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黄帝内经》第23集 脉要精微论中

2021-11-06 08:01:20蚩萸山人30:03 4.8万
声音简介

  非常的如果太短,脉本来那么长,对不对!这边是9分,我用黄的粉笔更清楚,这个是横纹头,横纹头就在这边,如果是从这边算它是9分,脉到这边就没有了,脉到后边,这样子,这个是我们有一根斜的,这样子,故意这样子写比较从这边切下来,这是9分,这是1寸,到这里就是进入肌肉了,摸不到了。如果这个脉是这样子是长,是气滞,太短了,脉整个缩短,你三个指头一模上去,这个脉怎么那么短,就是短脉。先分长短,短则气病,因为脉是气嘛,短则气病。如果脉跳得太速了,速的定义,一呼二至,一吸二至,这个一呼一吸中间会有一停,会有一停的,这一停呢就是因为脾,脾土,这一停呢就是2+2+1就等于5,所以呢人的一个呼吸脉动5下,这是正常的脉动。超过5下就叫做速,太快了,数则烦心。大则病进,这个脉呢摸上去的时候,什么叫做大,大要跟人成比例,就是一个瘦子好了,你一模他的脉那么大,大脉,脉跟人要成比例,摸个胖子,摸着脉那么细呀,也就是说你这样同时看两个病人,你在这个病房看的时候,摸着个瘦子,脉那么大,摸那个胖子,其实那个胖子应该比瘦子脉大,结果胖子脉反而比刚刚那个瘦子小,瘦子就是脉大。胖子呢气少脉细,速则烦心,大则病进,当脉变大的时候,病在越来越严重,就是脉会变大。那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讲上就是讲阳的部分,阳的脉很大,浮到表面上了,这是阳是胸嘛,这一段寸代表胸,胸部,这一段尺代表腹,关部呢正好是中间横膈的地方,用这样子来区分,所以你一模上去大概就知道了,大概就知道。那下盛则气胀,下面的脉盛就是太盛了往上浮了,如果代脉则气衰,这个代脉怎么讲呢?就是更代,变更,比如说你摸这个脉平常摸上去的时候,脉就是持续的一样的,就算是坏脉好了,也是一样,不动嘛,就算是缓脉或者是细脉也是一吸五至,它是很稳定的跳动。那你摸这个脉会变动,会变更,有时候脉变大,有时候脉变小,会换来换去,这就是代,代呢气衰,病人的气会衰败下去。脉如果太细了,是气少。脉如果是濇脉代表心痛,濇脉呢就是它很停滞,感觉没有力量。比如说我们摸这个脉,我们摸一下脉脉会给我们反应,会弹回来,对不对!你摸下去它就不弹回来了,然后你放开它又回来,你摸它又弹不回来,然后过一下你一模它又往旁边跑,没有力量,这是濇脉,主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这个中间一个"革",革呢也是讲更革、变革,那脉呢如果是很雄厚很大,病况是像泉水一样,摸上去就一直这样一直冲出来一直冲出来,这种病人代表越来越沉重,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子诊断呢?因为脉是气之所在,气,那气最好的气是要敛,收敛,收敛在身体里面,那你身体里面出问题,阳气没有办法进去,一直往回逆,这个时候脉就变得很大,那都是非常危险的,病进就是越来越严重,色弊也就是气色,失掉他的原来的气色。那如果绵绵其出如弦绝死,一般来说,脉如果变成一个像一条弦一样绷紧的,那就快死了,快死了这种脉。那你反过来,你如果说从这个一吸是五至是正常,那他速,速到8、9,那很危险了,对不对!那你开始动手治疗的时候,它就慢慢慢慢变成6、7,然后变成6,然后变成5,是不是你就把他...,病人一直在恢复中间。那如果是小于它的,比如说4321,你当医生的一呼一吸,病人是432,很小,那你从2开始治疗的时候,他变成3,变成4,就代表病是在复原的中间,我们要设立这个标准就是除了你可以知道病越来越坏,你也要知道反过来就是病在恢复的中间。
  一般来说将来到你诊所你面对病人的时候,他不是正常的脉,他生病才会来找你嘛,所以你摸不到正常的脉,所以平常看看哪个人正常你摸他。
