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章 功利与实用

2024-03-18 21:09:04书杰05:32 2.7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28 喜点
声音简介

关于功利的成语

丰功厚利、 功名利禄、 计功谋利、 急功近利

功利主义

也称效益主义,是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原则。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思想家有米尔、边沁等。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以此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其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和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准。是一种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想。

功利心的成语

名利双收 急功近利 追名逐利 争名逐利

什么是功利主义

冯友兰认为的功利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穆勒认为的功利 功利主义即为“达到最大善”,即得到最大的(或尽可能大的)幸福,又或者,“达到最大恶”,即减缓或预防最大的(或尽可能大的)痛苦和不幸。“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指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绝不是让人成为自私自利之徒,而是在于某种更高的追求,即充分体现人何以为人的实质。 功利主义根据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情境 情境功利主义强调的是“在此时此刻这个情境下,该怎么做才能促进全体快乐值。”而不是问若将此道德律推广到每个人身上会对全体快乐值造成什么影响。 举个例子,像说谎一般来说是不对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境下,情境功利主义者会认为说谎是对的,像善意的谎言、为保守国家机密而说谎等。 对情境功利主义的定义可以参考下面一句话: “某个行为仅在全体快乐值不低于其他等同行为所产生的全体快乐值时为善,此为情境功利主义。” 普遍 普遍功利主义重视的是“若每个人都按照我现在遵守的道德律作出行为,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最明确的例子是“穷人可不可以夺取富人的财富?”按照情境功利主义,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可以促进最大快乐值,但普遍功利主义提醒我们,若每个人都这么作,那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规则 其学说认为,若每个人都永远遵守同一套道德规范,就能产生最大快乐值。常见的应用可见于交通规则,不能像情境功利主义那样,视哪种方法能取得最大快乐值而决定该往左开还是往右开,而是根据既定的规范。若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交通就能安全便利(最大快乐值)。 但需要注意这个规则制定时的合理性。也有批评学者认为实际是变化的,这种规则若不能紧跟变化会最终走向不合理。 有人认为,普遍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本质上都属于情境功利主义的一种。

能不能不要活得这么功利

亲,对于别人活得功利与否,与我们关系不大,只要我们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不完全以功利为前提,就可以了。

女朋友太功利,太精明,怎么办

怎么发现的😂

利用名言写文章的好处

无名小卒说的话没有可信度,大人物说的有说服力. 名言一般比较简洁,比较凝练. 用名言会显得你这个人比较有积累,文章更有文采.

关于成功成才的文章

我也想了解啊

找一篇成功的文章

我找不到,对不起!

过度最求功利而得不到成功的例子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欲速则不达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