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吾

2022-04-20 09:44:48雨有言00:14 1.7万
声音简介

驺吾的解释

驺吾的解释 词语分解 驺的解释 驺 (驺) ō 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驺卒。 〔驺虞〕a.传说中的一种仁兽,不食生物,亦称“驺吴”、“驺牙”;b.亩没行古代掌管鸟兽的官吏。 古代贵族的骑马的侍从:驺从。驺骑。 部首 :马; 吾的解释 吾 ú 我,察盯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姓。 吾 ù 古同“御”,抵御。 部首:口。 驺的解释 驺 (驺) ō 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驺卒。 〔驺虞〕a.传说中的一种仁兽,不食生物,亦称“驺吴”、“驺牙”;b.亩没行古代掌管鸟兽的官吏。 古代贵族的骑马的侍从:驺从。驺骑。 部首 :马; 吾的解释 吾 ú 我,察盯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姓。 吾 ù 古同“御”,抵御。 部首:口。

驺怎么读

驺的读音:[ zōu ] 。 部首:马 笔画:8 五笔:CQVG 笔顺编号:5513**** 基本解释 1. 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 2. 姓。 相关词汇 组词    驺发 驺响 驺牙 铃驺 车驺 梁驺 驺僮 田驺 皂驺 驺骑  同音字    掫 鄹 棷 棸 箃 緅 邹 菆 陬 诹 同部首    驱 驰 马 驯 驭 驴 驳 骊 驷 骕

古代诗词中驺虞一词有何典故

《诗经》召南“驺虞彼苗者葭,一发五粑,于嗟呼驺虞。”《传》曰驺虞,义 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传说驺虞是一种貌似 虎但不食生物之义兽,后以之移喻仁义之兽,因以为典。唐•李贺《猛 虎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唐•李绅《虎不食人》:“尔效驺虞护生 草,岂徒柔伏在淮淝,又《墨子•三辨》曰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 乐,命曰驺虞。”驺虞,又为音乐之名,又以之泛指音乐,因以为典。元 •周伯琦《天马行应制作》:“《驺虞》《麟趾》并乐歌,越雉《旅獒》尽风靡。”

驺鲁的人物简介

邹 鲁(邹 澄 生,字 海 滨,1 8 8 5——1 9 5 4 年 2 月 8 日 )。 生 于 广 东 大 埔 县。曾 留 学 日 本 并 开 始 追 随 孙 中 山。中 华 民 国 成 立 后 历 任 《 民 国 杂 志》 编 辑、总 统 特 派 员、国 立 广 东 大 学(现 中 山 大 学)首 任 校 长、中 国国 民 党 中 央 常 委 、监 察 委 员、淡 江 英 专 ( 后 改 制 为 淡 江 大 学)董 事 等 职。1 9 4 9 年 去 台 湾。著 有 《 中 国 国 民 党 党 史》、《 澄 庐 诗 集》 等。

驺虞神话故事?

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神垕大刘山南出现了白虎,白质黑纹,不踏生草,不食生物,行则有二虎相随,望之悍猛,近之则甚温顺。据说神垕西寺有个和尚来神垕常骑之,雨季发洪水还常驮人过河,这就是瑞应图上所说的瑞狩驺虞。周王朱橚闻报往观至境,并令人设笼捕之,三日不得。一日雷雨大作,至夜则云开天朗,瑞狩驺虞徐步自入笼中,尾随二虎自行离去。周王世子献之于朝,百官表贺,永乐皇帝大加奖励,并下诏于山前盖庙立碑,名曰白虎庙,山后修桥,桥曰:“驺虞桥”,所以这里盛传着:“修起白虎庙,九缸十八窑”、“山前白虎庙,山后驺虞桥”,宝山出瑞狩,宝地出宝瓷,神垕之名由此更扬名天下。据明永乐三年(1405年)《钧州神垕山神庙碑》文中记载:“……神垕山在钧州之野……永乐二年秋,有瑞兽出焉……即《瑞应图》所称驺虞是也……御制金敕,加锡礼以褒焉。内外群臣拜表称贺,而兹山之名,一旦播于天下矣。……大明永乐三年秋岁次乙酉周世子奉敕撰。”

驺虞背后的故事?

驺虞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躯猊首,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山海经》卷一二〈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驺怎么发音

驺拼 音 zōu 基本释义 1.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卒。 2.〔~虞〕a.传说中的一种仁兽,不食生物,亦称“驺吴”、“驺牙”;b.古代掌管鸟兽的官吏。 3.古代贵族的骑马的侍从:~从。~骑。

驺怎么读音是什么

驺 拼 音 zōu 部 首 马 笔 画 8 五 行 金 繁 体 驺 五 笔 CQV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卒。 2.〔~虞〕a.传说中的一种仁兽,不食生物,亦称“驺吴”、“驺牙”;b.古代掌管鸟兽的官吏。 3.古代贵族的骑马的侍从:~从。~骑。

“驺”的拼音是什麽?

zou,第一声

靥驺这两个字怎么读?

靥的拼音:yè,驺的拼音:zōu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