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该如何选择就业城市?

2022-07-21 08:00:00秦朔朋友圈12:23 1.2万
声音简介

本文作者:刘远举

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现在的年轻人的确很难。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

近日,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了《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51%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39%的毕业生可以接受相对较低的薪资。

一线城市因就业机会、经济实力与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仍为大部分毕业生工作首选城市,具体来看,深圳、广州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工作首选就业城市,其中深圳毕业生净流入率达3.5%。

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也受到了欢迎。

所谓新一线城市,指《第一财经周刊》于2013年首次提出的“新一线城市”概念。它依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每年评出15座新一线城市。2022年评出的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从工作城市来看,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稳步上升。2021届本科生中,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27%,相比2017届毕业生增加3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中,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同时,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从2017届的22%减少至2021届的18%。

与此同时,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就业蓝皮书》发现,近五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下沉,更多毕业生涌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其民企、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增强。


那么,毕业生该怎么选择就业城市?如果你可以在老家城市当公务员,并且你也愿意过这种生活,那么不必考虑了。但如果没有,我觉得有两条规律,非常重要。

Zipf法则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规模会服从Zipf法则,所谓Zipf法则,指一个城市人口在全国的排名取对数+这个城市的总人口取对数的和,应该是一个常数a。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三倍,以此类推。

Zipf法则还有一条补充规则,那就是随着国家人口规模的扩大,首位城市的人口集聚度会因国家总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数量增加而降低。简单地说,就是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度会减少。这是因人口变多 ,能够维持规模效应的城市变多,同时,距离变大,首位城市虽然有吸引力,但离家乡太远,人们不愿意去。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多的地区性大型城市是符合规律的。这些城市会分掉特大城市的人口。根据《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今年毕业生找工作,就有38%的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是因为离家较近。

中国很大,可以存在多个区域中心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外,比如成都、武汉等等,都可以成为区域中心。但无论如何,能成为区域城市的,总是有限的几个,人们会向这些地方移动,那么,另一些地方的人就会减少。这个规律对个人而言,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在这些中心城市定居,将来你的孩子,可能还会走一遍你的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规律也预示了,那些距离一线城市近的地方,反而会被虹吸。反过来说,像成都这样离得比较远的,反而能自成一体。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基本都已发布2020年统计公报,公布了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26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步入负区间。北方城市有三个,即辽宁的沈阳、抚顺,山东的威海。南方城市有5个,都在江苏,即泰州、扬州、镇江、常州和无锡,全都迈入自然人口负增长行列。

一个地方人口下不下降,与它本身的经济实力,以及与离它最近的中心城市的距离有关。无锡虽然经济不错,也有规模效应,但靠近苏州与上海,自然会被这两个规模更大的城市虹吸。甚至由于离得太近,都无高铁,高速公路就能产生虹吸效应,一日往返。那么,无锡的年轻人自然会到苏州、上海去。同样,苏州、上海、无锡,都摆在面前,选择前两者的几率更高一些。

人的选择虽然是直观的,但这背后,实际上就是选择去人均GDP高的地方。这里的人均GDP,必须是基于一个相对较大的地域。比如,上海周边的无锡,虽然人均GDP更高,但体量太小。无锡的华西村,人均GDP更高,但显然不会成为人们选择的一个主要目的地。

虽然数据显示,去大城市的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去大城市不好。一个更难的事,往往意味着更好。而且,大城市现在也放低了门槛,也在积极地欢迎年轻人,上海最近出台了很多吸引大学生的政策。有的地方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住宿、交通便利。


向上翘起的职场曲线

选择大城市,最让人望而生畏的是大城市的房价。的确如此。不过,考虑房价,不能以起薪来估计。甚至都不能以三五年、十年后的工资来估计。

进入职场之后,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近乎停滞的缓慢上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平平淡淡地上班、下班、学习、培训,缓慢地升职、加薪。新民晚报近期的报道指出,今年全国各企业整体调薪率为7.4%,相较去年有0.5个百分点的增幅。如果你的工资是10000元,每年按这个水平加薪,10年之后,你的工资会是20000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观察到的职场规律是,平稳的上升曲线。人们会用这个趋势,来预测自己的将来,自然会觉得,照这个趋势下去,买房、买车、结婚,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事,由此产生焦虑。