## 第三节 红斑性狼疮、气色、克色
  121页,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人脸上的颜色气色这是代表这个气足的表现,气的容华的地方。那下面就是跟诸位提到了,红色要怎么样呢?红里面要带一点白,如果是白色呢,带啊要一点光亮,不要像盐巴一样,它是形容,那也没有办法,也只有形容嘛,不然他怎么,以前没有那个那个照相机或者怎么样,他也只有形容。如果说青的变蓝,没有反光了,那都是有问题了。那五藏入五色,肝脏是青色,心脏是红色,脾脏是黄色,肺脏是白色,肾脏是黑色。当你一个脏出问题的时候,那个脏色就会跑到脸上来,所以说你看到脸上很青,青的没有光亮,这是肝脏有问题了,但这是病态,那看到脸上很红,那种红的很鲜红,那个像红斑狼疮,整个这个中间像一个狼的那个脸一样,像蝴蝶一样大蝴蝶一样那个红红的,那个都是心脏。我画个图给你看,比如说这个狼疮呢就是这样子,像脸上那个红的像个蝴蝶一样,这个周围就红起来,这种红呢红得很暗红,很亮,皮肤都退掉了,颜色,这个皮肤干掉了,退皮了,那女孩子很爱漂亮呀,用化妆品猛擦,猛擦还是照退没有用,因为那个是从里面发出来的,心脏有问题,心脏有问题。所以你看到红色,那看到黄色,很黄,那种黄就是个别,你一看就知道是不正常的黄,看到白色苍白的,看到黑色的那是暗黑色的完全没有光亮的,这都是病色,这就是望诊,眼睛看过去。那常色呢,正常的颜色我们前面就介绍过了,春天来的时候,你应该看到他气色很但是他带一点点青色在中间,尤其青在左边最所以我画了个图,左边是东方,肝心脾肺肾,你这样自己,可以把它放到肚脐上,可以把它放到身上,身上也是这样子的。
  122页,如果看到颜色变了,比如说我们有克色。如果是春天,我们看到一点青色,是正常,结果呢是金来克木的时候,春天不看到青色看到白色,就叫做克色,克就是凶,因为是贼邪,就是比较强,贼。所以呢我们如果肝脏不好的人呢,一定要肺脏要很肺脏要出问题呢,肝脏就会有问题。这是举例。那第122页第一行最下方,精明者就是眼神,眼睛的神,眼睛呢本来就是看万物的,能够分别黑白的,那如果说把长的看成短的,以黑为白,就是已经混淆不清了,眼睛出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呢经衰,所以说眼睛呢我们看眼神,如果病人眼神没了,也是很危险的现象,所以我们临床上我们进去看,比如说一个病人躺在那边,你走进去,你还没有看到病人的时候,先听,里面只有旁边的病人的家属的声音,病人是没有声音,这已经不是很好了,对不对!你再走进去一看那个病人,看他眼神,眼神非常好,身体瘦弱了,神在,他的形失掉了,很好治,神还在。最怕的神没有了,即使那个人没有瘦,身体都很眼神没有了,这就不行,这就是我们中医的望诊。所以中医从一开始,我们从接触病人开始就是耳朵在听的。所以我们人呢有的人呢是癌症死掉,有的人就自然死亡了,那你说自然死亡怎么,老师他没有病他死掉了,神没了。所以人呢常常要保持情志要很安逸,要无惧,不怕,有的人是完完全全被吓死的,那被吓到的时候,神失掉了,一样会死亡的,不是说你一定要生病才会死亡。所以我们常常在看病的时候,我常常跟病人说,不要怕,病人先安,不怕,那我们再动手,他如果不怕,我只要治生理上就好了,他如果怕,我还要治他心理上,那很累呀,你遇到这样病人很累,他每个小时打电话给你,家里的电话千万不能给他知道,深更半夜给你打来,这种都是有的,害我要常常换电话。
