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佳肴

2022-09-16 18:15:24香格格2612:59 48
声音简介
体味杨绛先生的优雅人生,感悟百年人生智慧和活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你也能淡定优雅地活

佳肴的意思

佳肴,山东人的叫法。南方人叫卤菜。也就是通称叫做熟食。比如,泡凤爪,五香花生等。。。

佳肴是什么意思?

佳肴:指鲜美可口的美食,形容香甜的食物。

佳肴的意思

佳是好,肴是食物,佳肴就是好吃的食物,就是味道很好的食物。

形容佳肴的成语

【尺颊生香】: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辞、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齿甘乘肥】: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大烹五鼎】:烹:烧煮。古代祭礼,后用以指吃特别美味的饭食。形容生活奢华。 【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浓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焚香列鼎】:焚:燃烧,点燃;列:排列。点起名贵的香,摆满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阔气和讲究排场。 【丰衣美食】:丰厚的衣者如辩服,美味的食品。 【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甘旨肥浓】首缺:泛指佳肴美味。 【橡桥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

虽有佳肴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论述“嘉肴与食”“道与学”的辩证关系引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出自西汉戴圣(相传)《礼记·学记》(又名《小戴礼记》)。 扩展资料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之中的学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虽有佳肴》翻译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1)“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嘉肴”,美味的鱼肉。“嘉”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己努力。“强”,竭力,尽力。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虽有佳肴诗句的文字翻译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 原文大意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虽有佳肴”,“虽”,连词,虽然。“佳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虽有佳肴诗句的文字翻译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 原文大意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虽有佳肴”,“虽”,连词,虽然。“佳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佳肴”是什么意思?

佳是好,肴是食物,佳肴就是好吃的食物,就是味道很好的食物。

佳肴是什么意思?

佳肴,上等的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也指个人所定义的可口的食品。 形容食物的可口、丰盛。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