这个是阴嘛,你冷水是寒的,当然你不可能去弄个冰水嘛,冷,冷水,这个性是寒的,一个寒阴下去的时候,四肢的阳——怎么有冷的会进来呢,对不对!这个阳马上就回头,瞬间就回头,因为人体是非常敏感的,一个接触马上就有反应,你如果走在路上针搓了那个人没有反应,这个人差不多了,对不对!一定会有反应,人反应很快,所以说你一下子寒冷进来的时候,四肢的阳瞬间就回到胃里面,因为喝下去到胃里面,马上回到胃里面,在胃里面蠕动。所以千年以来,只要早上起来喝杯冷水的,永远没有胃病,永远没有胃病的。那反过来这个人胃很那自然而然会有那种天生的那种动作,那这是阴阳的观念。那有一个人呢如果说胃病,你就问他早上起来喝不喝水,不喝呀,喝水有什么意思,他就是胃病,不想喝水。
  那你如果说那老师早上呢我们用六味地黄丸,很好的六味丸,六味地黄丸呢我们有淮山、山茱萸、熟地、泽泻、茯苓、丹皮,我们有三补三泻嘛,那这个六味地黄丸呢它是一个很温和的补泻的方法,我们有三补三泻,在介绍《金匮》的时候我会再细讲。那这个药如果你早上起来的时候,床头旁边放一杯冷水,放热水,晚上放下去都没关系,早上就变凉了嘛,对不对!用盖子盖住,不要给蟑螂跑进去,因为你早上起来昏昏沉沉的,不晓得里面什么,拿起来一喝蟑螂也喝下去了,盖子盖起来。早上起来大概是30颗40颗六味地黄丸就放到旁边,然后呢盐里面呢用手去抓一点点盐,你不需要一勺,太多了,盐巴吃太多会让血凝,会脏血,就是手捏一滴海盐,撒在那个这个冷水里面,被子盖起来睡觉。然后呢早上眼睛一张开来,不要动,因为你身体还阴,阳还在手脚,对不对!躺在那边,把盖子打开来,然后坐起来,坐起来的时候要赶快吃哦,不要阳回来再吃,那太慢,所以用那个冷水一下去,你把六味地黄丸放到嘴巴里面,用冷水一冲下去,到胃里面去,冷水可以进胃里面让你胃一直在蠕动,阳会按摩嘛,阳气回头在里面按摩,这个时候你一按摩的时候,消化掉的就是最好的东西,养生的。当医生一定要保养自己,当医生不能说病人脸还气色还不错,你在那边黑脸色发黑看病人不好!所以当医生气色一定要很保持心情愉快。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阴阳我们如何来调理它,一般你只要有这个习惯,就常年不生胃病的,常年不生胃病,很简单一个动作,很好用。当然了你说你我不要吃六味地黄丸,你喝水也可以呀,至少对胃很好嘛。
## 第二节 五脏五色
  121页,我们诊脉的脉是血之府也,这表面上的,那府就是表,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这个开始我们进入脉诊了。我画两个脉给你看,一个是从上面看,从这样子看,这样子看,这是关、寸、尺,对不对!上面呢是阳,下面是阴,记得上面是9分,下面是1寸。你每天看我这样子写,我保证你不用去记,自然就反应出来了。那这是平面的位置。手臂的位置伸出来,病人手在脉诊上面的时候,那个手越肥男人的手越肥,财路越多,女人不可以胖手,那手上的脉从坡面看的时候脉是这样子的,这是关,这是寸,这是尺,也就是说阳脉的地方它比较表面,阴脉的地方比较沉一点,这是常脉。你要先知道什么叫正常,这是比较,所以脉是这样子斜下来的,这是皮,这是正常。脉长呢讲的就是,刚刚好就是1寸9分这个长度,长度,那最好计算的方式就是高骨,高骨在这边,高骨在我们的手掌的横纹的头,没有,脉没有到这边,稍微下来一点点,这不就是9分,从高骨正中央往上算,那你算到这个9分以后,你以这一段和这个横纹头为9分,然后你把它长度反下来,稍微多一点点就是1寸,心里面就是这样子想,那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有矮子,高的有矮的小孩子都不一样,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算,心里面假想,你当然你不用尺去量呀,每一个人画画画不需要。脉长则气滞,这个是脉,标准的长度代表五脏气是非常的平。