  122页,五藏者,中之守也。我们所谓"藏",这个要留到,这个待会儿还会讲到。这个臓呢就是要收藏的"藏",收藏在里面,这个要守住,我们第一个藏的信,要能够守,你如果精华吸收进来不能够守,跑掉了。还有要强,要能够很强,这两个原则掌握到,藏就不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在下处方的时候,或者是针灸的时候,我们有固守的药,有增强的药,两个稍微不一样。那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盛伤恐者这种,所以我们常常说吃东西呢不要吃太饱,如果饮食吃太饱,食物不消化,会让藏气会满,中焦会比较湿热,气太盛了,太过头了会伤。这个时候呢发声,声如从室中言,这个就是很沉闷,声音很浅。我们平常讲话的声音呢都是从丹田讲出来的,那丹田能够讲话就是你中气很顺,从腹部讲,那有的人讲话很浅,从喉咙讲出来,他在胃里面堵到了,胃里面堵到了,那气下不去,他只能从这边发音,所以声音变得很浅,声如从室中言。那如果这个人,你如果讲话声音很浅,声音不够洪亮,不够沉,没有内发的力量出来,那你问他,你这个你吃饱没有,没有啊肚子很饿还没吃,这个是小人,因为小人大部分发声很浅,从上面发,他不会从下面发,因为他心不正嘛,心不正的时候气没有办法沉到丹田。所以你们要分辨,不要随便说,老师这个人气很浅,这个人是中满,没有,他肚子饿了。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就是讲话声音很小,每天一直在重复讲不同的话,现在老龄人遇到很多,他重复讲话,重复讲话,尤其是吃到安眠药的人,到了忧郁症,他就常常讲同样的话,他会忘掉,一直在讲重复的话,这种是气被夺了,夺气者,这都很不好的。那衣被不敛,言语善恶,就是衣服被子也不盖了,衣服也脱了,人不管了,讲话就随便乱骂人。不避亲踈者,这种是神明之乱,那我们在症状症上看的时候都会有,比如说有人大肠堵到了,燥气很多,那燥气呢应该是我们的人的胸膈在这边,肚脐在这边,横膈在这边,横膈呢是我们中医认为说,这个膈是分清浊的所在,如果呢燥气呢大肠的沼气往上跑过去,超过横膈了,冲到脑部去了,人就开始神昏谵语,就乱骂人,有的人跑到墙上去唱歌,他也不知道,他昏头了,一看浊气上升,对不对!这个都有处方治法的,很快,一副药就好了,很快。那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所谓不藏就是本来是脾胃是仓廪,胃跟小肠都是仓廪,是受盛之官那你东西吃下去以后吐掉了,它不受纳,第二个呢吃下去以后大肠...,吃完马上就大便了,排掉了,这都是吐掉或者是不藏都是不好的。那一般来说会吃完就吐掉,代表胃里面有东西堵到,那吃东西下去之后,小肠是受盛之官,小肠本身是火,很热,对不对!那你东西吃下去应该是小肠消化掉嘛,结果没有消化掉,直接出去,代表小肠太冷,这个我们马上可以辩出寒热来,那“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去辨寒热?”因为处方呀,处方有时候遇到热症我们要开寒药,遇到寒症我们要开热药,所以我们才需要去辨寒热。
  那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五脏脏气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我们说水泉不止者是膀胱,这里我延伸一下它的意义给诸位听。首先呢你要有个概念,膀胱小便的水怎么来的?先要有这种概念,那你如果有了这个概念以后你辩证就很快了,处方也很快,也不会错了,包括剂量都可以拿得很准,现在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辩证他不够准,你辩证不够准的时候,你下手的时候会不敢说这个药,对不对!!那你就开一大票药,一大票药就乱枪去打鸟呀,总希望几位打中了,可是你不晓得你开的时候你会把力量分散掉。我们叫做汗尿本身是同源,正常人呢,这是肺,肺管皮肤毛孔,皮毛,那如果说,到小肠,小肠是很大的,我故意画小一点,因为上面我还要画个大肠,我们饮水入胃,平常喝水喝到胃里面,马上就散,消化掉,散掉,我们经过三焦系统分布在全身。饮食,吃东西进去以后,食物咀嚼到了小肠以后,小肠把它热化以后,食物变成残渣进入大肠,所以这个里面只有残渣跟水,那小肠是很热,就围绕在小肠中间周围的是大肠,但大肠里的水因为小肠热,火在下面烧,水在上面走,这个水就汽化回头进入肺,这是来源。