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2023-06-18 00:33:03中公图书02:35 9159
声音简介

知识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考查题型:简答题

日积月累,知识加倍!


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是什么?

自我,本我,超我

弗洛伊德有关人的生死的理论有哪些啊?

他在《超越唯乐原则》的那本书中,提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认为在人的内心有一种比唯乐原则更为普遍原则,强迫重复原则,就是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又是破坏的本能,生的本能又是爱的本能。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人格的理论,即人格由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 楼主如果没有精神分析学基础,是很难看懂弗洛伊德著作,建议从相并介绍书入手,然后在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这相当于弗洛伊德自己对精神分析的一个介绍。 还有《爱情心理学》《梦的解释》《癔症的研究》《日常及活病理学》《性学三论》《精神分析纲论》《自我与集体心理学分析》《文明与其不满》《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等等都是他的著作

什么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三部人格结构(晚期) 晚期,弗洛伊德由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需要,把他的心理结构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形成了他的个性理论,他把人的个性垂直地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①本我(拉 Id) 本我是人性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的欲望所组成,直接同肉体相联系。本我的唯一动机是趋乐避苦。 ②自我(英self;拉ego;德Ich) 自我是人性中的理性部分,通过幼儿期受父母教导和与外界交往而形成。“自我”一方面遵循“现实的原则”监督本我,另一方面寻找社会允许的条件实现本我。 ③超我(super-ego)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一方面按照“至善的原则”指导“自我”去监督“本我”,另一方面它直接控制“本我”。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什么?

自我,本我,超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早期人格的教育有何启发意义?

人格心理学呀···

弗洛伊德提出过哪些关于梦的理论?

梦境是潜意识的表现。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这是弗洛伊德的思想核心,贯穿于他的著作的始终,很难确定是在哪本书的哪一面.他的,等著作里都有相对比较严密的论述.

急求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理论的异同。。。。。。。。

1、对人意识水平的分析上 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区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认为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根源力量所在,且认为潜意识里只有非理性的成分。 荣格也十分重视潜意识的作用,但其包含的范围相对广泛,除个体潜意识外,还有集体潜意识。 2、对力比多实质的理解上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代表着性欲本能。 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 3、对人格形成的理解上 荣格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及种族的历史和对生活的期望所形成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就是受过去的影响。

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理论有?

弗洛伊德最著名的理论有(B.泛性论)。 他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意识层次理论、乏性论等。 供参考。

有关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

弗洛伊德最认为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通常会通过梦境或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偶然情形下,如果有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出现在意识层面,就可以片断地、不成规律地、改装地表现在日常记忆中。但庆幸的是,我们的意识和经验决不容许这些童年经历“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因此,它们只能零碎地、不完整地表现出来。 通俗来讲就是心理障碍是童年创伤的结果。创伤留下一个阴影或“情结”,因为它是令人痛苦的,所以被压抑。但是,它偶尔会冒出来,导致心理障碍。 这个理论现在越来越流行,已经成为危机干预的依据。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大表现(闪回、回避、警觉性提高、对未来失去信心)可以解释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和抑郁症。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