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境界】赏析:洞仙歌·江南腊尽

2022-05-22 23:49:39大悠子04:59 1974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洞仙歌 别后有寄》 的赏析

是宋词赏析么。。。。

如何赏析《江南春》?

《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江有汜赏析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开头都是写景。“汜”、“渚”、“沱”,上面的译文都从支流这一意义上翻译,而在弃妇心目中,这一条条不同的支流都是看得见的具体存在。她住在“汜”、“渚”、“沱”一带,她丈夫当年从水路而来,最后又从这些支流中的一条乘坐小船悄然离去。从表现手法说,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陈其事,用的是赋体;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诗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在三章诗中,那弃妇分别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诉说丈夫对她的薄情。“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与”,是行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过“,是有意回避,干脆不露面。丈夫在感情上是如此吝啬,做的是那样地恩尽义绝,无需再添加笔墨,其薄情薄意已如画出。 诗中的弃妇是一位自信心很强的女人。她相信自己在丈夫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而预言丈夫今日的背弃行为,日后必将在感情上受到自我惩罚,这就是各章结句所说的“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值得注意的是,丈夫将受到的感情上的自我惩罚与他背弃自己妻子的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我以”引出“悔”,“不我与”带来“处”,“不我过”导致“啸歌”。其愈是绝情,其后果也就愈加严重。当然,这只是弃妇一厢情愿的假想之辞。事实上,那男子很可能事过境迁,在感情上并不引起任何震动。对于理解这首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弃妇自信的论断日后是否会成为事实,而是隐藏在这一论断背后的弃妇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弃妇设想故夫日后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其中就隐含了弃妇对于夫妇关系重归于好的企盼;预言故夫今日的轻率必将招致日后的痛苦,这又泄露出弃妇恨过于爱的报复性的心态。这是她的软弱,也是她的坚强。由此决定了这首诗风格上的特点,既一唱三叹,极尽缠绵,又柔中见刚,沉着痛快。 此诗每章的前三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其中第三、四句重出——男子的薄情集中表现在这一句,女子的痛苦不幸也根源于这一句,因而采取了反覆咏叹的形式。重出的这一句子中的关键字,各章不同。从一章的“以”,一转而为二章的“与”,再转而为三章的“过”,愈转愈深,丈夫如何薄情,做妻子的又是如何痛苦不幸,都因了这一关键字的置换而得到一层深于一层的表现。全诗形式整齐,结构严谨,用字精审,笔法却极为自然,语言又十分浅近,达到了精工与自然、深入与浅出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全诗以“江有汜”起兴,反复申述,大意是:不让我陪嫁,你会后悔的,你就痛苦去吧,你就一个人哭去吧。诗中“有”字为语助虚词,“汜”、“渚”、“沱”都是具体的水名,“以”、“与”、“过”都是动词,表示“陪同”(随嫁)的意思。

《江宿》赏析

标题:在江边过夜 寂静的秋江上渔火稀疏, 起床看着半轮残月投下清冷的光照着森林。 江面波光粼粼,水鸟不时飞过,惊醒了我, 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萤火虫的翅膀,使他不能飞行,滞留在草边。 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江雪》的赏析?/

江雪 千山鸟飞绝, 山岭重重,不见只鸟飞过, 万径人踪灭。 道路条条,也无人迹行走。 孤舟蓑笠翁, 只一条小船坐个穿蓑衣的老翁, 独钓寒江雪。 大雪纷纷,独自在的江上垂钓。

赏析《江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郁郁不得志的衰粒翁,在江边垂钓。

求所有以西江月为词牌的词~越多越好~不要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忆江南赏析

白居易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本来景色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江南的景色在白居易的笔下充满了色彩,白居易仿佛勾勒出了一副美丽的江南风景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是多么美好,像画一样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的比火焰还要鲜艳,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在月圆之夜的时候,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我打江南走过赏析

有人解释说这是一首跟政治有关的诗,意指作者及一些台湾人的状态——漂泊,他们在台湾岛上只是个过客,期望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 但是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为什么美好的诗总是要和肮脏的政治扯在一起呢。我宁愿只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郑愁予的《错误》,表现的是一位少女对恋人的苦盼和等待。

江南曲赏析

江南曲(嫁得瞿塘贾) 原文 江南曲 年代:唐朝 作者: 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注释 ①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②贾:商人。 ③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