所以说你如果说因为中间是横膈嘛,横膈,所以浊气上不去,只有清气能够上去,当你在运动出汗,呼吸很强烈的时候,你流下来的汗是白色的,对不对!肺汗。所以我们平常寒流的时候都是很清的嘛,你流出来的是尿味,那是有病的,那是尿毒的人,对不对!平常,我现在讲都是正常人。那如果你没有流汗,这个水还是在肺里面,你还是不断吃东西呀,那这个水会从肺,肺呢肺是金,中医认为说金生水,所以肺脏收了这个干净的水以后,后来再下达,不用掉,你没有发汗发表,没有发汗流掉,它就会流到肾里面去,到身里面去以后这个肾跟小肠再接触一次,这个肾里面的水再烧过一次以后,第一次蒸馏出来的从这个我们的骨髓进入我们的脑部,那进入脑部因为这个水很热,刚刚烧完是不是很热,像蒸汽一样从骨髓上去,就是因为太热了,所以中间要有一根冷却管,所以脖子,上帝就制造出个脖子,这样脖子就比较凉一点,比较脖子凉一点,这样的话水进去就很温,不会很热的水跑到脑部去了,所以脖子是管,那个好像冷却系统一样,那你冬天的时候你把脖子缩一下,就身上就比较不会冷,因为你不希望体热散出去。第二次的水再到膀胱里面,聚集到一起,然后那个小肠呢把它汽化以后,的水进入肝脏,浊的水排出来。你现在了解了,膀胱的水跟肺的水是同源。那你夏天的时候你运动很多,流汗流掉了,一天不小便,“今天怎么都没小便”对不对!因为你汗流掉了,然后小便出来比较黄,一点点,这个是正常,那冬天的时候你没有流汗,中医的养生之道冬天不要汗,要收藏,衣服穿厚一点,那也不要你躲起来,也不需要那么严重,躲起来,出门的时候衣服穿厚一点,把身体饱暖一点,那因为你没有流汗,对不对!小便次数会比较多,量会比较多,是常态,这就是。
  那现在是水泉不止,一个是发汗流汗不停,一个是小便没办法控制住,这都是危险的症状,这都是不常的症状。所以能够守住小便,能够守住汗,汗就是固表,因为我们人呢有阳气,这个阳固在皮肤表面上,因为有阳在固它,所以汗不外泻。那你换句话说如果阳虚的时候,这个汗就出来了,汗是肺的津液,这是所谓的阴津它就会露出来,所以光以皮表来说也分阴阳,因为有阳所以固到你不会随便流汗,阳虚你才会流汗出来。所以有的病人呢没有运动,躺在那边,一直汗流不止,这就是我们以后讲的话,专有名词我们就叫做表阳虚,这就是名词就来了,你们要慢慢接受一些名词,那以后讲名词,以后就说这个药是专门治表阳虚的,能够固表的,那这个药是能够固小便的,那药怎么样,就这样出来了。
## 第四节 脏气强弱、关格之病
  123页,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前面那一段讲的是"守"的重要性,那个藏性要守,现在是藏呢要强,身之强,强不强壮要看五藏,那太弱也是死,不守也是死。这一段呢我们可以用中医的望诊,其实讲的就是中医的望诊,我们从看一个人的头、背、腰、膝和骨头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藏气的强弱。
他先说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这个都是很危险了,你看我们在针灸学针灸的时候呢,这个头在这边,这是耳朵,这是后脑,背部,脊椎骨,动脉从这边下来,在头骨和脊椎骨交接这两边呢,我们称之为天柱穴,在膀胱经上面,这个天柱穴呢就是天的支柱嘛,这个头是天,这两个撑着,那有一天头都歪下去了,天柱倾,所以当你看到天柱倾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天柱倾,那精神将夺矣,这个人神要离开了,头倾视深,这个时候头歪过来,就是你看他,他的头撑不起来,没有力量了,这个时候你看他眼睛,眼睛你看他的时候非常的深邃,但是你知道他不认识你,当你看到你的亲人,他应该认识你,父母亲或者谁,应该认识你,他视深的意思就是他不识人了,不认识人了,包括他自己小孩子都不认识了。