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北伐—诸葛亮的损失与收获

2022-01-10 20:10:00苏鹏有态度10:37 1.1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学习诸葛亮后的收获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诸葛亮“六出祁山”损失有多大?

这都是六出祁山,损失非常的大,不仅损失了很多大将,而且让自己的兵力也得到了很多的损失。

诸葛亮借东风也是损失了寿命的吗

借东风是小说虚构的。 损失寿命根式无稽之谈、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搞笑

诸葛亮和李严有什么恩怨?李严为什么阻挠诸葛亮北伐?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临终前委任的托孤大臣,但是两人相处却没有那么的和睦。刘备不在后,虽然李严也是重臣,但是存在感和诸葛亮相比简直太低,而且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延迟粮食的运输,导致诸葛亮只能退兵回守,就因为这件事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平民。不过这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导致李严竟然敢为难诸葛亮? 李严,字正方,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三把手,为什么说他是三把手呢?因为在当时的蜀汉除了皇帝刘禅和诸葛亮外,声望最高的就是李严。李严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在刘备死后,李严和诸葛亮一起负责北伐的大业,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负责前线作战,而李严则负责后勤粮草的押运。 公元231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二次出祁山,面对诸葛亮,司马懿照样采用以前的计策,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和诸葛亮打消耗战。对此,诸葛亮让手下的士兵在闲暇的时候都去屯田,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后勤却出了问题。由于下雨道路泥泞的原因,李严押运的粮草延误了时日,于是李严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就将假传刘禅的旨意让诸葛亮退兵。 回到蜀中,诸葛亮来到刘禅的面前,问刘禅为什么突然让自己撤兵,刘禅一听是懵的,因为刘禅根本就没下过这样的圣旨。此时,诸葛亮终于确定这件事就是李严在捣鬼,于是诸葛亮决定彻查此事,不久后诸葛亮查明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诸葛亮废除了李严的骠骑将军一职,将其贬为平民。 其实对于李严的行为诸葛亮早就有准备了,因为在陈震出使东吴的时候就曾提醒过诸葛亮,让诸葛亮提防李严。诸葛亮和李严同朝为官多年,怎么会不了解李严的为人呢?于是诸葛亮对陈震说李严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和我争夺权力,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却还是很靠谱的,而且此时蜀汉人才匮乏,只要不弄出太大的事就由他去,此时的诸葛亮完全没想到李严会直接导致北伐的失败。 李严被贬后感到十分后悔,在李严心中,诸葛亮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同时李严也知道这件事确实是自己的错,因此李严对诸葛亮没有一点点的怨恨。在李严被贬期间,诸葛亮经常写信给李严的儿子,让他好好照顾李严,宽慰李严的心,李严被贬期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诸葛亮的重新启用。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李严知道此消息后十分伤心,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于是李严心中十分激愤,从此大病一场,于不久后去世。其实诸葛亮的死亡,伤心的又何止李严呢?蜀汉的百信哪一个不是像李严一样伤心呢?毕竟诸葛亮曾是蜀汉的顶梁柱,但现在诸葛亮倒了,还有谁能带领蜀汉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呢?

诸葛亮的过失?

不注意培养人才 事必亲躬 他倒下了 蜀也就没什么可用之人啦 不是有句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吗

诸葛亮收姜维 诸葛亮几岁

诸葛亮生于181年,建兴六年(228年)收姜维,47岁

革命先烈名人名言100句

革命先烈名人名言100句如下: 1、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当年他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2、你们用青春和岁月,谱下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你们的名字我们历历在目,你们的事迹永生长存! 3、曹鸿家:我要向先烈们学习,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应居安思危,用自己的智慧开创美好未来,继续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4、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你们的英雄主义精神会代代相传,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愿英雄精神永世长存,愿英雄安息,愿后人奋进。 5、中国文明五千年,革命先烈们用鲜血谱写了伟大的人生。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和赞扬,他们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祖国建设的精神,把他们的事迹流传下去,展示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

三年级数学3:20的闹钟时间图怎么画

盖士镇的历史沿革

1867年,贾大顿来到此地,在盖士镇的华特儿街,盖了一个木造的沙龙酒吧供四面八方来的拓荒者休息,这就是温哥华第一家饭店的起源。1886年温哥华正式成为城市,公推贾大顿为第一任市长。为纪念1792年为找寻西北通路而来到此地的白人船长乔治温哥华,而命名城市为温哥华。 区内有许多仿照19世纪初期拓荒时代建造的街道、商店是温哥华市区观光的必游景点。所谓的盖士镇指的是从Waterfront Station往Water Street、Cordova Street二条街往下的三角地带,所经过的2、3个街口,皆为其范围,尤其是Water Street沿街,商店多集中于此,复古的路灯及一座座低矮的历史建筑,行走其间宛如时空错置。 盖士镇老城区是温哥华最古老的街区,是游客最爱造访的景点。

汪姓的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