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简约的生活 13 梭罗

2022-09-17 16:10:47乔伊先生Joey11:21 44
声音简介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无限制追逐,人们都在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着。聚敛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V0.20:

1)更改智能配乐为手动配乐方式



梭罗的瓦尔登湖讲什么的?

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在大自然体验生活,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认知救赎历程

梭罗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写的《瓦尔登湖》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文学界普遍认为,《瓦尔登湖》是这样一种书:   一部被艾略特称为“超凡入圣”的书;   一部与《圣经》《小王子》一起被美国国家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心灵的二十五本书”;   一部诗人海子至死不肯舍弃的书.   《瓦尔登湖》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寻找其不朽的理由:第一,作者蛰居瓦尔登湖的目的是什么,《瓦尔登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伟大思想和精神价值;第二,在教材编写者眼里《瓦尔登湖》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它是作者“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美国教材普遍认为,梭罗的《瓦尔登湖》对于自然的观察是建立在社会批评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自然观察不是目的,而是通达哲学思考、实践别样人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美国中学文学教材便把《瓦尔登湖》列入与时代文学、哲学思想或文学思潮等相应专题, 《瓦尔登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与其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相比,此书的风格独特甚至比霍桑、梅尔维尔和爱默生这些天才作家们更富于20世纪散文的气息.这一特点具体体现于它的句子平铺直叙(straight forward),简洁(concise)和中肯(to the point),完全不像维多利亚中期散文那样散漫、用词精细、矫情和具体,也没有朦胧和抽象的气息.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写于19世纪的作品与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风格十分接近,只不过梭罗的风格更显得丰富而已.   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流社会思潮的弃儿,150年来,他的思想激励了寻求返璞归真的人.2006年,梭罗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65位).  梭罗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他在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在文学上并没有获得优异的成绩.作为一个文学上的叛逆者,梭罗并不十分敬重大学的教育,也很少对他们有过感谢,但同时,他确实在大学里受益匪浅.离开大学以后,梭罗和他的哥哥共同任教于一所私立学校,但不久便辞职了.他的父亲是一位铅笔制造商,由于梭罗相信自己制作出的铅笔能够比当时使用的更好,他在一段时间曾专注于铅笔制造.完成试验后,梭罗向波士顿的化学家和艺术家展示自己的产品.他的产品以其与当时伦敦制造的最好产品相媲美的优质表现取得了专家们颁发的证书.满意地回家后,朋友们祝贺他找到了敛财之道,但是他却回答说他将放弃铅笔制造.“我为什么要继续呢?我不会再做我已经做过的事情.”他重新开始了他无止境的漫游和混杂的学习,虽然从不提及动物学、植物学上的名词,但是梭罗每天都对自然有新的认识.他热衷于自然现象,却对技术科学和考证科学毫无兴趣.1839年7月,17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一家从马萨诸塞州的基尤特{Scituate}迁到位于该州东北部的康科德镇.在那个只有5000人的小镇,艾伦很快认识并拜访了梭罗一家.那时梭罗毕业已有两年,在一所小学校从事着教师的工作.显然梭罗意识到艾伦的到来对他意味着什么.在1849年7月2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爱情是没有法子治疗的.除了更深地去爱!”写上这句话时梭罗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哥哥---与他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的约翰,也喜欢上了可爱的艾伦.不过兄弟俩平静的性格不会允许他们发生任何争吵,不久后都共同接受了这一事实.而同时被两个男孩喜欢的艾伦也充满了快乐.她接受了兄弟俩去游览大自然的邀请.很长一段时间,三个人形影不离.他们肆意漫步在风景秀丽的康镇山水之间,登山,划船,森林探险,在老树上刻下各自的姓名.像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约翰,梭罗和艾伦的故事也按着应有的逻辑进行着.艾伦尽管会对兄弟俩或他们中的一个产生类似于爱情的感觉,但她面临的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而后来发生的事实也能够证明这一点.1840年,身为兄长的约翰首先向艾伦表示了他的爱慕之心.但他很快伤心不已,因为艾伦断然地拒绝了他.之后,梭罗以自已的方式去争取也属于他的权利.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他企望待遇会有所不同,但艾伦的回信笔调冷漠.不久,艾伦嫁给了一个牧师.   1842年1月,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剃刀片时不小心将左手中指划破,病毒迅速蔓延,发展成了牙关紧闭症(败血症的一种).十天之后,约翰溘然长逝.梭罗伤心欲绝,三个月闭门不出.   哥哥的逝世和艾伦的拒绝成为梭罗一生的痛.从此梭罗再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人.在18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有时候为了得到极其微薄的生活费用,才偶尔离开村子到父亲的铅笔厂工作一些日子.梭罗卒于1862年5月6日,时年44岁.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一个爱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纪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瓦尔登湖》—梭罗自己的地平线

