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饮酒

2022-05-06 21:00:00有书08:15 2.7万
声音简介


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


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


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欹,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以及种种的酒失酒过全部的呈现出来。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里的卡力班,那个象征原始人的怪物,初尝酒味,觉得妙不可言,以为把酒给他喝的那个人是自天而降,以为酒是甘露琼浆,不是人间所有物。


美洲印第安人初与白人接触,就是被酒所倾倒,往往不惜举土地界人以交换一些酒浆。


印第安人的衰灭,至少一部分是由於他们的荒腆于酒。


我们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


发明酒者,一说是仪狄,又说是杜康。仪狄夏朝人,杜康周朝人,相距很远,总之是无可稽考。


也许制酿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仪狄的酒未必就是杜康的酒。


尚书有“酒诰”之篇、谆谆以酒为戒,一再的说“祝兹酒”(停止这样的喝酒),“无彝酒”(勿常饮酒),想见古人饮酒早已相习成风,而且到了“大乱丧德”的地步。


三代以上的事多不可考,不过从汉起就有酒榷之说,以后各代因之,都是课税以裕国帑,并没有寓禁於征的意思。


酒很难禁绝,美国一九二〇年起实施酒禁,雷厉风行,依然到处都有酒喝。


当时笔者道出纽约,有一天友人邀我食于某中国餐馆,入门直趋后室,索五加皮,开怀畅饮。


忽警察闯入,友人止予勿惊。这位警察徐徐就座,解手枪,锵然置于桌上,索五加皮独酌,不久即伏案酣睡。一九三三年酒禁废,直如一场儿戏。


民之所好,非政令所能强制。


在我们中国,汉萧何造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此律不曾彻底实行。


事实上,酒楼妓馆处处笙歌,无时不飞觞醉月。文人雅士水边修禊,山上登高,一向离不开酒。


名士风流,以为持螫把酒,便足了一生,甚至于酣饮无度,扬言“死便埋我”,好像大量饮酒不是什么不很体面的事,真所谓“酗于酒德”。

对于酒,我有过多年的体验。


第一次醉是在六岁的时候,侍先君饭于致美斋(北平煤市街路西)楼上雅座,窗外有一棵不知名的大叶树,随时簌簌作响。


连喝几盅之后,微有醉意,先君禁我再喝,我一声不响站立在椅子上舀了一匙高汤,泼在他的一件两截衫上。


随后我就倒在旁边的小木炕上呼呼大睡,回家之后才醒。


我的父母都喜欢酒,所以我一直都有喝酒的机会。


“酒有别肠,不必长大”,语见《十国春秋》,意思是说酒量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不必成正比例,壮健者未必能饮,瘦小者也许能鲸吸。




我小时候就是瘦弱如一根绿豆芽。


酒量是可以慢慢磨练出来的,不过有其极限。


我的酒量不大,我也没有亲见过一般人所艳称的那种所谓海量。


古代传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王充《论衡·语增篇》就大加驳斥,他说:“文王之身如防风之君,孔子之体如长狄之人,乃能堪之。”


且“文王孔子率礼之人也”,何至於醉酗乱身?就我孤陋的见闻所及,无论是“青州从事”或“平原都邮”,大抵白酒一斤或黄酒三五斤即足以令任何人头昏目眩粘牙倒齿。


惟酒无量,以不及于乱为度,看各人自制力如何耳。


不为酒困,便是高手。


酒不能解忧,只是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暂时忘怀一切。


即刘伶所谓“无息无虑,其乐陶陶”。可是酒醒之后,所谓“忧心如醒”,那份病酒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付代价也不算小。


我在青岛居住的时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风景如绘,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惟一缺憾是很少文化背景,没有古迹耐人寻味,也没有适当的娱乐。


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於是呼朋聚饮,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划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


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


有时且结伙远征,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不自谦抑,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


当时作践了身体,这笔帐日后要算。


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小憩,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


