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黄帝内经》第24集 脉要精微论下

2021-11-06 08:04:12蚩萸山人14:12 4.5万
声音简介

  那这个你有什么遗言交代一下,那个看讲话,这个要看个人临场,我们没有固定,齐伯也没有教我们说怎么跟快死的人说话,齐伯只告诉你教你如何看他死,那你知道他死了,你要怎么讲话很重要呀,讲话很重要,起码不能乱讲话那个时候。
## 第五节 汗尿同源
  124页,帝曰,脉其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就是这个黄帝说脉依四季春夏秋冬不同产生的变化,我们如何去看它?那如何从这个四季的脉的变化如何测出病的所在,那你怎么知道这个病是由内而出的,你怎么知道这个病由外而内的?希望他一起讲。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在讲那个针灸的时候,我们讲三焦经的属性,三焦经的属性,从冬至开始到夏至,那这一段时间呢因为比较冷嘛,由寒慢慢变热,所以三焦经的属性是水。由夏至开始由热到冬至,到当年的冬至,这个从热慢慢慢慢变成冷,它的属性是火。所以三焦经如果说出现它的实症虚症的时候,我们的子穴母穴每半年要换动一次。那人呢为什么我刚才提到三焦经,就是因为我们有三焦系统,这个三焦系统联络所有脏和腑、脏和脏、腑和腑之间的联络的网,网状的系统分布在全身,这个就是所谓的三焦。那因为有三焦在,这个三焦系统很正常的时候,我们人的气脉就跟着这个节气走,初分就是四个节气,春夏秋冬。再分细一点,五分法,春长夏,夏长夏,秋,然后长夏,冬长夏,那个春,它是五个。那再细分呢,被人分成12个月,再给它细分变成24个节气,可以分得很细。这就是我们讲的奇恒和揆度那如果我们这样子它的每一个节气,两个礼拜一个节气这样子,这的确是相当的复杂。那他这里讲的就是如果按照节气走,这个如何去配合,我们如何知道脏腑的情形。所以齐伯说,你要知道这些病由内而发,由外而入的,这个病之所在的话,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天的运转,万物之外,六和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其实回头还是讲阴阳。
## 第六节 节气与阴阳变化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因为夏天会热的原因就是因为春天比较软,所以节气在变的时候是慢慢改变的,不是说马上变化的,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就是从肃杀变成收藏。那这边呢说四边都是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那这个怎么讲呢?春脉呢在你的脉下面,摸到皮肤表面时候呢稍微按下去一点点,就可以摸到春脉,因为春脉是刚刚好万物发生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用甲和乙,你如下看这个是甲乙,这个没有什么意义嘛,对不对!但是你如果把这个田,在田底下有个根在那边,那就是甲了,乙的时候,这个根不直了,要弯曲了就开始长了嘛,所以这是春啊。那丙呢这个根往上露个头出来,你看丙像不像一个地,那个根在下面,上面两片叶子长出来,那丁就是表面上的叶子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干支都有它的一个滞留,它的性在里面。那所以说这24个节气呢。比如我们按照那个天干也可以看出来,春天呢是他的气发,所以你的脉气也是跟着春天来走的,到了夏天的时候浮出表面的时候,所以你摸他的脉,轻轻摸到皮肤表面上,你就可以摸到他脉很强,夏天的脉,那它是以冬至到45日,阳气为上,阴气为下,夏至45日,阴气为上,阳气为下,这个阴阳呢就是讲这个,阳和阴,阴阳的变动,阴阳的变动,那这个是已经分得非常详细,非常细了,非常细。所以冬至呢冬天这个时候阳生起来,那个阳气慢慢上升,阴气呢原来治阴的气,到了冬至,从之前一直到了冬至以后是阴,到了冬至开始阴气开始下降,阳气开始慢慢上升,那夏至呢再变回来,阴气慢慢上升,阳气慢慢下降,这两个节气呢是阴阳在交换的时候的节气。所以说黄帝问的时候,齐伯就说以这两个节气来做标准。说阴阳有时,那从冬至以后呢阳气开始慢慢发升,慢慢慢慢的,到第二年的春分呀,立春,春分,那阳气就慢慢上来慢慢上来的意思,那你的脉的上下好像翘翘板一样的你可以自己调整,那以节气变化为主。如果说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所有的脉呢都是从阴阳开始,我们就看阴阳。那怎么知道它的死时呢,很简单,如果你今天发这个病,你春天的时候得到了这个相克的脉,比如说木是克土,你在春天的时候你得到的是长夏的脉,脾土的脉,那危险的时候就在长夏就会发生,在节气交换的时候就会发生。但是这个讲的是病态,病态的脉。你如果是正常的脉,你不会说在这个夏天会发生的,比如说你这个春天的脉,春天的脉本来就是一点弦嘛,那你稍微宏大一点,或者是这个阳气比较旺一点,或者阳气比较衰一点,可是呢你的脉是一吸四至五至很标准,不是说很快,或者是说很慢,这个没有什么关系的。
  所以说我们看脉的时候,这一段刚刚讲的这段就是以它的节气为主,当阴阳,当阳越多的时候,我们的阳脉要越高,阴越多的时候,阴脉要越稍微上来一点,浮一点,所以阴阳相交的时候就这样走,阴升呢阳就下降,然后阳升阴就下降,所以我们如果把它简化,比如说这个冬至,冬至开始阴阳在,那冬天你以平,如果说,慢慢慢慢开始上去了,到了夏至的时候到顶了,夏至一过开始开始慢慢慢慢回来,回来回来,就是这个意思。那怎么从脉上可以知道病从哪里来呢?我们后面会介绍到肝心脾肺肾的位置,当你一摸到你就知道病是从那个脏来的。