当然不认识有时候可以装,分财产的时候稍微不认识一下,当然那个是人之常情,跟这个不一样,你说老师他不认识我了,那可能分财产,对不对!那个人身体很这个人就有问题。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背弯曲了,肩髓什么叫肩髓呢,就是呼吸的时候要动言,因为藏气太弱了,不动肩的话没有办法做一个完整的呼吸,我们平常藏气很强,不需要去利用姿势来呼吸对不对!很正常就呼吸他没有办法,这是府将坏了,府就是消化系统,因为背是阳嘛,消化系统讲的就是胃、胆、小肠、大肠、膀胱。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什么叫做转摇不能,就是你要他转身,他怎么转回来,他不能动呀,这个背是腰的...,这个我们腰呢是肾之府,肾里面有阳有阴,有阳有阴所以它才会很柔软,很柔软,那如果现在不能动了,硬邦邦的在那边,为什么?没有阳,阳是动能。那我们就知道这个肾有出问题了。
  膝盖呢如果是筋之府,没有办法伸曲,要弯着身体,佝髅的,筋将疲矣。所以有个人病了会告诉你,我脚不能伸直,筋病,所以膝盖旁边是筋汇阳陵,阳陵穴就在膝盖的旁边,所以我们说筋汇阳陵穴,那你看头顶的天柱穴。诸位都可以看到。那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你一听就知道是筋病嘛,那时候说肝主筋,你想办法要让肝脏的功能恢复,对不对!那腰为肾之府,我们知道肾脏出问题了,我们要想办法让他腰病柔软,把阳补回去,诸如此类的。
  一个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就是走路会晃动,那也不能久立,站站不住,两个脚没有力量,脚没有力量是骨有问题,骨头有问题,骨者髓之府,那我们要去补骨,全身就是肾主骨,肾脏在管骨骼,骨将惫矣。
  内藏呢得强者生,太弱了,失强者死,内藏一定要强。那我们的强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我们练功夫,也是要强身的,强身的,那练功夫打坐,为什么要打坐就是能够让我们的喜怒忧思悲恐这种情志的变化能够降到最低,让自己心情平稳,这是打坐我们要控制我们精神方面的东西,练功夫就是我们生理上的,器官的东西要让脏让它变得很强。这个就是我们养生之道。所以前面讲的我们那个望诊这些都可以,除了看病以外你们也
知道自己要怎么样保养,所以走路是最好的运动。
  124页,齐伯说,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你如果说一个人呢脸上的气色跟脉都很正确,都当季,春天就是春脉,有点弦,然后脸上有点青,然后他的弦稍微强一点,那个脉力很有力,脸上的青呢也很有光泽的青,就是经气很强,比一般人超强一点,这种都是很好的。那不足呢就是消,不足刚好为相反,出现不足者,那这个这一段主要在强调是什么?就是稍微强一点是正常,当你不足的时候,出现色和脉要和,色和脉不和,是危险。举例,比如说这个人来找你,这个脸上是很红润的,你一看现在夏天,对不对!脸上很红润非常好啊,你一模他的脉,夏天的脉应该是洪脉,稍微洪一点点,待会儿我们会把它区分开来,心脉在哪里,肾脉在哪里,现在还没介绍到,你一摸他的心脉,一摸奇怪——这个不是心脉呀。它是一个很沉的一个肾脉,心和肾是相克的,这个人就已经有问题了。那到底什么问题,他比如我们摸了肾脉,他是冬天会发病,现在很可能冬天他会过不去什么样子,这个我们后面会谈论,这个就我们讲色脉不和,色脉不和的话都会不好。那关格之脉,内关外格跟外关内格,我们上次我们前面就有介绍过,关格它是怎么样子情形,凡是出现内关外格或者外关内格,都是属于真藏脉,真藏脉摸到这个人就是死,都是死。那你,我们有几种处理的方式,你如果说摸了真藏脉,你就跟他说那你真藏脉你要死了。