这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 这是一个关于28.125美元所建造的木屋的故事。 初读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并没有坚持把它看完。 喜欢在周末提前完成作业的夜晚,洗完澡就捧着这本书来读。有人说,一般人看不了《瓦尔登湖》,确实,那时的我,尽管是在一个极致安静的场所和时刻去读,它于我而言也是晦涩的,我想,那是因为还没有达到内心的极致宁静。 近期,我又重新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仍旧没有完全读懂,可能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或者可能是因为心境的原因,对于一些表达、一些文字,我和作者之间没有达到心灵和思想上有效的沟通交流。 在家许久,因这些天的生活所感,对于《孤独》和《来客》的内容稍有体会,因此只详细讲述读这两个篇章的感想。 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中生活了两年之久,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他如何度过这段“孤独”时光,他如何看待这份“孤独”? “和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起了涟漪没有波浪” “人的价值不在皮肤中,并不需要接触才能知道” 梭罗在书中这样写道。孤单于梭罗是一种享受,享受阴凉天气的湖岸漫步,享受荡漾微风送来的夜莺的歌声,享受每一个和欢快活跃的白昼生活的联接的环节。 梭罗说,“社交一般都太平庸了”。在礼节和礼貌的面前,我们被某些无谓的联接拉扯,失去了彼此内心的世界。 在那里,梭罗会感到孤独吗? 不,他有灵魂交游,朴实的邻人和他交谈,诗人朋友和他共渡时光;他醉心于四季变化的景观,体验着直面自然的生活;他与书籍相拥,在劳作的间隙,在安静的夜晚,沉醉于那些伟大的文字与深刻的思想。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交往”。 可是当一个屋子里挤满人的时候,是听不清别人的话的,正是因为离得那么近,才破坏了彼此的起伏节奏。那些含蓄和沉思,那些美好和亲密,都消陨了。 梭罗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安全距离的,如果隔着瓦尔登湖交谈,相互听不到;若贴着耳朵大声说话,也听不到。只有在一个安全的边际里交往,才是安全的,才是有效的。 对于形形色色的来访者,梭罗这样形容,“我不怕袭击鸡的白头翁,因为我没有养鸡;但是我却怕烦扰人的白头翁。”有些来访者,并不清楚他们何时该离开,反而成了扰人的“白头翁”。 他喜欢的来者,是来打浆果的孩子们,是散步的铁路工人,是渔夫、猎人、诗人或是哲学家,他们是为了自由而来,没有窥探,没有评论。 梭罗写到一位客人——伐木工,他离群索居,却依然快乐,他似乎有着与莎士比亚相当的智慧,似乎又像是一个混沌无知的孩子。 他不吝笔墨,记录下一个淳朴的伐木工的点滴——他挥动的斧头,他爽朗的笑声,体味其潇洒,但是对他的评价,梭罗也没有敲下案板。而对于灵魂相近者,他更享受共度的时光,一起垂钓,灯下长谈,纵使这样的日子不多,但相互的理解足以驱逐寒冷与黑暗。 他说,“我的地平线被森林包围,完全属于我自己”。你喜欢一个事物,不应该想办法去得到他,将它装裱起来欣赏,而且去亲近它。这就像梭罗喜爱自然,所以他去森林为自己建一座小木屋,去他的湖边、树间。 拥有广袤地平线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以梭罗的一首短诗作为结语: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地躺在我的思想中。

梭罗的《瓦尔登湖》 哪版译本比较好?

刘绯译本最好。有文采,读起来还流畅。比徐迟直译的好。

一位夫人的环球航行,这本书出自梭罗的瓦尔登湖,主要讲什么

个美丽的黄昏,独自一人在农庄的鹅软石小路上漫步,欣赏农庄的美景。 这种美,是一种诗意的美:瓦蓝瓦蓝的天,丝丝缕缕的轻云如烟般缭绕。西边的山头,只剩下一抹绯红的晚霞,在为已逝的夕阳竭力倾吐着微弱的余晖,充满了诗情画意。

卢梭《瓦尔登湖》

诗人海子说过:“我读到最好的书,就是《瓦尔登湖》。”作家杨大侠杨科指出,看书就是看心情。

是什么促使梭罗去瓦尔登湖过上独居的生活

促使梭罗去瓦尔登湖隐居的原因首先要看他的思想。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艾默生的学生,艾默生是个一辈子致力于在自然中发现自我的文学家,赞美天人合一给人带来的升华,所以梭罗的思想一定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很另类,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梭罗正使用这种方式对抗当时腐化社会的生活方式,并寻求真正生活的方式,目的及意义。文明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缺失,梭罗正是想在静谧纯粹的湖边隐居生活中重拾生命的真意。

梭罗的《瓦尔登湖》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梭罗在书中以其个人的独立精神,开始了身体力行地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生活。

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名言

不论你的生活多么困窘,都要直面它,要认真度日,不要逃避,更不要怨恨、咒骂,因为它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亨利·戴维·梭罗

卢梭是什么人?他和瓦尔登湖有什么联系?

法国人,哲学家,文学家,在瓦尔登湖畔隐居,写下了一本书《瓦尔登湖》,涉及人性的思索啦等相关问题,下笔力度很深,很受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