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我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青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


我就到北京去了。现在回想当年酗酒,哪里算得是勇,直是狂。

  

酒能削弱人的自制力,所以有人酒后狂笑不止,也有人痛哭不已,更有人口吐洋语滔滔不绝,也许会把平夙不敢告人之事吐露一二,甚至把别人的阴私也当众抖搂出来。


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万计要把别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


这也许是人类长久压抑下的一部分兽性之发泄,企图获取胜利的满足,比拿起石棒给人迎头一击要文明一些而已。


那咄咄逼人的声嘶力竭的划拳,在赢拳的时候,那一声拖长了的绝叫,也是表示内心的一种满足。


在别处得不到满足,就让他们在聚饮的时候如愿以偿吧!


只是这种闹饮,以在有隔音设备的房间里举行为宜,免得侵扰他人。


《菜根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饮一杯清酒,度一场清秋

光阴的梦很轻 轻得一缕秋风就带走了所有过往 经年的心很静,静得一场秋雀则雨 便涌出了所有柔情 秋是慢慢入的,但冷是突然的 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 四季辗转,摇曳岁月深处的冷暖 蓦然回首,几个春秋 凉风依旧,岁月不休 转眼,秋又凉了一度 一叶秋风,三两秋意 七分秋味,浮生秋梦 最是人间凉薄时,秋雨冷清秋 一朝风雨,满地残红 湿了花香,几许秋凉 唯愿流年不染伤,岁月亦无恙 风,吹散了岁月的痕迹;雨,淋湿了经年的心 一切尘埃都消散在这个 烟雨缥缈的清秋里 赏一地落花,碎一季繁华 读一知岁塌卷诗搭圆书,描一纸心事 饮一盏清酒,度一场清秋

《陌上桑》《饮酒》(其五)《秋兴八首》(其一)三首诗那首属于田园诗?

第二首 饮酒(其五)

梁实秋与梁秋实是一个人吗

不是一个人啊,梁实秋是一个作家,梁秋实吗好像很多人叫这个名,比如我网校的英语老师

饮酒意思是什么

饮酒_词语解释 【拼音】:yǐn jiǔ 【解释】:1.喝酒。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 【例句】:市民们晚间在东京许多的地下大排挡中用餐饮酒。

《饮酒》 的意思是什么?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老人饮酒歌的介绍

(Difang-Duana)是台湾阿美族马兰社部落的原住民,族人们都尊称他一句“阿公”。郭老生于斯,长于斯,也逝于斯。对他来说,唱歌就像喝酒吃槟榔一样,是生活中最寻常的事情。

饮酒游戏

有,我们老家就这样。游戏规则也是选大酒杯的人先喝完一杯酒.选小酒杯的才能开始喝.不能用手触碰对方的酒杯. 结局一.选大酒杯的喝完一杯酒就把酒杯盖在对方的小酒杯上.令到别人不能喝那一小杯. 结局二:选小酒杯的首先把两个小酒杯放在一起令喝大杯的无法盖自己的小杯. 诀窍是:速度要快,紧记!反应也要快,否则就会输!

饮酒全文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房屋。2.尔:如此。3.日夕:黄昏之时。4.相与还:成群结伴而还。5.真意:自然意趣。忘言:不可言说。后两句的意思是,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意趣,不可言说。

《饮酒歌》作曲者

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首 我知道 饮酒歌- -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作于1853年。

什么饮酒四字成语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拔辖投井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出处:《汉书·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出处:语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杯觥交错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杯酒解怨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出处:《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杯酒言欢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观斗》:“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兵士们相斗争,所以频年恶战,而头儿个个终于是好好的,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不胜桮杓 ?黾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指酒量有限,不能再饮。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猜拳行令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持螯把酒 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低唱浅斟 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低唱浅酌 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酌,莫待他花残月缺。” 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浮白载笔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浮一大白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酣耳熟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开怀畅饮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琴歌酒赋 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