倪海厦的相学理论

倪海厦讲福气的面相为: 1、观仪表  观察一个人的仪表是否威严,不但要看他的眼睛,还要兼看他的颧骨及神气。一个人相貌堂堂,端严有成,尤如猛虎下山,虎虎生威。一个人的威严,并不是他发怒发气时,而是在他非常平静的时候,和颜悦色的时候,也感觉到一股威严之气。这样的人,自然有福。  2、观厚实与精神 看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厚实和有精神,就看他坐立时的情形。一个人的身体尤如万吨巨轮在巨浪中行驶,稳稳当当,摇不动,拉不走。不论是坐着,睡着,其精神状态清洁灵透,即使久久坐着不动,也不会困顿昏睡,而是愈有神气。其精神状态如日东升,直刺他人眼目;又如秋月明亮清辉。这样的人肯定贵而有福。  3、观头额 看一个人是否头圆额高。头是人的首脑,四肢的中枢。头要圆,额要高,圆头圆脑的人富裕长寿。头方的人,头顶高耸,贵为天子;额方而头顶突出,可为辅佐国家的栋梁之人;额头平圆的人富贵无比;头顶平坦的人福寿长远。  4、观人的清与浊 所谓清,是指一个人瘦而精神爽然,此为贵相。精神浑浊称为厚,此人定有大福。若浑浊中没有神采,叫软,此种人一定孤独无子,或短命早亡。  面相传统文化 中国古人认为:“相由心生,相随心天”。在他们眼里,人是万物之灵,相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也是自然宇宙的全息缩影。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肴一切生命的信息,每个生命都是生物进化发展的积累。每个细胞都是全息整体,每个器官都可以解读出一个人全部的信息。特别是人的脸,生动地记录着其遗传及所有的经历。

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哪一本

《素问·五常政大论》。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是《黄帝外经》其中的一篇,《黄帝外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素问·五常政大论》,是《素问》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倪海厦伤寒论

推荐你学习《易演伤寒论》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用的什么书

倪海夏衫巧讲黄帝内经用的过去黄皮书,这本黄皮书是很早以前遗留下来的一本记载着黄帝内经全卷的书籍,也是非常珍贵的一本书,很有派模历史参考价值的,尘塌缓所以倪海夏讲黄帝内经是用了一本黄皮书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谁讲的好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倪海厦讲的好。 1、倪海厦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很深很透。 2、倪海厦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讲《黄帝内经》,由浅入深,简单易懂。王洪图老师是学院派老师的讲法,对于非专业的同学,内容较为晦涩难懂。

黄煌和倪海厦的关系

都是中医药行业的大师。 倪海厦、黄煌两位大师善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倪海厦、黄煌两位都是中医界大师,对治疗疾病方面颇有研究。

国内中医界如何评论倪海厦?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目前中医治疗疾病的纲要,因为还没有人超过他的理论,再加上人的疾病多与风寒有关,所以伤寒论是主流派,而肝病论又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温病论就是比较小的流派了。 其实不管哪派,其宗旨均是辩证施治,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标准,在处方下药上大的原则和纲领不会变的,各界名家决没有相互鄙视排挤之嫌,因为他们不管什么理论均是同根同源。 中医理论的深奥,现代医学是无法比拟的,他不是靠所谓的标准而判定人的疾患,因为疾病产生的原因千变万化,解决的方法也是根据病情灵活变换,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的人,是做不了好的中医看不了病的,所以中医界就很少出现年轻人超过老人的现状,也不会出现是个人就能根据简单症状说出一大堆病名和一大堆药名的状况,因为中医是门很深奥的科学。

品论一下厦门的的哥

厦门的哥大都很没品.我以前上学打的他没经我同意拉了个和我同校的.然后还要向我们每人收一份车钱.我记得拿人是海峡的,叫苏树木.我打电话去投诉,海峡竟然不管.那以后我再不坐海峡的车了.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跟谁学的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是自学自《紫薇斗数全书》。大学期间,倪海厦认识了一位会用紫微斗数批命的道长,由此引起了他对紫微斗数、相术风水的兴趣,自己在大学期间钻研,没有老师,却学得又精又全。这个爱好,为他后来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多的力量。

论黄种人是怎么来的

晒太阳晒的,主要是所处的地方不一样,白种人是处在离赤道最远的地方,是太阳斜射得最远的地方,气温比较冷,所以没被晒黑。亚洲是处在赤道中间地段,阳光还合适,所以人只晒成了黄皮肤,而黑种人是赤道上,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最高,所以被晒黑了,然后基因一代传一代。就有白 黑 黄的人种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