但实际上,一些人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直到退休。这是一个职场常态,毕竟,职场,乃至穷人与富人的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但是,这其中少数的一些人,则会在保持这样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在短时间内,比如2、3年内,有一个飞跃。收入、职称、社会地位等等,在这个阶段,是飞速上升的。如果把这种趋势图形化,则是一个向上翘起的曲线。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校友聚会,有人就说起,当初刚到上海的时候,贷款100万,觉得这是一笔要还一辈子的钱,但是,没想到才过三五年,这笔钱对自己来说,就从天文数字,变成一个并不算太大的负担。实际上,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向上翘起的职业发展曲线。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帖子: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

这当然是一个心灵鸡汤,不过,也并不算是完全捏造的。幼竹的生长,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先长根,然后,短期内飞速长高。

专业的描述如下:

在初期:笋尖露头,笋体横向膨大,节间生长缓慢,日高生长量一般1~2厘米;

上升期:地下各节拉长生长基本停止,形成根系,地上节间生长由缓增快,日均高生长量10~20厘米;

盛期:竹根伸长并产生侧根,地上节间伸长达高峰,日高生长量达1米左右。

职场也是如此,先是默默地积累,在技能、人脉和见识上不断积累。完成积累阶段之后,很多人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拥有学习的黄金状态,但各方面的积累已经非常丰富,此时他们最该做的事,就是飞跃。即积累的转换与“变现”,完成飞跃,划出向上翘的曲线。

人一旦进入这个曲线之后,你会发现,十年前对你来说是天文数字的房价,已经不是问题。

其实,职业、事业,都是如此,长时间的积累,抓住机会,完成厚积薄发的跃迁,而质变往往在1、2年内完成。大城市更难,但天花板也更高,实现这种飞跃也更容易。即便到时候没有留在大城市,这种东西,也会对一个人的职场发展,带来长期的好处。最起码,存的钱更多一些,去到其他城市买房,也更容易。所以,先去大城市历练一番,不是坏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情侣在毕业的时候就选择分手?

对大学生情侣在毕业时选择分手这个现象,我的理解是: 首先,这源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活与工作生活有较大差异,这会给彼此的感情带来挑战。工作压力、时间安排的不同,会使得两人在生活细节上产生磨合问题,这会逐渐影响感情。 其次,两个人在人生阶段上的差异,也是原因猛禅之一。有的人工作后迅速踏上职业成功之路,有的人可能还在找寻方向,两人在命运与价值观产生差异,会使感情难以随之调整。 再者,社会生活带来的新体验与机会,也会动摇大学时的感情。遇到新的异性朋友,在兴趣与职业上结识新知己,这些新鲜体验会使青年在感情上产生动摇,并最终选择分手离去。 最后,高校毕业也意味着青春成长的结束,未来的不确定会使人在感情上趋向保守。在人生如此重要的转折期肢知键,选择分手似乎历巧更合理,以便全力投入新的阶段。这种理智过于感性的选择,也导致感情的终止。 大学生情侣在毕业时选择分手的原因,主要源自生活环境的巨变与人生阶段的差异。新工作的复杂度,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不同,以及社会机遇所带来的新体验,这些都会对感情造成较大冲击。加之在青春迈入人生新阶段之际,理智会势必胜过感性,促使两人在这关键期选择分手,以全力迎接人生新篇章的开启。

你会在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离婚吗?

首先,我不会选择在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就离婚。 因为如果有那么可以提前决定的我会选择不结婚。不过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提出来。现在其实我发现有很多这样子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全职在家带孩子,然后两夫妻分割两地,就算在一起话题越来越少,而且两夫妻的关心重点偏移,会导致相互觉得越来越不适合。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很多人选择熬着,也有人选择在高中毕业高考完之后离婚,因为如果不是神童或者跳级之类的,基本上高三之后孩子也属于成年人了。所以很多人觉得对孩子的未来也算负责。该考虑自己了。 但是这种事情还是看你自己,毕竟婚姻这种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体会不了你,你也体会不了我们。