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哪一本

《素问·五常政大论》。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是《黄帝外经》其中的一篇,《黄帝外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素问·五常政大论》,是《素问》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用的什么书

倪海夏衫巧讲黄帝内经用的过去黄皮书,这本黄皮书是很早以前遗留下来的一本记载着黄帝内经全卷的书籍,也是非常珍贵的一本书,很有派模历史参考价值的,尘塌缓所以倪海夏讲黄帝内经是用了一本黄皮书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谁讲的好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倪海厦讲的好。 1、倪海厦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很深很透。 2、倪海厦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讲《黄帝内经》,由浅入深,简单易懂。王洪图老师是学院派老师的讲法,对于非专业的同学,内容较为晦涩难懂。

倪海厦的相学理论

倪海厦讲福气的面相为: 1、观仪表  观察一个人的仪表是否威严,不但要看他的眼睛,还要兼看他的颧骨及神气。一个人相貌堂堂,端严有成,尤如猛虎下山,虎虎生威。一个人的威严,并不是他发怒发气时,而是在他非常平静的时候,和颜悦色的时候,也感觉到一股威严之气。这样的人,自然有福。  2、观厚实与精神 看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厚实和有精神,就看他坐立时的情形。一个人的身体尤如万吨巨轮在巨浪中行驶,稳稳当当,摇不动,拉不走。不论是坐着,睡着,其精神状态清洁灵透,即使久久坐着不动,也不会困顿昏睡,而是愈有神气。其精神状态如日东升,直刺他人眼目;又如秋月明亮清辉。这样的人肯定贵而有福。  3、观头额 看一个人是否头圆额高。头是人的首脑,四肢的中枢。头要圆,额要高,圆头圆脑的人富裕长寿。头方的人,头顶高耸,贵为天子;额方而头顶突出,可为辅佐国家的栋梁之人;额头平圆的人富贵无比;头顶平坦的人福寿长远。  4、观人的清与浊 所谓清,是指一个人瘦而精神爽然,此为贵相。精神浑浊称为厚,此人定有大福。若浑浊中没有神采,叫软,此种人一定孤独无子,或短命早亡。  面相传统文化 中国古人认为:“相由心生,相随心天”。在他们眼里,人是万物之灵,相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也是自然宇宙的全息缩影。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肴一切生命的信息,每个生命都是生物进化发展的积累。每个细胞都是全息整体,每个器官都可以解读出一个人全部的信息。特别是人的脸,生动地记录着其遗传及所有的经历。

黄煌和倪海厦的关系

都是中医药行业的大师。 倪海厦、黄煌两位大师善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倪海厦、黄煌两位都是中医界大师,对治疗疾病方面颇有研究。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跟谁学的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是自学自《紫薇斗数全书》。大学期间,倪海厦认识了一位会用紫微斗数批命的道长,由此引起了他对紫微斗数、相术风水的兴趣,自己在大学期间钻研,没有老师,却学得又精又全。这个爱好,为他后来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多的力量。

倪海厦伤寒论

推荐你学习《易演伤寒论》

倪海厦的老师是谁?

他的老师有很多,不知你是想知道那个。 对于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他们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倪海厦的个人经历?

倪医师除诊疗、中药方剂研发,并盼将毕生绝学传承,1994年完成「天纪」。「天纪」运用易经的原理来解释宇宙之间包含天地万物的物性 , 内容包含八字、紫微斗数、风水地理、面相等命理 (「命、卜、相」)。 2004年下半年公开甄选「命、山、医、卜、相」中「医」(人纪)部份的关门弟子。并于2005年开始训练「人纪」,这项工作已于2007结束,内容来自生理学的黄帝内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药学的神农本草经,明朝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北派真传的针刺手法等。 正进行汉朝医圣「张仲景」传世之作「伤寒论」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以期造福不懂汉字但有心学习中医的欧美人士。 另外,并预计六十岁后,将毕生周游列国之观察与体会,以其天文地理知识与医学素养 , 重新编写「地理志」,俾利后生学习。 有传闻倪医师于2012年1月31日于睡梦中辞世,但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倪医师本人也不辟谣,有人推测可能是为了更静心的撰写“地纪”工作。

倪海厦是什么下凡

倪海厦是扁鹊再世。 倪海厦,美国中医师,1954年生于中国台湾特别行政区,籍贯浙江瑞安,倪海杉,宁波象山企业家,198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象山。两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名字就差一个字罢了。倪海厦在美国创办汉唐经方中医诊所,曾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与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 人物评价 只要是一个人各种看不惯,各种鄙视蔑视,那情志郁结是必然。倪是个好老师,但没有真正开悟,只是捡起了几片壳,而道是大海。他的东西值得一看,但正如他所说,不可尽信。 在倪海厦讲伤寒的视频中,他是说过这个问题的,首先,他的用药方式根据的伤寒,经方,用药的多少,都是根据伤寒的注释来的!所以听上去确实头头是道,但是实际效果就像是中医这个大行业一样,无法像西医那样一刀切,有效还是没效,所以要从辩证的角度去解读他的理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