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李******************

2022-02-03 06:00:02单田芳声音重现16:44 268
声音简介

玉皇大帝是怎么登上宝座的,玉皇大帝本来的身份是什么?

玉皇大帝本来在凡间是种田的,他和夫人心地都很善良,家里也养了很多鸡鸭鹅和狗之类的动物,之后他尘缘修满就荣升飞仙了,他家的鸡鸭走禽也都得道升天了。

唐睿宗李旦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他是因为自己的实力过高,而且他也是特别有才华,他的智商能力都特别的棒,所以才会登上皇位的。

历史上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李显和李旦是什么关系?

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 李旦的墓地 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两次当皇帝的时间也不长,谁让他们有一个务必强势且长寿的母亲武则天呢。李旦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也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不过他哥哥李显因为一次说气话被武则天当做借口废黜了,李旦才被武则天立为皇帝,不过也是个傀儡皇帝,李旦知道他的处境,于是干脆主动提出让出皇位给他那个虎视眈眈的母亲,自己退居东宫。从这一点来说,李旦也是很聪明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他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妻子,他的两个妻子都被武则天下令处死,对此李旦也无可奈何。后来他哥哥李旦重新做皇帝,他也没有表示异议,不料几年后李显被韦氏毒死,还企图害死自己的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可不像父亲李旦那样无能,他果断下手,抢先除掉韦氏和安乐公主。李隆基为了表示对父亲李旦的尊重,拥立李旦为皇帝,可惜李旦实在无能,两年后就把皇位传给儿子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旦安心在宫里做起了太上皇,最后病死在宫里。李旦虽然也平庸无能,可是还不昏庸,他清醒知道自己的处境,顺利地度过一生,算得上有智慧的人了。 李显和李旦 李显和李旦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他们是亲兄弟两。李旦与李显的人生命运和性格特征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李旦剧照 他们两次做皇帝,都是性格懦弱无能的平庸之辈,政绩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都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甚至都活了55岁,但是李显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儿亲手毒死的,李旦比他的哥哥的命运好一点,自己做了太上皇,最后在宫中病死的。李显和李旦都是武则天 *** 的受害者,在强势母亲的长期压迫下,性格变得懦弱隐忍,终于没有什么作为,这真是历史的悲剧。 李显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他是在他的哥哥章怀太子死后才被立为太子的,但是他第一次当皇帝才两个月的时间,就被他的母亲武则天找借口废黜了,被贬为庐陵王赶出京城。这种情况下他的弟弟李旦被拥立为皇帝,称为唐睿宗,但是由于武则天自己想当皇帝,所以不久他也被废了,武则天终于自己做了皇帝,而且一做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的时间里,李旦和李显的日子都不好过,终日惶惶的。 后来在武则天临死时,还是将李显迎回长安,再次登基做皇帝,可惜他实在太无能了,朝政很快落到皇后韦氏手中,韦氏为了自己当皇帝,残忍毒死了自己的丈夫,还企图杀死政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不料反而被对方先下手为强被射死在城墙下。李隆基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为皇帝,但是李旦也不是当皇帝的料,两年后就自动退位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自己最后病死在宫中。

求一本小说女主重生,小时候遇到过男主,但后来以为那人是三皇子,最后嫁给了三皇子,可是登上帝位的

小鲤鱼历险记

明朝皇帝有几个兄弟关系

明朝兄弟关系的皇帝共有三对:1.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2.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3.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

李旦当了多少年皇上?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684年—690年,710年—712年)。第一次登基掌权的是武则天,第二次登基的两年后即传位给李隆基(玄宗),真正掌权的也就两年时间。

简短团队介绍一分钟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推荐几本管理类的书

《经理的职能》————(1938) 巴纳德 《动态的行政管理》————(1941) 帕克.福列特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49) 法约尔 《管理工作的实质》————(1973) 明茨伯格 《管理》————(1985) 杰林和莫斯考 《艰难的管理》————(1990) 帕斯卡尔 《科管管理原理》————(1911) 泰勒 《专业化管理》————(1973) 路易斯.埃兰 《营销管理》————(1967) 科特勒 《管理的新模式》————(1961) 利克特 《理性管理者》————(1965) 凯佩勒赫特里高 等等

聊城仁义胡同与安徽六尺胡同的故事哪个为准

应该是两个故事 安徽的叫六尺胡同 聊城的叫仁义胡同 又叫六尺胡同

张籍和王维的故事是什么?

唐朝时代,有一个张籍的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爱读书,长大后便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才子,他的就名声越传越远,即便他家很穷,但大家都打心眼里敬佩张籍,后来这是传到皇上耳里,皇上自称天下第一天才,可百姓们却不这么认为,百姓觉得张籍才是天下第一天才,皇上想:“这张籍的面子这么大,不妨向张籍挑战,反正我是天下第一,我赢定了,倒是百姓自然会觉得我才是天下第一天才了,于是,皇上出了三道题,张籍都答对了,可张籍出的题皇上只答对一道题,皇上非常生气,想“这家伙坏了我的好事,于是,一怒之下,下令说:”要把张籍留在洛阳城四年,这四年不许回家,不可写信回家,秋天来了,张籍见秋风包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地吹了下来,每片叶子都了根。这时,张籍便想起了家乡的妻儿老小,有一次,张籍的朋友来看张籍,问:“有没有东西要帮你捎回去,于是张籍偷偷地写了一封信,可朋友快要走了。张籍匆忙地写了一封信,送朋友回老家,可朋友刚上马,张籍又开了新封检查有没有写周到,生怕没写好。 王维买药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而紫云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公子有何贵干?” 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 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 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说:“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紫云道:“还记得药名吗?” 王维说:“记得,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 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面对着药橱,道:“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姑娘又马上猜中,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陈皮’也有。” “还要夫妇偕白头。” “‘百合’是新进的。” ……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买药回去之后,心里久久平静不下,觉得紫云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伉俪。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问,决定重新试探姑娘一回,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然后折叠几下,唤来书童,吩咐他道:“我方才前去买药,买得少了,你拿上这个药方,速去再买两服来。” 书童来到药店,言称王公子派他前来买药,说罢将药方递给了紫云。紫云展开一看——哪是什么药方?原来是一首谜诗: 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 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紫云斟字酌句,原来是个四字成语:一见钟(钟)情。不禁两腮飞红,连忙假装取药转过脸去,问书童道:“那位王公子叫什么呢?” 书童忙答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呀!” 啊?原来他就是王维!其实,紫云姑娘也对那个英俊潇洒、才华不凡的买药书生产生了爱意,一听那人就是王维,心中更加欢喜,低头一想,便对书童谎称王维所买之药本店已经不全,让他明日再来。说罢也给王维回了首谜诗,然后叠好,让书童带了回去。 王维接到紫云的回信,急忙展开看去—— 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 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王维乍一看,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会心地笑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