医学生毕业该怎么选择

若做好事业第一其他无所谓的准备就选前者。若想有个稳妥的工作,过不错的小日子,后者挺好。

西安这么多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后不选择留在西安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会留在读大学的城市打拼,一来是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而是有很多的同学一起留在这个城市互相有个依靠。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会奔向自己喜欢的城市,追求自己的梦想。还有一部分同学会返回自己的老家,建设自己的家乡。 很多西安大学毕业生不选择留在西安的原因,首先是人各有志。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也有自己喜欢和想要去发展的城市,所以没有必要强求西安大学毕业的学生都留在西安;其次,工作和事业的影响。有很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会受到各大公司的聘用,由于公司的安排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前往其他城市,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机会出现了就需要紧紧抓住;最后,这也是市场对人才的合理调配。不论是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其他劳动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都在有规律的进行着人才的调配。 一、大学生的个人志向。 在大学毕业以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志向,所以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很多人会到其他的城市或者区域去寻求自己的发展。这个选择是个人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所以毕业不选择留在西安是正常的。 二、工作和事业的影响。 在毕业以后,每个人都为了自己得事业和工作而忙碌。在工作中,有很多人由于受公司的指派,不得不离开西安这个城市,毕竟对于公司的安排,只能选择接受,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在现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得已离开。 三、市场的调配。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对资源进行着分配和利用,人才资源也是市场调配的一种资源,由于市场对资源的合理调配使得很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向了自己属于自己的城市和岗位,社会资源才会得到平均有效的利用。 你在大学毕业以后离开大学所在城市了吗?

毕业旅行你会选择和谁一起?

在三年的书海里磨炼,终于熬出头了,剩下的就是盛夏的假期,这个假期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在家无所事事为何不去一场毕业旅行。毕业旅行我当然会选择和要好的朋友们一起去。 ❤️和朋友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其他城市看看,逛一下不一样的街道,吃一些没吃过的小吃,听一些没有听过的人间故事,感受一下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晚上就在民宿过夜,一起回顾青春过往,一起探讨未来人生。 ❤️和朋友们一起去山顶看日出,要是实在起不来就提前爬到山顶上去搭帐篷露营,倾听大自然夜晚的声音,晚上就在帐篷里面玩小游戏,聊天,吃小零食。要么就聊到日出,要么就定个闹钟,大不了看完日出再睡个回笼觉。 ❤️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日落, 吹晚风,拍美美的照片。很久之前就约好一起去海边,体验赶海的快乐,感受海水的冲刷,光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打着排球,一起追浪花,在海边打水仗肯定刺激,在沙滩上捡漂亮的贝壳,到了晚上在海边烧烤,清凉的海风吹在脸上,喷香的烧烤吃在嘴里,和朋友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吃烧烤再喝点啤酒,别提有多幸福了。 ❤️和朋友们一起坐火车去西藏,坐在靠窗的一边看一路万变的风景。到西藏看仙境般的风景,雪山,草地,牛羊等。去五十元的采景地,布达拉宫,感受被高原反应折磨的痛苦,虽然说很难受,不过我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那就是很有意义的旅行。 ❤️和朋友们一起去云南感受傣族风情,一起吃从来没有见过没听过的路边小吃,一起穿傣族风的衣服,一起去尝遍从未见过的水果。 旅行还是和朋友们在一起最舒心了,虽然以后我们不能天天在一起,但是我们的默契和感情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疏远。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

家乡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自己在家乡找不到合适的发展平台,以及自己在家乡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三个方面。 1,家乡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是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的最主要原因。能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如果自己的家乡能够给自己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那就是最理想的情况,自己当纯启然会愿意回家乡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自己的家乡条件有限,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于是自己就只能选择去外地发展。这是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2,家乡缺乏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也会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当自己步入职场开始工作的时候,做李如最希望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平台上谋求发展。……但是在自己的家乡往往缺乏这样的发展平台,使得自己在家乡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正是这方面原因,使得很多人选择离开家乡,去能够给自己提供相应发展平台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3,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是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的现实原因。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的现实原因,就是自己在家乡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具体来说,所谓理想的工作不仅仅是能够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拥有扰孝良好的工作环境,要能够得到理想的工资待遇,这样自己才能获得稳定舒适的生活,自己才能安心发展。如果自己在家乡找不到这样理想的工作,自己就只能选择去外地发展。这是阻碍自己返乡工作和生活的现实原因。

魔兽世界FS的战场毕业装如何选择?

fdgdfgd

毕业旅行,如果你没钱,你还会选择去西藏吗

刚步入社会中,身上的现金不会很多。 所以这其中,会有好多小伙伴选择了穷游,甚至揣着几百块钱,或者骑着一个二八杠子,就出发了。

如何选择毕业去向?

我会选择回家乡。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当我们有能力孝敬他们是时候,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且没有压力的生活才是最舒心的。喜欢广州可以以后考虑买套房子之类的

毕业了,去向如何选择

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朋友,你能理解吗?

接下来播放