  126页,他说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我们事则要泻虚则要补,这是常态,天地也是这样子呀,一个湖水满了,满了它就溢出来了,对不对!所以你看那个水坝盖起来,我们上面留了门,就是快满了把它水排掉,对不对!天地之间的物性本来就是这样,满则就要溢。那不足的话我们就要想办法补,补它。就是一个道理,乃知生死,所以说我们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那我们知道如何知道他阴盛呢,我们可以从梦里面可以看到,这一段讲的是梦。
## 第七节 梦知阴阳:灾色
  这个也是天度,讲天度里面的奇恒跟揆度,阴胜则梦涉大水,吓死了,看到阴,像那个大水好像要被水淹死了,那阳胜呢,晚上睡觉的时候大火在烧你的房子一样。阴阳俱盛,两个人在那边相杀,阴阳都盛,那从梦来解。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那这个年轻的时候像你10几岁的时候,常常有时候做梦梦到从楼上掉下来,或者从那个山顶上掉到很深,那个时候人在长嘛,因为下盛,你的经气,2、8,16岁,2、7,14天癸至,2、8,16岁,男人的天癸水来,这个时候你会坠,那这是常态。那吃太饱的话,梦思语,太饥的话,拿取,取人家的东西,肝极盛则梦怒,肺极盛则梦哭。这个跟我们的人的情志都有关系,那短虫多则梦聚众。身里面有虫,就是小的蛔虫很细的,长虫,虫比较长的呢,梦相击,毁伤,这个相击呢也是两个人打架,有受伤的,打架但是不会相杀,但是会相冲突。中医的诊断,虫,这个蛔虫,我们有非常多的诊断的方式,这里是《黄帝内经》,等到我们介绍打虫药的时候我们会跟诸位详细介绍...。
  那这里我们强调一个梦,这个奇恒跟揆度,我这次《黄帝内经》会教你们。你如果看到一个人脸色很黑,可是呢吃喝拉撒睡都很好呀,人很正常,你知道有灾了,对不对!有灾。那有灾发生的时候,这个灾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天呢有12个时辰,它时辰是相对的,那如果说是9点到11点,这是巳时。那原来呢他的病灾是截止到11点钟会发生,我们如何把它调整过来,调整呢到晚上9点到11点,他要睡觉了在家里面,做梦梦到灾会过去,这个是我会这次教给你们怎么做,这是天机,我讲过不保留,不保留,就是讲奇恒跟揆度,这也是梦,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梦把本来白天发生的事情让它在晚上发生,所以人是一个周天循环的。那可以调整,那你不会调整,就该发生就发生了嘛,那调整回来以后跟他说,晚上不能出去了,不然他本来,本来在这边,那晚上照样出事,还是没有逃掉,那晚上就不能出门了,中医可以到这种阶段,中医可以到这种阶段。所以我们除了治病以外,还有就是受伤了,我们可以把连受伤的灾都可以避掉,我们上工治未病,还没发病我们就可以治,还有准备发生的灾也可以避掉,那你要知道如何去调整它,我在讲那‘着至教论’的时候会讲得很详细。所以说黄帝问齐伯,医道可不可以长久?齐伯说当然可以长久,我们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那医道就可以长久。所以我们医不单单是医病,还医人的心,还有人的外在的东西都可以医掉。那比如说我们看到梦大火,如果没有梦,那个人白天的时候你一去他家一看,怎么每一个人脸上都红的,那么多心脏病,怎么祖孙三代的人脸都红的,这房子要火灾了,马上就知道了,不然每一个人脸为什么都红的,那心脏病,一个人就够了,祖孙三代都有心脏病,同样的病,很少嘛机会,那就是灾,那都是灾。所以这个梦,中医也认为这个梦很有道理,可以提醒我们很多事情的。那你哪天你的朋友,你现在看到这个以后,你可能用不到,可是哪天突然你的朋友打电话给你,奇怪了我梦怎么每天,我们一大堆去开party,一大堆人去聚会,肚子里有虫子了,对不对!那你那个先生呢,太太跟你说,梦很多的梦,虫,你就跟她说,太太你有虫了,那先生,“你看你看叫你不要吃生鱼片,你要吃生鱼片”,那都是虫。那我们还有诊断方式,你一望你一看,你虫更多,先生虫可能更多,那不见得会做梦,所以我们有很多诊断的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做诊断,所以应该内经还是很灵活的东西,但是很枯燥,非常枯燥。

