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诸葛亮计降李严 下

2022-04-04 06:00:05谢涛叔叔讲故事03:04 25.1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69 喜点
声音简介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诛杀李严?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两个人的政见不同,还有就是他们的利益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李严为何与诸葛亮不和

李严认识诸葛亮?难道是漫画里的情节?

诸葛亮和李严有什么恩怨?李严为什么阻挠诸葛亮北伐?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临终前委任的托孤大臣,但是两人相处却没有那么的和睦。刘备不在后,虽然李严也是重臣,但是存在感和诸葛亮相比简直太低,而且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延迟粮食的运输,导致诸葛亮只能退兵回守,就因为这件事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平民。不过这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导致李严竟然敢为难诸葛亮? 李严,字正方,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三把手,为什么说他是三把手呢?因为在当时的蜀汉除了皇帝刘禅和诸葛亮外,声望最高的就是李严。李严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在刘备死后,李严和诸葛亮一起负责北伐的大业,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负责前线作战,而李严则负责后勤粮草的押运。 公元231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二次出祁山,面对诸葛亮,司马懿照样采用以前的计策,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和诸葛亮打消耗战。对此,诸葛亮让手下的士兵在闲暇的时候都去屯田,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后勤却出了问题。由于下雨道路泥泞的原因,李严押运的粮草延误了时日,于是李严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就将假传刘禅的旨意让诸葛亮退兵。 回到蜀中,诸葛亮来到刘禅的面前,问刘禅为什么突然让自己撤兵,刘禅一听是懵的,因为刘禅根本就没下过这样的圣旨。此时,诸葛亮终于确定这件事就是李严在捣鬼,于是诸葛亮决定彻查此事,不久后诸葛亮查明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诸葛亮废除了李严的骠骑将军一职,将其贬为平民。 其实对于李严的行为诸葛亮早就有准备了,因为在陈震出使东吴的时候就曾提醒过诸葛亮,让诸葛亮提防李严。诸葛亮和李严同朝为官多年,怎么会不了解李严的为人呢?于是诸葛亮对陈震说李严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和我争夺权力,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却还是很靠谱的,而且此时蜀汉人才匮乏,只要不弄出太大的事就由他去,此时的诸葛亮完全没想到李严会直接导致北伐的失败。 李严被贬后感到十分后悔,在李严心中,诸葛亮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同时李严也知道这件事确实是自己的错,因此李严对诸葛亮没有一点点的怨恨。在李严被贬期间,诸葛亮经常写信给李严的儿子,让他好好照顾李严,宽慰李严的心,李严被贬期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诸葛亮的重新启用。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李严知道此消息后十分伤心,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于是李严心中十分激愤,从此大病一场,于不久后去世。其实诸葛亮的死亡,伤心的又何止李严呢?蜀汉的百信哪一个不是像李严一样伤心呢?毕竟诸葛亮曾是蜀汉的顶梁柱,但现在诸葛亮倒了,还有谁能带领蜀汉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呢?

诸葛亮用什么计使姜维归降

用的是反奸计

诸葛亮和李严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最后去了哪里?

一山难容二虎,虽然李严也是军事奇才,但是手无实权,满腔热血难平,最终也只能郁郁寡终。

诸葛亮的故事空城计

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文言文"诸葛亮空城计"的翻译 是原文吗?

不是的不是的

三国演义 诸葛亮空城计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是南北朝一个叫做郭冲的人,后被罗贯中改编到小说里。 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诸葛亮的故事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为了避免损失,诸葛亮大军准备退回汉中,自己只带了500军士到西城搬运粮草。司马懿大军突然到来,诸葛亮临危不惧,大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安然弹琴,多疑的司马懿害怕诸葛亮有埋伏,仓皇退去。诸葛亮转危为安。

有关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评析]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仲“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