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哪一本

《素问·五常政大论》。倪海厦讲的《黄帝外经》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是《黄帝外经》其中的一篇,《黄帝外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素问·五常政大论》,是《素问》中的一篇,也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用的什么书

倪海夏衫巧讲黄帝内经用的过去黄皮书,这本黄皮书是很早以前遗留下来的一本记载着黄帝内经全卷的书籍,也是非常珍贵的一本书,很有派模历史参考价值的,尘塌缓所以倪海夏讲黄帝内经是用了一本黄皮书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谁讲的好

王洪图黄帝内经和倪海厦的黄帝内经倪海厦讲的好。 1、倪海厦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很深很透。 2、倪海厦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讲《黄帝内经》,由浅入深,简单易懂。王洪图老师是学院派老师的讲法,对于非专业的同学,内容较为晦涩难懂。

倪海厦的相学理论

倪海厦讲福气的面相为: 1、观仪表  观察一个人的仪表是否威严,不但要看他的眼睛,还要兼看他的颧骨及神气。一个人相貌堂堂,端严有成,尤如猛虎下山,虎虎生威。一个人的威严,并不是他发怒发气时,而是在他非常平静的时候,和颜悦色的时候,也感觉到一股威严之气。这样的人,自然有福。  2、观厚实与精神 看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厚实和有精神,就看他坐立时的情形。一个人的身体尤如万吨巨轮在巨浪中行驶,稳稳当当,摇不动,拉不走。不论是坐着,睡着,其精神状态清洁灵透,即使久久坐着不动,也不会困顿昏睡,而是愈有神气。其精神状态如日东升,直刺他人眼目;又如秋月明亮清辉。这样的人肯定贵而有福。  3、观头额 看一个人是否头圆额高。头是人的首脑,四肢的中枢。头要圆,额要高,圆头圆脑的人富裕长寿。头方的人,头顶高耸,贵为天子;额方而头顶突出,可为辅佐国家的栋梁之人;额头平圆的人富贵无比;头顶平坦的人福寿长远。  4、观人的清与浊 所谓清,是指一个人瘦而精神爽然,此为贵相。精神浑浊称为厚,此人定有大福。若浑浊中没有神采,叫软,此种人一定孤独无子,或短命早亡。  面相传统文化 中国古人认为:“相由心生,相随心天”。在他们眼里,人是万物之灵,相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也是自然宇宙的全息缩影。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肴一切生命的信息,每个生命都是生物进化发展的积累。每个细胞都是全息整体,每个器官都可以解读出一个人全部的信息。特别是人的脸,生动地记录着其遗传及所有的经历。

黄煌和倪海厦的关系

都是中医药行业的大师。 倪海厦、黄煌两位大师善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倪海厦、黄煌两位都是中医界大师,对治疗疾病方面颇有研究。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跟谁学的

倪海厦的紫微斗数是自学自《紫薇斗数全书》。大学期间,倪海厦认识了一位会用紫微斗数批命的道长,由此引起了他对紫微斗数、相术风水的兴趣,自己在大学期间钻研,没有老师,却学得又精又全。这个爱好,为他后来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多的力量。

倪海厦伤寒论

推荐你学习《易演伤寒论》

倪海厦的老师是谁?

他的老师有很多,不知你是想知道那个。 对于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他们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倪海厦的个人经历?

倪医师除诊疗、中药方剂研发,并盼将毕生绝学传承,1994年完成「天纪」。「天纪」运用易经的原理来解释宇宙之间包含天地万物的物性 , 内容包含八字、紫微斗数、风水地理、面相等命理 (「命、卜、相」)。 2004年下半年公开甄选「命、山、医、卜、相」中「医」(人纪)部份的关门弟子。并于2005年开始训练「人纪」,这项工作已于2007结束,内容来自生理学的黄帝内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药学的神农本草经,明朝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北派真传的针刺手法等。 正进行汉朝医圣「张仲景」传世之作「伤寒论」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以期造福不懂汉字但有心学习中医的欧美人士。 另外,并预计六十岁后,将毕生周游列国之观察与体会,以其天文地理知识与医学素养 , 重新编写「地理志」,俾利后生学习。 有传闻倪医师于2012年1月31日于睡梦中辞世,但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倪医师本人也不辟谣,有人推测可能是为了更静心的撰写“地纪”工作。

倪海厦是什么下凡

倪海厦是扁鹊再世。 倪海厦,美国中医师,1954年生于中国台湾特别行政区,籍贯浙江瑞安,倪海杉,宁波象山企业家,198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象山。两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名字就差一个字罢了。倪海厦在美国创办汉唐经方中医诊所,曾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与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 人物评价 只要是一个人各种看不惯,各种鄙视蔑视,那情志郁结是必然。倪是个好老师,但没有真正开悟,只是捡起了几片壳,而道是大海。他的东西值得一看,但正如他所说,不可尽信。 在倪海厦讲伤寒的视频中,他是说过这个问题的,首先,他的用药方式根据的伤寒,经方,用药的多少,都是根据伤寒的注释来的!所以听上去确实头头是道,但是实际效果就像是中医这个大行业一样,无法像西医那样一刀切,有效还是没效,所以要从辩证的角度去解读他的理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